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区域旅游联动 成都平原风景独好 纵览成都平原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脉络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6-12 02:33   https://www.yybnet.net/

物化天宝,人杰地灵,是素来人们对成都平原的形容。自千年以前李冰父子于成都平原顶点,在岷江刚出山口的江心中“造堋雍水”,叠砌分水鱼嘴,将岷江一分为二起,成都平原变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沐浴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和滋养,平畴万顷、沃野千里的成都平原成为无数人向往的地方。

春有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夏有青山翠锦果蔬琳琅、秋有风吹麦浪层林尽染、冬有繁华市井火锅飘香。一幕幕、一幅幅、一桩桩,都是世人印象中的天府之国的样子,而当你真正踏足这片历久弥新、诗意朦胧的土地,才发现这里不仅有休闲十足的活色生香、自然馈赠的山水风光,还有温润包容的人文情怀、千古厚积的文化底蕴,仿佛天生就是个令人着迷之地,教人心向往之。

在全省旅游版图中,由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雅安、眉山、资阳8市组成的成都平原,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瑰丽奇伟的自然景观,雅韵十足的人文景观,如一粒粒明珠,镶嵌在成都平原各个城市。享誉世界的都江堰青城山、古蜀文明的发源地三星堆、秀甲天下的峨眉山、世界第一大坐佛乐山大佛、大文豪苏轼故居三苏祠、仙气环绕的瓦屋山、风景秀丽的黑龙滩、天然雕琢的花溪谷、巧夺天工的安岳石刻、熊猫聚居的碧峰峡、声名远播的中国死海、色彩神秘的黑竹沟……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了这一座座巍巍峻岭、一汪汪粼粼湖光、一个个历史遗存、一段段传世佳话。

如今,新时代旅游发展要求和背景下,一个个创新的旅游项目、旅游模式再次在这片土地脱颖而出,乡村农家乐、都市近郊游、山地户外运动、康养旅游融合、智慧旅游体验……这片古老的土地又迸发出新的旅游火花。

抱团、合作、发展,是成都平原各城市在旅游发展上的思路,早在2010年签署的《成都经济区区域合作框架协议》中,就对8市的旅游合作做出了要求。近年来,成都平原各市依托已有旅游资源,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开拓、不断整合,走出了旅游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如今,围绕全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这一战略,成都平原将携手提升“大成都”、“大峨眉”旅游目的地国际化水平,加快建设岷江东岸、蒙顶山、碧峰峡、七里坪—柳江古镇、中国死海、瓦屋山、东风堰、黑竹沟等旅游区,带动各市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发展。

德阳

构建“1+4+1”的成德大旅游空间格局

91年前,在成都北面广汉西郊的南兴镇,当地农民的一锄头,挖出了惊世的三星堆遗址,让教科书上“蚕丛及鱼凫”的神话故事,成为蜀国真实存在的历史。

三星堆,和与其承一脉的金沙遗址一同,成为整个蜀文化乃至长江上游地区的文化源头。本就生生不息下、生生相息的文化,连接着成都与德阳的人文历史、文化旅游以及方方面面。历史上的交替,辉映着今朝的合作。早在2013年,成都、德阳两市就确定了共同打造彭州、什邡、绵竹龙门生态休闲旅游线路的目标,形成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明确了三地旅游规划一体化、旅游基础设施一体化、旅游行业标准一体化、旅游营销推广一体化的合作思路,加强了区域合作。

近年来,德阳市提出倾力打造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的发展战略,成德两市签订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也对德阳旅游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面临成德同城大都市区“2.0时代”,德阳市如何借助“旅游先行”策略,实现北部新城对成都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补位”,从而推动德阳实现城市定位与功能上的“嬗变”,成为了“十三五”期间德阳市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

4月,正是旅游季到来前夕,德阳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来到成都,与成都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就下一步如何加强旅游合作进行了交流。

目前,成都正积极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全面对接成都旅游发展“十三五”目标,德阳将配合成都实施“一核两中心”轴线发展和成渝城市群发展战略布局的需要,构建“1+4+1”的成德大旅游空间格局。即1条大龙门山山地户外旅游景观廊道。以环龙门山轻轨和环龙门山省道216为主轴,以山地户外运动、休闲避暑、生态体验为主打旅游产品,以自驾车景观廊道、自行车骑游绿道、轨道交通专线等为支撑,打通“都江堰-彭州-什邡-绵竹-安县-北川”的大龙门山全域旅游走廊,实现成德两地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4条城际旅游交通无缝对接干线。依托“地铁3号线-青白江-广汉-德阳市中心”轨道交通、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成都北延线城市交通主轴、成德大道+旌江干线+G108线共4条南北旅游交通主轴线,重点突破针对“自驾车+自助游”双自游客在高铁、客专、航空、高速公路、景区上的城际交通“零距离”换乘,打造四川首个“景区+城市+高铁站点+支线机场+自驾车租赁点+高速公路”的“无缝对接旅游交通示范网络”。1条环龙泉山山地休闲旅游景观廊道。以G350、中金快速、中广路等为主轴,以户外运动、乡村休闲、山水康养为主打旅游产品,以丘区徒步穿越线路、自驾车露营与自行车骑游基地体系、低空及水上旅游专线等为支撑,打通“龙泉驿-金堂-中江-旌阳-罗江-绵阳”的环龙泉山全域旅游走廊,建立环绕大成都中心城区的户外运动与田园休闲旅游产业带。

此外,成都德阳两市还将在加大旅游营销合作,深化“两汉三国·秦蜀古道”黄金联盟合作等方面深入合作,加强城市之间旅游、经贸、文化互动。

眉山

建设成都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苏东坡的诗句流传。距离成都仅50公里的眉山,是苏东坡的故乡。苏轼三父子曾经居住过的三苏祠,是眉山市最为人所知晓的名胜古迹。如今,随着成都眉山两地旅游合作的进一步推进,通过开展眉山旅游成都推介会、成都旅游社走进眉山等活动,眉山旅游产品在成都的知名度加快提升。

今年三月,2018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主会场暨第二届眉山樱花节在眉山举办,吸引了大批成都游客前往赏樱踏青,近年来,眉山旅游形象在成都市场凸显。历史悠久的三苏祠、烟雨朦胧的柳江古镇、青神竹编艺术馆藏地中国竹艺城、天府水乡黑龙滩、巍峨秀丽的老峨山、东坡初恋的地方中岩寺、养身长寿之地彭祖山……都在成都人心中耳熟能详。下一步,眉山将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一轴、两翼、三带”的“123”产业空间布局。

一轴即岷江旅游发展轴。围绕实施长江旅游经济带发展战略,以眉山岷江航电综合开发为契机,整合沿江沿岸旅游资源,加强与成都、乐山的上下衔接,大力发展岷江水上及滨水旅游项目,打造眉山旅游目的地中枢和岷江黄金旅游轴线。

两翼即仁彭旅游发展翼和洪丹旅游发展翼。仁彭旅游发展翼将着眼大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抓住天府新区开发建设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机遇,整合仁寿、彭山环天府新区及临空港区域旅游资源,重点发展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和文化创意旅游,建设国内知名的城郊休闲旅游目的地。洪丹旅游发展翼将瞄准大峨眉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依托洪雅、丹棱的旅游资源,建成国内一流的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示范区。

三带即岷江乡村旅游带、金三角乡村旅游带、国道351线乡村旅游带。岷江乡村旅游带将依托岷江流域独特的山水自然资源和水乡民俗民间文化资源,打造山水、田园观光,农耕、美食、民宿体验等产品;金三角乡村旅游带将依托都市近郊现代农业产业优势,形成眉山现代农业观光和文化旅游金三角;国道351线乡村旅游带即依托国道351线交通优势,挖掘沿线乡村旅游资源,发展乡村度假、赏花采果、运动休闲等产品,建设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带。

根据眉山旅游“十三五”规划,眉山将构建“三大”旅游目的地体系——东坡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生态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成都近郊休闲旅游目的地。通过融入成都,抢抓天府新区建设契机,以都市近郊休闲、商务会展、养生养老为主导,以建设成都休闲副中心为目标,建成成都市民近郊休闲聚集地。

资阳

积极推进成资旅游一体化

上承敦煌、云冈、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位于资阳市安岳县内散布的石刻,以“古、多、精、美”著称;每年3、4月,54万亩柠檬花海开放,洁白的花瓣随风飘落,怎一个美字了得……近年来,资阳旅游,成为成都市民自驾游的首选地之一。

2017年1月13日,由成都、资阳两市旅游局联合举办的“成都资阳迎春自驾游”活动启动仪式在资阳举行,启动仪式上,成都房车露营自驾游协会、资阳旅游协会车友会还签署了《成都资阳自驾游合作协议》。活动中来自成都、资阳两地的100余名车友游遍了资阳雁江、安岳和乐至各大景点,亲身体验资阳的美丽怡然。

据了解,成资两地一直以来旅游合作密切,成都市旅游局、资阳市旅游局签署了《推进旅游产业一体化合作协议》。《协议》明确,两地将共同编制成资旅游一体化发展方案和大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并通过成立成资3+3旅游经济联盟等方式,打造成渝经济带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高地,将成资旅游走廊建成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协议》,成资3+3旅游经济联盟由成都和资阳的6个区(县)组成,成都龙泉驿区联合资阳雁江区共同挖掘打造生态康养、汽车文化等特色资源;成都双流区联合资阳乐至县共同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宗教文化旅游;成都武侯区联合资阳安岳县打造三国文化、名街文化、丝绸文化、石刻文化。据介绍,3+3旅游经济联盟将由成资两地共同出资设立专项资金,两地6个区(县)旅游局轮流担任联盟理事单位,常态化推进市场合作和宣传营销工作,促进旅游资源整合。

“近年来,成资旅游一体化合作不断深入,两市在旅游规划、项目开发、景区建设、线路共建、企业联动、宣传营销等方面的一体化合作进一步加强。”资阳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资阳将通过项目带动旅游发展,优化国际音乐岛、牙谷小镇、环球嘉年华、卧佛院等项目招商方案;力争国际音乐岛、花溪河、卧佛院—跑马滩等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推进陈毅故里、安岳石刻、宝森农林、五彩林乡等景区提质扩容工程。在完善自身旅游资源和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强宣传营销,进一步推进成资一体化旅游合作,积极对接成都市场,新创建一批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加快推进旅游线路沿线、自驾营地、停车场、标示标牌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举办20个旅游节庆活动,促进与成都旅游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刘芳君

新闻推荐

锦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基本实现无污水下河

锦江水生态治理完成484个下河口截污治理●474个已通过现场查验●10个排水口被水淹没暂未现场验收●对60个新发现存在排污...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区域旅游联动 成都平原风景独好 纵览成都平原城市群旅游一体化发展脉络)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