12月7日,是简阳市平窝乡的赶场天,冬日毫不吝啬地释放着温度。场镇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摩托车汽车的喇叭声、餐馆的锅铲声、茶馆呡茶声……组成了一首激昂的赶场歌。只见空背篓来的人群满背篓的回家,一路上东家长西家短地有说有笑,好不欢喜。
■实习记者 曹礼芹
7头羊上午就卖完
“给我称一斤羊肉羊杂,打包哈。”一杆秤翘得高高地,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笑呵呵的爽快地掏出百元钞。在一家没有店招的羊肉汤馆前,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香气迎面扑来,店里已经坐满了人,店员切肉忙个不停,店主称称收钱忙得不亦乐乎,钱装了满满的一盒,不一会,妇人就把打好包的羊肉汤装进了背篓,背篓里买了好多东西,有西红柿、泡鸡爪、芝麻糊。
店主樊师傅说,我卖羊肉汤已经有30年了,在这个场镇开店子也已经有25年了,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尽管羊肉汤已经涨到了50元一斤,但我的生意却越来越好,别看这个场小,有四家卖羊肉汤的呢,仅我这个小店平均每场一上午就都能卖出7头羊。
满满一背篓 商品琳琅满目
“办得丰富哟,背这么大一背。”
“哪有你办得丰富哟。”
“你那一背也有一两百元哟?”
“差不多,你那背也差不多吧。”
两位中年妇人在相互谦虚着,相视一笑,看到他们各自背了满满的一背篓货品,一大把芹菜,一大袋大红海椒,一条约5斤重的花鲢鱼、一件牛奶,一壶高粱酒,还有一大块猪肉。
见他们办得那么丰富,记者不由好奇地问,“两位大姐,你们家里办什么事吗?”
“没啥事就不能吃这么好了嗦。”顿了一下,又说:“我隔一两场就要来买这么多。儿子在外打工,经常打电话回来要我们吃好点,说我们吃得好身体好,他在外头也放心。”
一位卖猪肉的摊主周师傅就感叹说,“我现在每场都能卖10来头猪,有时候还不够,装香肠的、做火腿肠的都有。在吃的、住的、穿的上,现在大家用钱都没有那么斤斤计较的了。”
新闻推荐
今年以来,简阳市石板凳镇在17个村居精心设置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栏,图文并茂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积极营造浓厚氛围,使农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