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绍:
2014年4月,钟某驾驶摩托车与一辆未知驾驶员信息和车辆信息的车相撞,致钟某脑干梗塞,瘫痪在床,伤残等级为肢体一级,事故发生后肇事车辆逃逸。
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派驻乡镇检察室干警在巡访中了解该情况后,提出给予国家司法救助建议。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认定钟某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遂给予19000元的司法救助。2017年,为有效解决钟某家庭的贫困,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主动联系该市工商联、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门对钟某开展多元化社会救助。
在此案基础上,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同该市相关行政部门会签《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实施国家司法救助后生活仍然困难的司法救助申请人,采取“平台式”公布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寻求社会帮助,逐步完善了“国家司法救助和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和工作模式。
典型意义:
该案系全市首例运用“国家司法救助+社会化救助”衔接机制救助民事侵权被害人案件。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强化个案到类案的经验总结,率先将民事侵权案件纳入救助范围,构筑了“国家司法救助+社会化救助”的多元共助工作模式,为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借鉴样板。“多元共助”工作模式的成功运用,充分展示了检察机关创新参与社会治理的智慧和担当,让更多的救助对象真切感受到国家的关怀、司法的温情,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升司法公信力具有积极意义。
专家点评:
该案彰显司法为民,传递检察温情。刑事案件或民事侵权案件因案件不能侦破或侵权人没有赔偿能力或赔偿能力不足,往往是法律道义上惩治了犯罪,但因对犯罪造成伤害的人文关怀不够,被害人得不到应有赔偿,“因案致贫”,生活陷入困境。都江堰市人民检察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发挥职能作用,给予检察环节的当事人充分的关怀和体恤,最大限度帮助受困被害人,切实彰显司法为民,传递了浓浓的检察温情。本报记者 晨迪
新闻推荐
1.69万公里 成都建世界城市最长绿道三级绿道体系打造慢行王国
1.69万公里成都建世界城市最长绿道市民在成都北三环路三段的绿道跑步休闲。(资料图片)成都三环路熊猫绿道。成都三环路熊猫绿道,市民观光。(资料图片)2月3日,冬日的阳光明艳无比,成都三...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