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与会代表认真聆听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本报记者 张青青 摄
昨日,《成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请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过去五年,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统筹安排和全面推进立法、监督、决定、任免、代表等工作,市十六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任务全面完成,常委会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五年来,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11件,修改21件,废止11件,成都市现行有效法规67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15项(次),开展执法检查17项(次),开展专题询问5次,组织视察46次;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871人次,506人次作任职陈述,组织宪法宣誓90人次。
扎实推进地方立法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立法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和主要任务。这五年,常委会把党的领导贯穿立法工作全过程,坚持向市委请示报告立法规划、立法计划和立法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遵循改革发展规律和法治建设规律,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提升立法成效,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推动特大城市治理走向规则之治、良法之治。
●坚持立法为民总体取向
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作为立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法律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根据立法法的规定,遵循立法规律,总结成都市30年立法实践,制定地方立法条例,涵盖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法活动,健全立法工作制度机制,规范立法工作环节,为提高立法质量奠定制度基础。坚持科学立法,充分体现科学性要求。坚持民主立法,充分体现人民性要求。坚持依法立法,充分体现合法性要求。
●把握法规实施这个重点
把监督推进成都市地方性法规实施作为依法治市的重要抓手,制定执法检查条例,规范执法检查活动,加强和改进法规实施监督检查。创新立法后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参与,从法规的合法性、合理性、实效性、操作性、技术性等方面入手,客观评估法规执行情况,促进法规有效实施。
●开展构建适应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法规体系研究
通过现状分析、比较研究、需求论证等工作,聚焦成都市立法工作中的问题,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提出立法建议,加快推进都江堰灌区保护、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保护、城市风貌保护立法工作。通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持续努力,使成都市地方性法规更加适应特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扎实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坚持把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作为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办法,认真开展备案审查工作,保证宪法法律法规有效实施。
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这五年,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开展监督,努力做到监督与支持相统一,提升监督实效,推动宪法和法律贯彻实施,推动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关注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聚焦发展要务开展监督
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天府新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和军民深度融合发展、高标准***开发、现代物流业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外事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为题开展监督,推动新发展理念根植成都市发展实践。
●聚焦民生福祉开展监督
关注公共服务,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城市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提出着力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增强义务教育供给能力、加大教育服务和医疗服务创新力度等意见建议。
关注环境保护,针对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实施和成都市冬季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实际,结合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首开专题询问先河,促进大气污染源解析研究、重点污染源治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建设等工作加快落实。
关注食品安全,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就成都市食品安全情况开展专题询问,监督推进监管体制完善、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无证摊贩治理等工作,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监督检查全覆盖。
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市、区联动对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开展专题询问,强调确立环城生态区建成的主要标志和时间节点,加快推进锦城绿道建设,刚性保护生态环境资源。
●聚焦公正司法开展监督
着眼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每年听取法检两院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视察检查,加强对两院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监督。
●聚焦预算决算开展监督
加强预算审查监督,做到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本预算提交代表大会会议审查,实现全口径预算审查批准目标。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
充分体现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常委会坚持把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审查批准计划和预算作为人大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把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与推动代表大会各项决议贯彻落实统筹把握实施,既充分体现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又切实监督支持“一府两院”重大工作推进落实。
严格规范人事任免
维护依法行使任免权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相统一,确保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这五年,常委会认真贯彻实施代表法,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加强代表履职管理监督,提高代表素质能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建立完善代表工作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
●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规范化
制定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市人大代表办法,开展走访座谈、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活动,制定市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实施意见,搭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工作平台和网络平台,更好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根据每次会议的议题内容,邀请提出相关议案、建议或熟悉这方面工作的代表列席会议,提高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在制定立法、监督等年度工作计划时,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建议,把意见比较集中的突出问题,作为确定立法和监督项目的重要依据。做到邀请代表参加立法调研、专题询问、执法检查等活动常态化,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
●加强和改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尊重代表主体地位、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关键环节,制定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规定,规范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强化办理单位责任,推进重答复、轻落实等问题解决,使代表建议办理过程成为国家机关联系代表和加强改进工作的过程。
●加强代表思想政治作风建设
把加强代表思想政治作风建设、着力提高代表素质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加强和改进代表管理监督工作。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不断提高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
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坚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信,全面加强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推进宪法法律实施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上聚焦发力,不断提高常委会依法履职的能力水平。
●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领导
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保证市委决策部署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推进人大工作与时俱进
秉持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遵循规律、完善提高,重在质量、不求数量的理念,努力提升常委会工作水平。提高常委会会议质量,改进会议组织工作,在主任会议上逐一听取议题准备情况报告,明确审议时重点关注的问题。
●加强对区(市)县人大工作指导
加强常委会与区(市)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联动,协同推进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形成全市人大工作的整体合力。
报告还对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
——立法工作方面,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立法工作全过程,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在立法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进一步做好立法工作,努力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规实施效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监督工作方面,坚持监督与支持相统一,依法运用多种方式开展监督,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
——代表工作方面,进一步做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成都传媒集团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张家华
新闻推荐
收心上班只争朝夕 人勤春早狠抓落实 本报多路记者探访各区(市)县一线干部职工奋斗现场
中电熊猫员工迅速投入工作状态成都国际铁路港粮食口岸建设现场青羊区纪检干部进行执纪监督成华区“微绿地”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昨日是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市委召开“全面落实年”动员大会...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