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灌县县志县城图
川西坝子一直流传有“温郫崇新灌”的说法,其中包含的五个地名分别指温江县(今温江区)、郫县(今郫都区)、崇宁县(今郫都区唐昌镇)、新繁县(今新都区)、灌县(今都江堰市),作为成都的“上五县”,有“金温江、银郫县、贵崇宁、古新繁、水灌县”之美称。
上,既是地理方位,也指经济繁荣程度。在传统农耕社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兴,则农业兴。得益于战国末期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处于灌区核心的“上五县”占尽了地利。千百年来,“温郫崇新灌”物阜民丰,不知饥馑,可谓天府中的天府。
“灌县”名称600年
关于灌县的位置,乾隆间《灌县志》有记:“县在府西一百二十五里”。府即是成都府,清代成都府总共管辖十三个县和三个散州。灌县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其分量不言而喻。这座小城枕水而兴,因堰得名。乾隆间孙天宁纂修《灌县志》勾画了这座小城的今生前世。
公元前256年,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水利工程,被后世誉为“川西第一功”。汉代这里属于“郫绵虒汉原三县地”;蜀汉设置行政区划都安县,隶属于汶山郡;隋朝仁寿初年,原来设置的汶山县又被并入郫县;唐武德元年于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在此设置灌州,下辖青城、导江二县。明代,灌州被废置,降为灌县,还是隶属于成都府。
“灌县”这一称呼,是从1376年开始的。明代以前,小城没有城墙。大明伊始,朱元璋诏令天下广筑城池,远在西南边陲的灌县顺着山川形势,就地取材,栽树种木作为一城之墙。直到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时任知县胡光在原有基础上,砌石为城墙。石墙高一丈六尺,周长达八里,共计一千四百四十丈,并且还配套修建了四座城门楼。城之东门叫宣化门,南门是导江门,西门是宣威门,北门为镇安门,对应的四座城楼,东曰省耕楼,南曰阅清楼,西为怀远楼,北为拱极楼。明末,张献忠攻川,蜀中战火纷飞,多地城池破败不堪。清康熙五年(1666年),知县马玑主持修补城池,小县渐渐恢复了元气。
不规则的县城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嘉庆请领二万多银两用以大修县城。这项浩大工程直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才竣工。城周长约为六里,合计一千零九十六丈四尺五寸。县城并非方方正正几何形态,不规则的样子和其特殊地形有很大关系。乾隆间《灌县志》记载:“灌治傍山依水,其严固天造地设,而城隍之建前代,以南北为往来康庄,东西为边腹,锁键雉堞于沙之洲,版筑于丘之麓,未有高距绝顶者。”
县城很小,街道不多,一般以方位命名,主要是北街、东街、南街、西街。北街是一条比较重要的街道。城市的政治中心县署衙门就在城池之中,衙署背后有一座与吕大防(北宋人,做过青城县令、成都知府)有关的建筑,叫广莫亭。紧挨着县署的水利府,是负责管理水利工程的机构,全称成都水利同知署或成都水利厅,俗称水利府。成都知府下设两个同知,分别是“理事同知”和“水利同知”,分管都江堰的堰官就是驻灌县的水利同知。
按中国古代县城的“标配”,县城设立了汛厅、学署、水利府、捕厅衙署,靠近西门还有用以祈福的城隍庙。祭祀文昌帝君的文昌宫和供奉魁星的奎楼都和文运相关。文昌宫位于县城东门内,而奎楼建在城北山间之城墙上面。在城之南,靠近大江有处宽阔的平坝,因塔而名。据《灌县志·川》记载:“曰塔子坝,在治五里,古建有石塔,以关风水,今圮”。这座塔也是一座有关文运、风水的宝塔。
灌县的文庙居于城池之北,是一处靠山的风水宝地。在文庙东边的文笔山上,还有官员募修了魁星阁。在文庙周围的山地间,栽种了上千株杉柏。原来的文庙不在此处,而位于城东宣化门内侧,直到乾隆年间还保存有淤塞许久的古泮池。靠近南门之处,设有福利机构养济院,用来收容贫苦百姓。乾隆年间知县嘉庆修的武庙没有建在城内,选址于东门外,和岷江书院紧紧相邻。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崇德寺祭祀李冰
在县城及其附近,寺庙宫观众多,香火旺盛,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商客,按照不同的地方习俗,修建了不同会馆,展现出城市的包容与活力。例如,县署右建有三圣宫(陕西会馆)和火神祠,县署左建有真武宫(湖广会馆),县城东街建有华光祠和南华宫(广东会馆),县城北街建有天后宫(福建会馆)。此外,还包括东门外的西罗宫、玉皇观,西门外的禹王庙、杨泗庙、观音阁、广福庵以及清源庵,还有位于北门内侧的万寿宫等。
在诸多建筑里,有一处重要的寺庙,唯灌县特有,这就是修建在县城西边三里处的崇德寺(崇德庙),这座寺庙专门用来祭祀李冰,历史悠久,规格颇高。早在南宋,范成大经游此地,便在《吴船录》中记述:“崇德庙在(永康)军城西门外山上,秦太守李冰父子庙食处也。”
灌县水系发达,江河或傍城而流,或穿城而过。有水当有渡,有水则有桥。县城之南边二里处,设有伏龙渡;县城之南边五里处,设有马家渡。城内架有三座小桥,都在由岷江分流而出的三泊洞河上,分别是广安桥、观音桥以及正东街的将军桥。在县城之东,东门外有回龙桥,二里处有三官桥、鸣凤桥等;在县城之南,一里处有凌云桥、锁龙桥;在县城之西,二里处还有著名的珠浦桥。
灌阳美景今犹在
灌县得天时地利,自古多名胜,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杜甫、苏东坡、范成大、陆游、杨升庵、张大千等古今文人到此游览,并留下了大量佳作。清朝初年,县令马玑写有《灌阳十景》:青城描不尽,客赏意何穷。翠竹窝栖凤,寒潭卧伏龙。离堆崖锁峡,洞口石生风。晚渡江沙白,灵岩灯火红。竹林飞夜雨,圣塔响晨钟。老人村尚在,不见白头翁。
这十处美景分别代表:图画青城、翠竹栖凤、寒潭伏龙、离堆锁峡、洞口生风、白沙晚渡、灵岩神灯、竹林夜雨、圣塔晨钟、长寿老人村。大部分都位于县城附近——“翠竹栖凤”就是县城西门外的栖凤窝;“寒潭伏龙”在县城西南门外的伏龙观处;“离堆锁峡”即李冰所錾,也在伏龙观处;“洞口生风”“灵岩神灯”“竹林夜雨”“圣塔晨钟”大概在城北五里处的灵岩山及附近。果真得天独厚、钟灵毓秀之地!直到今天,在成都十大美景里,都江堰还占据了两席,一处是源于先秦的“古堰流碧”,另一处是洞天福地“青城叠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文化古迹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旧城池经过精心打造,成了古城景区。古城里分布了许多古迹,默默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西街,一段苍老的明城墙,斑斑驳驳;西山,一座高耸的宣威楼,临江绝壁。位于玉垒山腰的城隍庙,现在是成都乃至四川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隍庙。位于岷江东畔的奎光塔则像一支笔,巍然挺立,书写着岁月沧桑,它是我国层数最多的古塔,现在打造成奎光塔公园。位于小城西北的文庙,在上百年的桢楠和柏木簇拥下,苍翠肃穆,现在是弘扬国学文化的都江堰文庙公园。还有二王庙、安澜索桥、魁星阁……许多旧时的街道名称也沿用至今,北街、南街、西街以及井福街、文庙街、瑞莲街等,一个个遥远又咫尺、陌生又亲近的名字,流淌着千年无尽的人间烟火。
前几年,为了恢复传统,在古城东门重建了宣化门和省耕楼。“省耕”指古代帝王视察春耕,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站在省耕楼上,居高远眺,扑面而来的正是被都江堰水利工程恩泽百世的成都平原。
东流不尽秦时水,昔日之成都府灌县,成了今天的都江堰市。不论它叫都安县、汶山县,还是盘龙县、导江县,或是灌州,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灵魂——以水为血脉,以山为筋骨,泽被天府,继往开来。
杨立/文
新闻推荐
“夹缝男孩”失去双腿仍不停“奔跑”郑海洋参加双遗马拉松。“5·12”地震时,被困在垮塌楼房夹缝中的郑海洋。又...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