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上姐姐寄回来的新衣服,穿上镶着亮珠的裤子,蹬上有蝴蝶结的红鞋子,2月6日,简阳市石桥镇永爱村的12岁女孩王琴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昨天晚上,王琴本来已经躺到床上了,又起来给自己选了这一身衣服。“因为今天团委组织我们到村里新建的留守学生之家和爸爸姐姐网络视频对话,我要让他们看到我最漂亮的样子。”
王琴已经记不清爸爸、姐姐是什么时候到北京打工的,只记得爸爸和姐姐都从事餐饮行业,一到过节就是他们最忙的时候,已经好几个春节没能在家过了,每年都是王琴和妈妈、爷爷三个人吃一顿并不热闹的团年饭,“我特别想爸爸、姐姐回来带着我放鞭炮。”
带着新奇与兴奋,王琴一早来到村委会旁边的留守学生之家。这是一间红瓦白墙、干干净净的农家屋,不大的屋子布置得很温馨,沿墙的五个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上面还放着篮球、足球、羽毛球和乒乓球等。有一面墙刷上了彩漆,王琴告诉记者,自己和小伙伴画的画、剪的窗花,都可以贴到这面墙上向大家展示。
王琴说,以前假期在家里,除了做作业,就是成天守着电视看。去年暑假,留守学生之家开了门,有好多书籍,王琴便常常来看书。今年寒假,这里从外面来了好多志愿者哥哥姐姐,带着他们做游戏,王琴来得更勤了,还认识了不少新朋友。
中午,王琴终于联系上了爸爸,却得知今天由于是元宵节,馆子里非常忙,爸爸和姐姐都不能抽出时间到附近网吧里视频通话。电话里爸爸充满了愧疚,王琴乖乖地挂了电话,脸上却难掩失落。
王琴的失落并没有持续很久。针对突发情况,当地团委工作人员马上决定:把王琴等小朋友的日常生活学习情况录下来,做成CD碟片,寄给在北京务工的亲人们,同时请四川省驻北京的团工委帮忙,把孩子们在外务工亲人的生活录下来,寄回来给王琴他们看。王琴催着问:“什么时候来拍呢?我要告诉爸爸和姐姐,我很想他们,但我不孤独,在这里我交到了很多好朋友。”
心情好起来的王琴很快和小朋友们投入到游戏中:猜灯谜、画蜡笔画、跳长绳……阳光下,欢笑声中,时间一点点过去,转眼到了回家的时候,告别前,志愿者郑小丽姐姐拿出一叠 “桃心”贴纸,让大家写下新年心愿,王琴专门挑了一支红色的蜡笔写道:“我想明年过年到北京去,看爸爸,看姐姐,看大雪……”
[数据]截至目前,四川省各级共青团组织共整合各类关爱资金和物资1.2亿元,累计建设“留守学生之家”4801个,全省注册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人数突破32万人;妇联组织共筹集关爱资金1.15亿元,广泛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托管机构”、“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等。
新闻推荐
在招商引资中形成主导产业从拿到党代会报告起,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安县县委书记赵迎春就多次翻阅它。“报告中的很多内容对我很有启发。”赵迎春说,从发展安县县域经济出发,他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下...
简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简阳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