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市政府新闻办主办,市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成都首档整体落地海外的电视栏目,《西望成都》4月14日推出第160期。
《城事》
印度小伙探访都江堰
从宋代起,每年清明节期间,都江堰都会举办“放水祭祀大典”以感恩李冰父子的贡献。一位在成都生活了3年的四川大学印度留学生遇安,第一次来到都江堰见证了此次大典的盛况。让遇安感到震撼的是,大典通过沿用古时的礼数礼节,用后人对他们表示尊敬的方式方法,完整地将祭祀场面进行了还原。
遇安在现场还见证了《放水赋》的发布,《放水赋》言简意赅地传达出李冰父子的功德,让遇安佩服不已,他决定去拜访撰写《放水赋》的作者何开四,表达对他的崇敬。遇安和何老一边聊撰写《放水赋》的灵感,一边感受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磅礴气势。
随后,遇安来到了猪圈咖啡创始人宋建明的农庄。今年40出头的宋建明18岁离开了家乡成都都江堰外出谋生,先后去过北京、广州等地工作。离开故土20余年的宋建明,于2014年回到家乡,将自家的院落及周边的区域打造成了如今的“堰香阁农庄”。
借助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宋建明的农庄事业风生水起,他还有更多的计划,比如打造“川西音乐林盘”,让来到这里的都市人可以感受茂林修竹、余音缭绕的惬意。
《味道》
巴基斯坦人的成都故事
今年是巴基斯坦驻成都总领事馆开馆的第十个年头,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成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作为国内第一所由巴基斯坦政府与高校联合设立的研究机构,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巴基斯坦研究中心致力于推动两地之间的合作交往。中心主任宋志辉发现,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学生对成都表现出浓厚兴趣,现如今在蓉巴基斯坦留学生已超过了400人,他们搭建起成都与巴基斯坦之间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将成都的发展讯息和天府文化带回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留学生卡里德2013年在巴基斯坦本科毕业后,申请“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三年半的成都生活,让他成为巴基斯坦老乡的“成都生活指南”。卡里德的家乡巴基斯坦第二大城市拉合尔,是成都的国际友城。在学校附近的巴基斯坦餐馆,卡里德和他的老乡们几乎每周都会光顾。
老板卡米与卡里德一样来自拉合尔,而他来成都的原因,却是因为爱上了一位成都姑娘。卡米的店几乎成了每一个在成都生活的巴基斯坦人的必去之地,而卡米在妻子的带领下也逐渐融入了成都的生活。
本报记者 陈蕙茹
新闻推荐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杜金城图/半岛全媒体记者何毅足协杯第三轮的赛事已经全面打响。根据赛程,青岛黄海队将于4月11日亮相,他们会在当天下午4时在四川省都江堰凤凰体育场对阵中乙球队四川安纳普...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