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中,如何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第八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博博会”)正在福州举行。一台与时俱进、富于创新的别致演出《物华天府》惊艳亮相——这台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指导,成都市多家博物馆等共同出品的优美剧目,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走上舞台,“活”了起来。
文物讲述天府历史
艺术传递文物价值
“成都,成都,我爱成都!”演出谢幕时,现场观众鼓掌喝彩之余,禁不住发出这样的感慨。11月23日、24日,时尚诗画《物华天府》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宫连演两场,受到博博会各界人士和福州当地观众的广泛好评。
“我比你大一千多岁!我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演出现场,四川出土的说唱俑蹦跶着跳起了群舞,仿佛成都博物馆展览厅那尊令人捧腹的陶俑穿越而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雨雾漫漫,一曲诗画《浣花溪月》轻声吟唱,身着唐装的美女站在月牙形的道具上踏歌起舞,带领观众们游走了一趟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
“掺茶了!”高亢的呼声之后,茶客、茶倌、川剧变脸悉数登场。听一曲川戏,唱两支小曲,看千秋雪岭,品万里江天,《成都茶馆》展现了成都民情风俗之美。画风一转,顿时刀光剑影,《武侯大义》又以雄浑壮美的舞蹈,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展现了三国文化的精神气质。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成都永陵博物馆的国家级珍宝唐代二十四乐伎,举世闻名的都江堰,丝绸之路上的珍宝蜀锦、蜀绣,还有惟妙惟肖的皮影,近两小时的演出里,《物华天府》用诗一样的舞蹈语言,成功展现了蜀地3000年的巨变,把浩瀚的天府文化、悠久的古蜀文物搬上舞台,给观众带来惊喜。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明传下去
“我朋友说其他可以不看,但这个演出一定不容错过。”演出开始前,带着儿子观看演出的祝女士十分期待。谢幕后不少观众意犹未尽,用手机挨个把剧场门口的背景板拍了一遍。时值第七届福建节,各类赛事演出层出不穷,《物华天府》在福州的“艺术盛宴”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少当地观众的首选。
“用舞台语言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文物故事,希望用‘活’起来的文物,激发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和热爱!”谈及创作初衷,《物华天府》出品人张晓俊介绍说,这台演出融合音乐、舞蹈和诗词,是怀着温情和敬意投入其中的创作,从博大恢弘的文物家族中选取极具典型的文物代表,让它们活起来。《物华天府》串起来的,不仅是这些精粹的文物,更是它们生长的这片土地上久远而神奇的故事。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谢礼恒 发自福州 图片由演出单位提供
新闻推荐
(记者姚金帮)11月20日,都江堰灌区现代化建设试点工程开工仪式在罗江区鄢家镇举行,标志着罗江区都江堰灌区现代化建设全面启动...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