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成语中的城市文脉 写在淮南获“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称号之际

来源:新安晚报 2018-05-24 10:56   https://www.yybnet.net/

□寿县楚仁君

日前,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专家评审组考察论证,决定命名淮南市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这是安徽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为能源之都淮南市再添一张沉甸甸的城市文化新名片。

厚重历史:造就成语典故的富矿

淮南市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富,是中国成语典故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仅《语出淮南子》一书中收录,源于淮南的成语主词条就有400余条,其中源于《淮南子》的成语349条,源于“淮南国”的成语29条,源于八公山的成语22条,与主词条同义或字序不同的有600多条,累计逾1000条。“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许多重要成语典故源发于此。最早记载于《淮南子》的“四大神话”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触山等成语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成为中华民族耳熟能详的常用词语。

寿州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绚烂,是成语典故的鲜活载体。淮南市寿县古城,是先秦时期淮夷部族的文化中心,古州来国的都城。淮夷人以此为依托,与中原夏商王朝进行了两千余年的文明对话,形成自己的文化形态。春秋时期,蔡国迁都于此,在淮南延续国祚长达半个世纪之久,淮南成为蔡文化的重要遗存地;战国时期,楚国迁都于寿春,楚文化遗存丰厚,影响深远。

寿州古城伴随历史兴替数千年,“三为都城,六为郡治”,始终是淮南重镇,一方之都会。春申君遭小人暗算留下“门里人”的训诫,镌刻在城门之上;淝水之战留下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历史故事,妇孺皆知;“当面鼓,对面锣”的历史故事,一方面表明了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严谨、慎重,另一方面表明了淮南人民“一是一,二是二”直来直去的性格特征;“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在这里家喻户晓,镌刻在城门之内的石刻上,告诫人们做人做事必须葆有一颗平常心。

寿州古城最后修筑于北宋末期,南宋嘉定年间重修,迄今岿然不动。镌刻在城门之上的那些成语典故或历史故事,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耳相传和耳濡目染,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个鲜活的文化样本,历久弥新。而散见于“三街六巷七十二拐子(拐子,寿县方言,小巷或支巷)”的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成语典故,流传得更为广泛,每一条街巷都沉淀了数不清的故事,像“时苗留犊”“状元还乡”等等,那是老者茶余饭后相互倾谈的话题,伴随寿州人的生活,走过了一代又一代。

八公山是古城屏障,文化积淀厚重,成语典故众多。八公山与寿州古城相伴千载,是一座历史名山、文化名山、地质名山。它是生命的源头之一,迄今为止,地球上最早的生命体——淮南古生物化石群,在这里被发现。细说它的历史,“老当益壮”的廉颇,因奸人诽谤而“一饭三遗矢”,如今埋骨在放牛山下,冢墓巍然,封土高大,贵比王侯;“三千珠履”夸富赵国,“当断不断”而身受屠戮的春申君黄歇长眠于斯,留下深切的历史遗憾。“春申还道三千客,寂寞无人杀李园”的愤懑之情,至今引人深思;淮南王刘安于“八公”筑炉炼丹,炼就传承至今的神丹——天下美食之一的豆腐,淮南王刘安服食丹药,白日升天,“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故事广为流传,成为常用的汉语。

翻开淮南史册,每一页都凝聚了厚重的人文故事。楚庄王令尹孙叔敖,在淮南修治芍陂水利工程,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早300余年。至今,芍陂(今名安丰塘)与都江堰一样,仍然在发挥灌溉作用。清风惠政的天下循吏第一人孙叔敖,一生劬劳,不积私财。孙叔敖的妻与子衣食不足,以至于连优伶都看不下去了,扮成孙叔敖的模样劝谏楚王,要他善待忠臣后人,遂有“优孟衣冠”这一成语典故传世。

“绝代奇书”《淮南子》,是中国成语典故的宝库。《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共21篇,分别为原道、俶真、天文、地形、时则、览冥、精神、本经、主术、缪称、齐俗、道应、氾论、诠言、兵略、说山、说林、人间、修务、泰族、要略。每篇都是精妙的专论,它上承诸子百家之说,集众家学派理论而归于道学,兼及哲学、政治、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军事、教育等学科于一身,体系庞大而系统。东汉高诱评论说:“其义也著,其文也富,物事之类,无所不载”;唐代刘知几《史通》评论说,其“牢笼天地、博极古今”;近代学者胡适称其为“结古代思想之总账者”,堪称“绝代奇书”。

《淮南子》整部作品具有吞吐天地、雄视八方的气势,全书以“覆天载地,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的“道”开篇,把万般纷纭的上天的“九野、五星、八风、二十八宿、五官、六府”,日月、阴阳、四时、风雨雷电、宇宙的发生与生物、大地的“九州、八极、九山、九塞、九薮”,地形、物产、海外诸国等联系起来,形成了无穷无尽而又和谐统一的自然界。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至今仍不失其光辉,如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编定、编定依据、物候特征等等,200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农时之准。

《淮南子》诡谲渊博的内容,气象万千的特色,对后世文学艺术创作影响深远。以《淮南子》中嫦娥奔月、女娲补天、伯乐相马、西门豹治邺、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为题材,创作了大量文学艺术作品。后人从《淮南子》中整理出约定俗成的格言、警句300多条,成语典故350多条,仅《汉语成语词典》《古今汉语词典》就收录122条成语典故。《淮南子》可谓“天下奇书”,在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着极其独特的地位,是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保护开发:擦靓城市文化的名片

通过整理成语典故典籍,形成系统完善的淮南成语典故资料编纂成果。采取征文、政策奖励、文化创作扶持等方式,形成以《淮南子》精髓为核心,以八公山典故为重点,以历史故事为主题的系列书籍、戏剧、电视、电影、动画等多种成语典故表现形态,打造一系列与淮南地方成语典故相关的文化产品、文化精品,形成良好的成语典故学习、宣传、研究氛围,做到“是淮南人,个个能说成语典故;到淮南,处处听闻成语典故”。

在《淮南子》研究方面,2004年12月,淮南市政府向安徽省社科联申请成立了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目前拥有单位会员16个、个人会员140人。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成立至今,召开了六届全国学术研讨会、三届全省学术研讨会,开展了十多次小型研讨活动,与国内外5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联系。编辑出版学术论文集《<淮南子>研究》5卷、《<淮南子>廉政思想研究》1本。同时,一批如《淮南国风云》《淮南子故事》《淮南子研读》《问道淮南子》《淮南子名言录》《淮南子成语》《淮南子成语赏析》《思想淮南子》《典藏寿春——寿县成语500条》等淮南本土学者的研究成果先后出版。淮南籍文化学者陈广忠教授著有《淮南子译注》《淮南子斠诠》《淮河传》《刘安传》等一大批学术著作,对淮南子成语典故的传播产生广泛影响。

在成语典故的开发利用和宣传普及方面,截至目前,在各类媒体上刊发通讯、学术文章100多篇。央视制作了6集《走遍中国·走进淮南》专题片,《淝水之战》《鸡犬与谁升天》《丹炉里炼出的豆腐》等作品,使源于淮南的成语典故与神话故事广为人知。央视《文化大百科》栏目,利用电视艺术手法解读《淮南子》,对源出《淮南子》的成语典故进行弘扬与传播。《淮南概览》《八公山志》《走进淮南》等一批由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出版的市情知识读本,对淮南成语典故有专章介绍。《淮南子传奇》《豆腐云游记》等一批淮南本土作者创作的成语典故动漫科技产品与影视作品大获好评,频频获奖。其中,《淮南子传奇》在央视播出,先后摘得中国电视“金鹰奖”等6项国家级大奖。2017年6月,由陈建强主编的《淮南子传奇》(第一季26集)共8册动画图书中文繁体字版在台湾正式出版发行。

另外,淮南还开发与成语典故相关的文化产品。紫金砚是历史名砚,经过整理开发,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色与艺术魅力享誉海内外,龙砚、龙印等紫金砚新品也相继推出。近年来,淮南寿州窑工艺技术围绕成语典故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淮南市天宝双遗文化园还开发出了凤鸣壶、八公丹心养生壶等寿州窑陶瓷工艺品。寿州窑技艺传承人朱兆龙创作的寿州窑金樽,获第七届中国国际文化博览会金奖。淮南剪纸将非遗技艺与成语典故元素有机结合,为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创作了《留犊淮南》《二十四节气》等剪纸作品,《二十四节气》被国家农业博物馆收藏。

淮南还加大项目建设,促进成语典故文化与旅游的相互融合,开启独具魅力的淮南市成语典故文化体验之旅。为加大对成语典故之城的建设投入,淮南市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每年300万元提高到每年1000万元,重点支持成语典故之城的建设,推进成语典故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创意水平和旅游服务的人文特质。

建设以成语典故为精髓的寿州古城-八公山历史文化旅游区。推动寿州古城和八公山风景区争创5A级景区。寿县侧重古城古镇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八公山景区侧重于自然风光、地质公园和历史文化名山的打造。成立市级八公山风景区管委会,统筹推进大八公山风景区的规划建设。

建设安徽楚文化博物馆。该项目纳入“十三五”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库,总投资3.2亿元,省统筹资金一次性补助1亿元。该项目位于寿县南门外新城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今年5月8日已正式开工建设。

建设淮南子文化园。该项目位于八公山地质公园内,是国内第一个以“淮南子”文化为中心的游览胜地。文化园依据山势,群雕、组雕、单体雕塑、文化碑廊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成语典故活起来的同时,展现了《淮南子》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淮南子》资料收藏、研究中心。

建设淮南市博物馆三期工程。把淮南市博物馆建设成为陈列展览种类多样、功能齐全的市级综合性博物馆。同时加快推进以县区图书馆、文化馆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中心建设,为成语典故文化的传播、普及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平台。

规划建设一系列与成语典故之城相关的项目。主要有建设中国成语典故文化博览园、淮南市成语博物馆、成语主题群落式度假酒店、汉文化旅游街;建设寿州古城成语典故景观廊道、八公山成语典故文化旅游区、“淝水之战”遗址文化园;建造社区成语典故文化长廊,打造成语典故特色街区。

建设寿春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通过积极申报,淮南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列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寿春城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建设,将为淮南市成语典故的发掘、研究和展示利用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新闻宣传力度。《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广播电视报》、淮南新闻网等媒体开设专栏、专版进行宣传报道,共刊发相关新闻报道400余篇。淮南电视台轮番播出“申城”宣传标语,持续报道“申城”重要活动。淮南电视台开设“成语典故与淮南”栏目,新闻综合频道推出《成语大考堂》和《成语典故与淮南》各44期,参与人数超万人。专门印发了《关于做好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社会宣传工作的通知》,协调16家政府部门,积极做好社会宣传,提升“申城”工作知晓度。全市重点区域、路段均设置大型户外公益广告牌、广告灯杆旗。交通要道、中心商业街区等公共区域,各宾馆、商场等娱乐场所以及公共汽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每天利用电子大屏幕、移动电视、箱体广告牌和电子门楣轮番刊播“申城”宣传片和宣传标语。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向市民群发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公益短信,邀请人民网、新华网等数十家中央、省级媒体,全方位宣传报道淮南市“成语典故之城”申报工作,营造出浓郁的“申城”氛围。

新闻推荐

分享新经济发展成果 探寻新经济成长路径 2018成都国际友城市长创新论坛签约项目协议金额总计20亿元

打开世界地图,横轴为中国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纵轴为全球发展如火如荼的生态创新区,5月19日,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语中的城市文脉 写在淮南获“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称号之际)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