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因为蜀锦蜀绣 成都成为古代世界的时尚中心

来源:成都晚报 2018-01-31 09:43   https://www.yybnet.net/

□李殿元(巴蜀文化研究专家) □马千笑 手绘

成都是一座因“锦”而兴的城市。成都的蚕桑业源远流长,至秦汉时,成都在丝绸织锦的技术上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蜀锦、蜀绣产品蜚声海内外,是人所共求的时尚消费品。

秦汉时成都已经成为全国丝绸重要外销产地

蜀国之所以得名为“蜀”,就与蚕桑有很大的关系。《说文解字》释“蜀”字说:“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像蜀头形,中像其身蜎蜎。”意思是说,“蜀”是由一棵弯曲的桑树,树下一只蚕虫构成的。

古蜀时期,在蜀地出现了教人栽桑养蚕纺丝的蚕神嫘祖,“教民桑蚕”和“教民务农”并从事多种生产活动的古蜀王蚕丛、杜宇,他们都是古蜀人的骄傲。在他们的带领下,古蜀地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养蚕、缫丝和织绸也很发达。也就是说,蜀锦和蜀绣在古蜀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又经过开明治水和李冰创建都江堰,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农耕文化非常发达,为蚕桑丝绸、蜀锦蜀绣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蜀地成为丝绸之邦而蜚声海内外的记载史不绝书。《史记》中说,春秋以前,蜀国的帛便因品质优良而销往秦地和越地。在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大量生产于成都的丝绸制品,著名的蜀锦“五星出东方”就是其中之一,而“南方丝绸之路”即以成都为始点。秦汉时,成都已经成为全国丝绸重要产地。据《史记》记载,蜀锦被誉为丝织技艺的“双璧”之一。丝织技术不断发展,对外贸易量大幅增加。“丝绸之路”形成后,蜀锦蜀绣通过蜀道运送到“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再由长安中转至西域、西亚、欧洲诸国。

山谦之《丹阳记》说∶“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吴亦资西蜀,至是乃有之。”

蜀锦、蜀绣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这充分说明,古蜀人不仅勤劳,聪明,而且热爱生活,懂得审美并且能够审美。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创作出无数五彩缤纷、精美绝伦的刺绣作品,也创造和发展了独特的刺绣技艺和蜀绣文化。

汉代蜀锦蜀绣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

蜀锦与蜀绣是姿色不同的两朵姐妹花,它们同产于蜀中。蜀锦与蜀绣是有区别的。蜀锦是“织”的,生产过程称为“织锦”,即在生产过程中将图案或文字织进丝缎中,锦与缎是融为一体的,称为“锦缎”。蜀绣则是一针一线“绣”的,生产过程称为“刺绣”,即绣工在净色的布、麻、缎、绡上用彩色丝线刺上图案或文字。在锦上绣花是可行的,但不代表蜀绣的主流。锦是彩色的丝缎,而绣是在丝缎上进行再创造。织锦好比生产彩色纸,纸是有“花纹”的图案或文字,锦与图案文字同时完成。而绣品是在白色或其他净色的纸上“画”图案或文字,只不过用的笔是“针”,墨是“丝线”而已。

蜀锦“织彩为文”,大多以经线彩色起彩,彩条添花,经纬起花,先彩条后锦群,方形、条形、几何骨架添花,对称纹样,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蜀锦是丝织品中最为精致、绚丽的珍品。因其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费力,故《释名》说:“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其制字从帛与金也。”由此可见“寸锦寸金”的说法自古时以来便已有之。

蜀绣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如五彩缤纷的衣锦纹满绣、绣画合一的线条绣、精巧细腻的双面绣和晕针、纱针、点针、覆盖针等都是十分独特而精湛的技法。蜀绣将中国的刺绣工艺推上了巅峰。特别是蜀绣经典技法“异色异型双面绣”,在薄如蝉翼的尼龙纱正反两面绣上不同图案的刺绣作品,而且针脚藏而不露,可谓鬼斧神工。在当时,蜀锦蜀绣是皇室与达官贵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

虽然蜀锦就是蜀锦,蜀绣就是蜀绣,但是,它们毕竟同为姐妹,就谁也离不了谁。没有蜀锦,蜀绣就是无本之木;而没有蜀绣,蜀锦就只是原材料,其质量和档次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将“锦”与“绣”连在一起,是几千年来人们的共识。在说“锦”的时候,里面往往包含着“绣”;在说“绣”的时候,里面其实也就有了“锦”。

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明确提出蜀绣和蜀锦以及蜀中其他的物产,包括璧玉、金、银、珠、碧、铜、铁、铅、锡等,皆“饶”,即非常富足,充分说明蜀锦蜀绣早就存在而且作为地方工艺品的珍稀独特。

汉代成都就被称为“锦官城”

汉代的成都,经济已相当繁荣,蜀锦蜀绣之名更是誉满天下。《后汉书》说当时的“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扬雄在《蜀都赋》中用“挥肱织锦”、“挥锦布绣”、“展帛刺绣”等词汇来描绘芳华辉映、光彩流布的蜀国繁荣场面,不仅表明当时的蜀锦蜀绣工艺已相当成熟,绣品与织锦一起并称“锦绣”,是家喻户晓的纺织产品,也显示出在西汉时“锦”和“绣”就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美的象征,都是丝织物中最精美的制品。

在汉代,发达的蜀锦蜀绣成为朝廷重要的贡赋来源。于是朝廷在成都专门设置“锦官”,对蜀锦蜀绣的生产、销售进行管理,并且特别筑城以保护蜀锦蜀绣的生产。汉末三国时,蜀中生产蜀锦蜀绣的民间作坊很盛,蜀锦蜀绣驰名天下,政府故能因其奢侈品而成为政府的财政来源和经济支柱。作为珍稀而昂贵的丝织品,蜀汉国经常用蜀锦蜀绣去交换北方的战马或其他物资。蜀汉国的实际执政者诸葛亮不仅亲自带头栽桑养蚕,甚至多次说:“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军中之需,全藉于锦”。在中国历史上,因特产而在一个城市设置专门官员管理是绝无仅有的,故成都被称为“锦官城”。南朝梁的李膺在其《益州记》里写道:“锦城在益州南、笞桥西流江南岸,昔蜀时故锦官也。其处号锦里,城墉犹在。”杜甫曾有诗云:“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宋时蜀锦蜀绣的制作生产“擅名天下”

蜀锦蜀绣的发展是基于蜀地富饶,尤其是所产丝帛质好量大,著名的南丝绸之路始发于成都就是证明。因为以蜀锦蜀绣为代表的成都手工业、商业的发达,成都的人口在西汉时达到7万6千户,约40万人,与长安、洛阳、邯郸、临洮、宛一并成为汉朝六大都市。

著名历史学家徐中舒先生说:“蜀锦之盛,当在蜀汉之世。”汉晋以后,蜀地纺织业和刺绣业,主要是蜀锦蜀绣的生产,相沿成习,见之于文献记载者不少,其工艺之精,品种之甚,均体现了古代蜀地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汉以后至五代十国时期,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唐代末期,南诏进攻成都,掠夺的对象除了金银、蜀锦、蜀绣,还大量劫掠蜀锦蜀绣工匠,视之为“奇珍异物”。时至宋代,蜀绣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献称蜀绣技法“穷工极巧”,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故唐宋时已有“茧丝织文纤丽者穷于天下”和“民织作冰纨绮绣等物,号为冠天下”的评价。

时至宋代,成都繁华富丽,被公认为是“扬一益二”所在地。其地生活享乐而艺能有所工,良好的社会物质条件与优裕的精神氛围使得绣艺妙绝天下,蜀绣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献称蜀绣技法“穷工极巧”,蜀锦蜀绣的制作生产“擅名天下”。

新闻推荐

从成都出发的南丝路曾惠及古希腊古埃及

□李殿元(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赤里街与少城是成都古蜀时期与秦代商业发达的象征,而成都的商业雄心却远不止于此。在汉代,张骞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了邛竹杖和蜀布,说明巴蜀到印度(古身毒国)再到...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因为蜀锦蜀绣 成都成为古代世界的时尚中心)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