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记者 曹礼芹
11月24日,资阳本地某主流网站出现了一首诗,戳中很多网友的泪点,盛赞“完全可以比肩《时间都去哪儿了》”,还纷纷表示以后要常回家看看父母。
“从小就听您说,离开农村才有希望。从小就听您说,要学会逆风生长。挣扎了几十年, 白发已经飞霜。枯竭的黄土里,您还在披星戴月地种植着微薄的梦想……”这是日前网上流传的一首诗——《我的爹娘》。
读过这首诗后许多网友纷纷表示受到触动。网友“雅伦2384”表示:“想起了留在农村的爸妈,心里很不是滋味。”网友“刘刘123”说,“好吧,楼主,你成功地把我鼻子弄酸了,完全可以比肩央视2014马年春晚上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趁父母都还在,我一定要常回家看看父母。”网友“曹操”说。
“打工的酒吧装修,自己有空就去摆地摊,风里来雨里去,感觉到生活其实很难。晚上回到租住的房子,翻看电脑里存的照片,看到了父亲砍柴的情景,又看了母亲栽秧的辛苦,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于是记下了当时感受。”作者巫昌友谈到创作《我的爹娘》的原因时说。
巫昌友是一位普通的打工者,老家在简阳市玉成乡。生活给了1979年出生的他很多启示,今年2月他想到用文字记录下真性情。尽管刚起步,但很多网站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今年9月的一期中央广播电台《千里共良宵》节目中,主持人就深情地朗诵了他的一篇散文。记者网上搜索发现,《我的爹娘》这首诗已在中国作家网、中国原创文学网、短文学网等近十家网站刊发或转载,感动了无数网友。
新闻推荐
项目建设现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本报记者谭阁飞王继实习记者雷彬近日,记者来到地处简阳市石桥镇回龙寺村的大华国际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项目一期建设现场,进入园区大门可看到,30米宽的...
简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简阳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