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范成大与成都(中) 登青城山,改丈人观为建福宫

来源:成都晚报 2018-01-26 05:24   https://www.yybnet.net/

□林赶秋(作家、青年学者)

范成大著有《吴船录》一书,书中对名胜古迹如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洞庭湖、赤壁、黄州、庐山等记载尤详,且时加考证。今天,我们继续谈有关天府成都的部分章节。

自古相传,“蜀都元基青城山上,今之成都,大海之地”(唐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十四)。杜甫赋诗亦云:“君不见益州城西门,陌上石笋双高蹲,古来相传是海眼,苔藓蚀尽波涛痕。”此海唐人叫做“西海”,近人称为“四川海”。在距今1亿多年前的石炭纪、二迭纪和三迭纪初期,峨峨青城山还只是淼淼西海底的沟壑而已。除了麻姑那样能亲眼目睹沧桑巨变的神仙,还有青城山出土的石炭纪网络长身贝化石、二迭纪至白垩纪的侧羽叶化石、晚更新世的剑齿象化石,等等,都见证了那场碧海枯、青山出的壮丽全过程。时光荏苒,到了华夏文明登峰造极的唐宋时期,犹如海中翠浪的青城山已有了八大洞、三十六峰、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景,而且无一不附丽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青城山原名丈人山

在道教的“洞天福地”系统里,青城山排名“十大洞天”之第五名。宋真宗时张君房编辑的大型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载:“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而“第五青城山,周回二千里,名曰宝仙九室之洞天。在蜀州青城县,属青城丈人治之。”因此青城山又称丈人山,唐徐太亨《敕建丈人祠庙碑》云:“夫丈人山者,本青城山,周回二千七百里,高五千一百丈,即道家第五宝仙九室之天矣,黄帝拜为五岳丈人,因以为称。”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六月,范成大在他的出蜀日记《吴船录》中也提到了宝仙九室洞天和青城丈人,原话是:“至青城山门,曰宝仙九室洞天。夜宿丈人观。观在丈人峰下,五峰峻峙如屏,观之台殿,上至岩腹。”

接着,他讲起了丈人的来历以及丈人观改名建福宫的因由:“丈人自唐以来,号五岳丈人储福定命真君。传记略云:‘姓宁,名封。与黄帝同时,帝从之问龙蹻飞行之道。’本朝增崇祠典,与灊、庐皆有宫名,此独号丈人观。先是其徒以为言,余为请之朝。李焘仁父适为礼部侍郎,上议曰:\‘按《河图括地象》: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注曰:昌即庆也。青城实岷山第一峰,会庆又符诞节之名。’乃赐名会庆建福宫。余将入山而敕书适至,乃作醮以祝圣谢恩。”大意是说:丈人姓宁名封,与黄帝同时,曾栖止于青城山中,擅长“乘蹻道”(一种轻身飞行之术)之“龙蹻”。晋葛洪《抱朴子·杂应》曰:“若能乘蹻者,可以周流天下,不拘山河。凡乘蹻道有三法:一曰龙蹻,二曰虎蹻,三曰鹿卢蹻。”宁封简直已与飞仙无异,所以被后世官方封为“五岳丈人储福定命真君”,真君者仙君也。丈人观乃宁真君道场,观中道人见灊山、庐山上同行的居所都被称为“某某宫”,丈人来头这么显赫,竟然只能称为“观”,很是不服气。这事传到了范成大的耳朵里,范氏也为他们抱不平,便主动上书朝廷。此时,眉州丹棱(今四川眉山市丹棱县)人李焘(字仁父)正好在当礼部侍郎,也引经据典作了附议。其中“岷山之精,上为井络”的含义,可参看《成都晚报》2017年11月24日《前后〈蜀都赋〉中的天府成都》一文。“帝以会昌,神以建福”,则是言天帝在岷山一带会聚昌盛、建树福祉,诚如三国蜀人秦宓所说:“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帝以会昌,神以建福,故能沃野千里。”简言之,天帝特别垂青岷山,眷顾蜀地。青城又乃岷山第一峰,自然首当其冲。而最打动皇帝龙心的一点,会昌即会庆,而孝宗的诞辰又叫“会庆节”(范成大有诗题为《会庆节大慈寺茶酒》),恰巧与之吻合。于是,孝宗很快便为丈人观赐名曰“会庆建福宫”。这次,范成大才到青城山门,孝宗的赐名敕书刚好送达,他遂大作法事,用以谢恩祝圣。

青城山历来就多长寿老人

六月初四,即范成大五十一岁生日这一天,他进入青城山,再度引起了轰动:“今日,山后老人村耆耋妇子辈闻余至此,皆扶携来观。村去此不远,但过数绳桥。俗称其村曰‘獠泽\’,余以为不雅驯,更名‘老宅\’。近来盐酪路通,寿亦减。”对此村最早的著录见于苏轼《和渊明桃源诗序》:“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亦益衰。”不仅这一段,苏氏还在《东坡志林》和《艾子杂说》两书内提及该村。最详细的描述则出自洪迈《夷坚志》丙集卷四,文长,这里就不抄录了。老人村到底在什么位置呢?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永康军·景物》条告诉我们“大面山之北有老人村”,又引《崇庆府图经》云“在青城县北一百三十里”,仍然语焉未详。稍后的《方舆胜览》和明代的《永乐大典》、《蜀中名胜记》等书多半是因袭《舆地纪胜》的说法,该村地望照旧不明不白。直至清雍正年间《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定稿,才有“老人村在灌县西七十里、岷江之南、青城山之西北”这样较为准确的记载,当代学者据此断定其地在今阿坝州汶川县水磨沟境内(今尚存“僚泽关”遗址),悬案总算告了一个段落。据说当初是诸葛亮迁“群獠”(獠,又作僚,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于山下,故名獠泽。范成大嫌其不雅驯,有碍民族团结,遂改称为“老宅”,此名也恰好点出了村内多长寿老人的特色。

川芎是青城山特产的中药材

翌日,范成大“自丈人观西登山,五里至上清宫。在最高峰之顶,以板阁插石作堂殿。下视丈人峰,直堵墙耳。岷山数百峰悉在栏槛下,如翠浪起伏,势皆东倾。一轩正对大面山,一上六十里,有夷坦曰芙蓉平,道人于彼种芎。……夜,有灯出四山,以千百数,谓之‘圣灯\’。圣灯所至,多有说者,不能坚决。或云古人所藏丹药之光,或谓草木之灵者有光,或又以谓龙神山鬼所作,其深信者则以为仙圣之所设化也。”“翠浪起伏,势皆东倾”一喻,又见陆游《登上清小阁》诗句“山如翠浪尽东倾”,他和范是上下级,不知谁抄谁。芎即川芎,是青城山特产的中药材。在《最高峰望雪山》一诗中,范成大称圣灯为“神灯”。今上清宫附近仍有一“圣灯亭”。现代观点认为,所谓圣灯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

“甲戌。下山五里,复至丈人观。二十里,早顿长生观,范长生得道处也。有孙太古画龙虎二君在殿外两壁上。笔势挥扫,云烟飞动,盖孙笔之尤奇者。殿壁又有孙画《味江龙》一堵。相传孙欲画龙而不知其真。有丈夫过,云:‘君欲识真龙乎?\’忽变而夭矫。孙谛视,画得之。视稍久,一目遂眚,即此画也。旧壁宣和间取入京师。临行,道士募名笔摹于新壁,今所存者摹本也。”后来,该摹本又毁于元军入川之战乱。至此,范成大的青城山之行就圆满结束了。

这年春季,范成大在成都少城大病一场,几乎死去,“仅得更生,因来名山禳祭。”原来这才是他登青城的主要目的。那此前他在成都又有何作为呢?请看《范成大与成都(下)》。

新闻推荐

四川一高校副教授徒步失踪已第4天 仍有驴友不听劝执意上山

封面新闻1月24日消息,1月20日,四川一高校副教授穆一(应家属要求使用化名)独自到四川都江堰市赵公山景区徒步,当晚失联,至今已失踪超过72小时。今晨,救援人员启用直升机进行空中救援,因当地天气状况未能成...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范成大与成都(中) 登青城山,改丈人观为建福宫)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