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都江堰 > 正文

成都卫健70年 同心共筑健康城

来源:家庭生活报 2019-10-08 06:18   https://www.yybnet.net/

继往开来,万象更新,共和国70年的风风雨雨,成都卫健人和祖国一同走过。

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从消灭传染病、寄生虫病到攻坚慢性病、癌症,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成都卫健事业始终作为最重要的民生之一,积跬步而发展至今,不断实现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如今成都公众的健康期盼,已从“能看病”发展为“看好病”乃至“不得病”,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营养”。

截至 2018 年,成都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54岁,这和成都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提高和健康环境的持续改善等因素密不可分。从“小病拖、大病扛”,到分级诊疗、三医联动,成都已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着力打造家门口的“15分钟健康圈”……成都卫 健 事 业 坚 持 改 革 创新,艰苦探索,不断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全方位 、 全 周 期 的 健 康 服务,坚持医疗资源发展让群众可及,医疗服务水平覆盖群众全周期,效果显著。

2019 年,健康成都行动正式启动,成都卫健人正在向创建全国一流的健康城市而努力。

数说“全方位” 优质医疗覆盖更全更广

27 成都全市“三甲”医院数量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身边有医院能产生一种安全感,身边有好医院则更是一份踏实。经过多年发展,成都市的医疗资源“供给侧”不断丰富完善,给了市民更为便捷的高质量就医体验。

据了解,1949年,成都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仅有1347张,同其他发达地区存在一定差距;但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14.32万张,现每千人口床位数(张)8.77张。历经多年发展,成都市的每千人口床位数已经超过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实现了反超。

全市医疗卫生机构由1949年的120个增加到10755个,现有三级医院67个(其中三甲27个)。三级综合医院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让成都人无惧大病背后的时空距离。

4200 成都全市公益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数量

在全市一万多个医疗机构中,其中42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公益性医疗机构,遍布城市的街道、乡镇和村,它们在全市编织而成的基层卫生健康保障网络,扎稳了成都人“15分钟健康圈”的根。

除了数量的提升,成都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进步。2000年武侯区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它是原国家卫生部与加拿大国际发展署合作的医疗改革项目背景下,设计出的“中国首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范本。从此,成都市的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随 着 医 联 体 、 医 共 体 制 度 的 推行,华西医院、省医院等实力强劲的综合医院同基层“结对”,不仅打通了基层医院同大医院的就医通道,更让人才和技术有效向基层沉淀。如今的成都人在基层看病,不仅能有机会足不出户和专家面对面,更能享受到在门诊、检验、康复治疗等方面的同质化服务。

17.88% 2018 年成都市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比

提供高效医疗服务,减少市民看病就医经济负担,与市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年来,成都市积极推进医疗卫生领域降费政策。在2016年,成都市通过积极推进市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各项工作,破除“以药补医”,医疗费用已经日渐成为成都老百姓心里的“明白账”。同时,分级诊疗的发展和被认同,医联体的100%覆盖,也让基层医院的人气逐渐旺了起来,让成都全市县域内就诊率在2016年就超过了90%。

据统计,在成都市的2018年卫生总费用中,居民个人支出比重从2010年的32.93%下降到2018年的17.88%,居民个人医药费用负担在副省级城市中相对较低。成都人的账单里,看病就医的比重越来越低,就有了更多精力和时光去享受幸福生活。

500+ 每年前往四川藏区参与医疗“传帮带”的人数

为了让全省的医疗能力更加公平可及,成都医生们义无反顾地参与进了脱贫攻坚这个伟大战役。自2012年起,成都市开启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工程,每年选派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500余名,对甘孜州14个县、阿坝州6个县开展对口帮扶。

在藏区高原,成都医疗专家教团队、带技术,让阿坝、甘孜藏区医院在学科、人才等多个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蜕变。同时,他们坚持“人走技不走”,带去了一个个“带不走的医疗队”。截至目前,成都市援藏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参与民族地区诊疗 275.79 万人次,开展手术3.23万例,业务培训8.9万人次。奔波在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薄弱地区的成都卫健工作者,为各民族同胞带去健康和安定。

盘点“全周期”倾力守护市民一生健康

妇幼安康

2017年,一场对一位羊水栓塞高危产妇的全城救援紧急开展,这次转危为安的背后,是成都市产儿科急救体系的一次重大检验。据了解,成都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网络体系已经建立并运行多年,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县级-片区-市级三级产儿科急救网络体系。

如今,成都市的健康体系,从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起就在为其全程运转。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建成 “妇幼医联体信息协同平台”,为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远程会诊、网络预约挂号、双向转诊以及在线业务学习。

此外,四川大学华西二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华西妇儿联盟”,开展“成都市基层医生儿科医疗能力培训暨华西妇儿联盟培训”。目前,该联盟在高新区、龙泉驿区等地成效明显,这项联盟各种服务已经覆盖向了基层医疗机构,惠及了基层医生和患儿,促进了基层医院、县级医院妇幼保健水平的提升。

生态宜居

如今,随着“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健康已经成为了贯穿一生所有阶段的命题。2016年,成都市被选为国家首批健康城市试点市,成都市也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出发点,加快了健康城市的建设步伐。

如今在成都,郁郁葱葱的生态绿化区域和清新完善的“健康步道”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每天清晨在公园、广场参与体育锻炼的老人数不胜数。据悉,成都市启动了健康社区、健康单元等“健康细胞”工程,编制了健康街道(镇乡)、健康社区(村)、健康单位、健康家庭标准,筑牢了健康城市基础。

在城市中注入健康细胞,更增加了成都的城市魅力。2017年,都江堰市和彭州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成都全市15个乡镇入选“国家卫生乡镇”。

老有所养

为推动老年人康养事业,让广大老年群体能更健康平安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成都市多年的努力也有着不错的成果。如今成都老年人康养的软硬件条件完善,各区(市)县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4%,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了50%,“老有所养”的格局正在逐渐完善。

如今,60岁及以上的成都户籍老人可以免费接种肺炎疫苗,成都是全国第二个、西部第一个通过财政补助而开展这一项目的城市。

2019年,成都市启动了安宁疗护国家试点工作,提出到2020年底,建立以“安宁缓和医疗”为方向、符合成都市实际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和运营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从呱呱坠地到安然离开,成都卫健事业将一直默默守护每一个成都人。家庭与生活报记者 白华宇

新闻推荐

乡村大地上 绘出成都新答卷

小朋友在都江堰柳街绿道上玩耍金堂县淮口镇龚家村农村新居鸟瞰大邑县青霞镇幸福公社崇州市现代农业功能区稻田养鱼带来的...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卫健70年 同心共筑健康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