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敏正在创作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古今中外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如今,成都魅力万千的绿道也成为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源泉。本报曾报道了“绘画新天府”绿道主题创作项目——“新天府盛景图”主题美术创作活动启动的消息。该活动汇聚32位名家联合创作近百米长卷,30幅主题绘画、2篇主题书法,全景式展现新时代成都城市美学风貌。成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艺术家联合创作绘画长卷即将于9月诞生。昨日记者获悉,长卷中“锦江秋色”主题绘画创作已经完成,画家姚思敏用一种全新的绘画语汇,描绘她心中的“锦江秋色”。
成都美景 让画家迸发创作灵感
昨日记者来到姚思敏位于龙泉驿区的工作室时,她正在后花园整理花草。热爱生活的她将工作室布置得素净典雅,不管是中庭的精致木雕,还是博古架上的石头摆件,都彰显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姚思敏告诉记者,她在乐山出生,10多岁就来到成都生活,成都就是她的家乡。一直以来,她都希望为成都画点什么。武侯祠、杜甫草堂等点位都是画家们经常入画的热门题材,5年前,她另辟蹊径,开始以锦江为主题进行创作,望江楼与九眼桥是她这个主题的主角。姚思敏希望用手中的画笔对成都进行新的诠释。此次受邀创作“锦江秋色”主题绘画,对她来说是当仁不让的“命题作文”。“成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就是望江楼和九眼桥,在我心中,它们就是最成都的文化地标。”姚思敏伸出手指,比画着说,站在望江楼下,看着锦江岸边每个护栏墩上栖息着的鹭鸶,那个画面太美了!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就忍不住把它们画下来。
艺术创新 山水画展现当代成都风貌
“著名画家吴一峰曾在《岷江揽胜图》中画过望江楼,这次我要带给观众一个不一样的望江楼。”聊起此次“命题作文”,姚思敏缓缓拉开刚创作完成的“锦江秋色”。只见1.8米的长卷上,锦江水顺流而下,金黄色的银杏树掩映着重檐飞角、青瓦朱楹的望江楼。画面一侧的九眼桥,在水雾朦胧间更显诗意,远处若隐若现的高楼大厦与望江楼和九眼桥相映成辉,彰显着成都这座城市将历史与时尚完美融合。画龙点睛的是,姚思敏还在作品旁题诗:“锦水清流千秋岁,望江楼台四百年。当时校书行吟处,已是繁华不尽言”。
不过让记者好奇的是,画面中望江楼旁居然没有绿色的竹子。对此,姚思敏笑着解释道,说起望江楼,人们第一印象一定是它周围的竹林。但她秋季采风时发现,隔江远望望江楼,银杏叶的金黄才是画面的主色调,竹子的绿色反而退居其次了。姚思敏说,如果画传统景点很容易走进艺术前辈的固有模式中,而她希望用城市山水画的形式展现当代成都的样子,让观众对成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谈及艺术的创新,姚思敏直言:“我一辈子都在思考和探索艺术创新,创作一幅画之前,要有一个东西感染你,要有一个想法在那儿不画不行,而且一定要不同。当然,这种创新并不是刻意为了不同而不同,而是对许多传统美感的再认识、再审视,或者换一个角度审视。画到最后,其实画的就是自身的修养、认识,是人的状态的反映,最大程度上发挥自己,就是成功了。”
相关链接
百米画卷展现成都之美
“新天府盛景图”主题美术创作活动,围绕成都市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发展目标,结合天府绿道建设,把都江堰、天府新区、杜甫草堂、武侯祠、美食文化、博物馆文化、熊猫文化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成都城市元素,用艺术的形式进行组合再现。据悉,这幅近百米的绘画长卷将于9月完成。本报记者 王嘉 文/图
新闻推荐
无人机“牵线”高空搭“天路”▲4月29日,蜀丹线输送电线成功跨越成灌铁路。(孙琦摄)乘坐成灌高铁来往成都市区与都江堰...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