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成都 今日新都 今日温江 今日双流 今日郫都 今日简阳 今日彭州 今日邛崃 今日崇州 今日金堂 今日大邑 今日蒲江 今日新津 今日都江堰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今日都江堰 > 正文

成都:加速文旅融合,“三城三都”建设扬帆起航

来源:四川日报 2019-09-28 06:18   https://www.yybnet.net/

金秋蓉城,有朋自远方来。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4大主题、7场国际论坛……10月17日即将在蓉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让世界对这场国际文旅“大戏”充满向往。,成都:加速文旅融合,“三城三都”建设扬帆起航。

十月捷报不断。与中国戏剧梅花奖、电视金鹰奖、电影金鸡奖等并列的国家级文艺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系列活动也将在成都举办,“金钟奖”从第12届起将在成都连续“落户”三届。“金钟奖”首次来到西部地区筑巢引凤,为成都打造国际音乐之都再添华章。

成都还有更多的“美好”可以期待。今年4月底,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作为全省文旅融合发展“领头羊”,成都肩负起建设文旅经济核心区,引领全省文旅发展的使命。

机遇重大,责任重大。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推动成都“三城三都”建设开创新局面、迈向新高度,成都文旅系统努力为推动绽放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而铿锵前行。

□刘涛 (图片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提供)

成都被美国《国家地理》评为全球21个必去旅游目的地(排名第二)。

在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数据分析报告》中,成都在2018年入境游客最关注的国内城市排名中位列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

据最新“万事达卡全球旅游目的地城市指数显示”,在国际旅游(游客)增长最具活力榜单中,成都市以年增长率20.14%排位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大阪。

近日,成都市被全球知名的旅游评论网站猫途鹰(TripAdvisor)评选为2019年“旅行者之选”中国最佳目的地,位居中国榜单第四位(香港、北京、上海、成都)。

谋定

“三城三都”扬帆正当时

9月24日,小雨,成都天府广场游人如织。这里是成都市中心,也是国内外游客到四川旅游的胜地。而天府广场周围,成都博物馆与四川大剧院等众多文化机构林立。

目光稍往下,位于一环路南的成都城市音乐厅,矗立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与车流中,这座几乎能承载所有舞台演出形式的“城市会客厅”,前不久举行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礼赞祖国‘天府之歌’音乐会”,拉开了第25届“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活动的序幕。

视角再放大些,在成都交通枢纽与城市各主轴线上,成都演艺中心、云端天府音乐厅、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锦江川剧剧场、东郊记忆、天府绿道等文化地标星罗棋布,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音乐坊方兴未艾……

时间回转,大手笔来自大谋略。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着力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世界文创名城、世界旅游名城、世界赛事名城,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音乐之都、国际会展之都,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提升城市识别度和美誉度,增强文化沟通力和全球传播力的时代表达和实践路径。

由此,成都市文旅融合发展的顶级设计亮相,“国际范”十足。“三城三都”建设,发展路线细化明确,体现了文化自信,发展信心。

底气,来自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底蕴。成都拥有4500多年城市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成都,自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起,曾有先秦的“列备五都”、隋唐“扬一益二”之美誉,如今正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是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金融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

底气,也来自丰富多彩的人文之韵和优美独特的自然生态。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和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人文胜迹享誉中外。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世界美食之都、中国最受全球旅客欢迎的十大旅游目的地、全球21个必去旅游目的地城市等称号……

建设“三城三都”,扬帆正当时,大势所趋、大可作为。

行动

文旅融合,精心绘就成都答卷

谋定而后动。2019年初,在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成都不但推进文化和旅游“合体”,而且相继创新出台了推进文商体旅融合发展、精准支持旅游运动产业、人才的政策措施,成都“三城三都”建设机制得以健全完善。

如何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成都这样书写答卷: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成都招大引强,构建世界级旅游产品体系,聚力建设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天府康养旅游功能区等9个产业功能区,增强产业发展集中度、显示度。着力壮大项目主体,陆续签约引进中国旅游集团、德国途易集团、英国帝亚吉欧集团等一批国内国际行业领军企业来蓉投资,累计签约金额逾2500亿元。

新锐头部力量引进落地,原有文旅资源提档升级。特色文旅项目“熊猫星球”,是成都打造“世界熊猫之都”的天空上一颗闪光的文化新星,它延展着“熊猫文化”的视野。“熊猫星球”有套“1+N+X”的文旅组合拳——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扩建项目为核心,再加上熊猫小镇、小演员、梦花园等N个文化旅游消费场景,和X个区域基础配套设施,使其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落子,同时提供一个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城市展窗。

而“成都融创文旅城”的升级,瞄准的是旅游结构。项目涵盖了水雪综合体、星级酒店群、主题乐园等大型业态,推动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从观光游向特色度假文化游转变。

还有双流迪拜空港未来城、天府绿道、天府国际旅游度假区、三郎国际旅游度假区、锦绣安仁花卉博览园、东华门遗址公园……这批主题突出、各具特色的重大文旅项目,从不同角度向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发力。2019年,成都计划开工的重大特色文旅项目有29个(已开工18个),计划总投资1805.55亿元。

成都为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目前已形成十大发展模式,包括以蒲江明月村为代表的“文创+乡村发展”模式,以都江堰为代表的川西林盘生态价值多元转化模式,以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模式,以崇州竹艺村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模式等。

此外,成都注重完善旅游周边服务。交通方面,建成成都东站客运站、双流国际机场“成都旅游咨询体验中心”,正式上线“YOU”成都掌上成都APP,从游玩体验、智旅服务、旅游咨询等方面丰富游客体验。开通景区到景区、机场到景区的“city tour”成都旅游观光巴士等,提高旅游软实力。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国际音乐之都。

音乐产业开进快车道。引进酷狗音乐、太合音乐、摩登天空等业内重点企业来蓉发展,推进迷笛音乐西南总部、完美世界文创园、星工场孵化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成都,培育咪咕音乐、正火文化传媒集团、成演集团、星娱传媒等本土企业做强做大。

加快塑造城市音乐品牌的步伐。除中国音乐金钟奖,还着力推进柴可夫斯基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等落地成都,“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成都街头艺人等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举办西部音乐节、草莓音乐节等音乐演艺活动2500余场次。

加速孵化音乐人才作品,丰富音乐载体空间。成都有音乐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13所,赵季平、许晓峰等众多音乐人在蓉设立工作室,建立成都童声合唱团、成都大学生合唱团等专业团队,今年7月,在维也纳举办的第10届世界和平合唱节中,成都大学生合唱团荣获了金奖和最佳现代作品演绎奖。近年来,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梵木创艺区等产业园区、5个音乐小镇等,也不断丰富着城市音乐演艺的载体。

——建设世界文创名城。近年来,成都主创陆续打造了《十万个冷笑话》《哪吒之魔童降世》《王者荣耀》、艺术熊猫(Heart Panda)等具有代表性的现象级爆款文创IP,青年川剧演员虞佳为成都川剧摘得第11朵梅花奖,成都导演刘凌莉编创、成都高校川妹子表演的舞蹈《英姿》,是今年春晚的压轴舞蹈演出。成都推进天府芙蓉园、凤凰影都等一批重大项目,在西部地区首设百亿元规模的文创产业发展基金,举办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世界文化名城论坛·天府论坛、中国青年电影周等亮点活动,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重塑文创空间结构和产业经济地理。秉承集聚化发展理念,以差异化定位、协同发展的思路推进10个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建设。制定出台功能区产业支持政策,强化6类500强精准招商引资工作,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文创产业生态圈。

今年以来,文创产业功能区新入驻企业768家,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约50.85亿元。其中,成都影视文创产业功能区已与喜马拉雅、慈文传媒等企业签订项目投资协议,成都东郊文化创意功能区新签约引进合纵成都国际音乐产业基地(西南总部)、成都阿里巴巴现场娱乐基地等4个重大项目,签约总额超35亿元。2018年以来,全市实现新开工文创项目近100个,新增文创园区面积超300万平方米。

为助推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目前成都正加快推进四川大学博物馆群、成都自然博物馆和成都张大千艺术博物馆等市级重大文博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随着一个个文旅项目落地、一个个文艺活动演出,成都建设“三城三都”步伐坚定而执着。

成效与发展

扩大国际“朋友圈”,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

举措先行,数据在后。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综合带动作用日益明显。2017年和2018年,成都在国庆节“黄金周”期间的旅游总收入均居全国首位。截至2018年底,成都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712.6亿元,同比增长22.4%,接待总人数2.43亿人次,同比增长15.8%,其中成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18亿人次,同比增长10.20%,实现旅游收入393.85亿元。这些数字高于本地区GDP增幅,也高于全国同业增幅。

文创产业跑出“加速度”。2018年,成都市文创产业增加值达1129亿元,占GDP比重为7.4%,增速超过30%。而成都的音乐产业,已经连续三年保持音乐产业市场总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的速度,实现产业产值397.86亿元,2018年音乐演艺票房和电影票房分别突破5亿元和17亿元,带动周边消费近100亿元。

文旅数字的增长与国际影响力同步,延展着“三城三都”的国际视野。2017年9月,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在成都举行,共有来自137个国家的1274名境外嘉宾参会,人数最多时达1800人,是世界旅游组织历史上参会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除世界旅游组织召开 6场大会、30余场区域性和专题性会议外,成都还举行了世界旅游联盟第一届会员大会、“一带一路”旅游部长会议、美丽中国·香格里拉之夜、国际可持续发展旅游年植树活动等系列活动,在美国、俄罗斯、奥地利等国家开展较为频繁的城市音乐文化和音乐产业推介活动,继续举办“中国-中东欧国家艺术合作论坛和中国-中东欧音乐周”“天府文化周”等国际交流品牌活动,让成都的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文化自信不断加强。

砥砺前行,推进“三城三都”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实行免费开放、延时开放、错时开放,截至2018年底,成都新建44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高质量完成2090户“户户通”工程,实现全市高清电视覆盖率85%,完成全市258个乡镇和2698个行政村免费WiFi工程建设。一项项举措深入推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新起点,新征程。未来,成都文旅系统将紧紧围绕新时代成都“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以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为初心,奋起扬帆,拥抱世界。

新闻推荐

诗意庆丰收 七里诗乡喜迎农民丰收节

9月23日,以“七里诗乡·诗意庆丰收”为主题的2019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在都江堰市柳街镇拉开了帷幕。本次活动由都...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加速文旅融合,“三城三都”建设扬帆起航)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