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待”(左转待转区、直行待行区)交通组织模式,提高通行效率
上周五早上,开车从东大街与红星路交叉口经过的刘师傅发现路口的“顽疾”不在了,因为路口有下穿隧道,行人和左转车辆经常发生矛盾,人要过街,转弯车辆也要通行,二者搅成一团。交管部门通过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对信号灯进行科学调控,为左转的车辆专门设置了25秒的绿灯,消除了人和车之间的矛盾。“虽然我搞不清楚交警用了什么办法,但现在车辆通行顺畅,行人过街更加安全,觉得很好。”刘师傅说。
连日来,本报记者跟随多位市民的脚步,和他们一起体验了交管部门是如何科学组织交通管理,如何科学治堵保障市民出行。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交警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新理念,健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机制,依托 “互联网+交通众治”新模式,提升了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促进了城市交通更有序、更规范,交通出行更绿色、更畅通,交通管理更便民、更惠民,助推科学治堵工作取得新成效。保障人民群众交通出行的畅通和安全。
HOV专用车道
发挥道路资源最大效率 高效集约出行
2017年1月23日,成都市位于科华中路、科华南路下穿隧道和天府大道南一、二段的两条HOV专用车道启用,所谓HOV车道是指车上至少要载客两人才能驶入,家住南门绕城外的市民王婷成为受益者。他们夫妻两人都在科华路附近上班,正好可以走HOV专用车道。
上周四早高峰,记者和他们两人一起进行了一次体验。上午8点30分,正值早高峰,王婷开车从家出发,在科华南路绕城高速桥下驶入HOV专用车道,“看嘛,效果很明显,这条道车明显少得多。”王婷的丈夫对记者说。记者注意到,位于最左侧的HOV专用车道车流量明显比普通车道少,通行速度也更快。仅用时4分钟就走完了全程4.2公里,一路通畅。王婷告诉记者,现在上班路上的时间能控制在35分钟左右,HOV专用车道功不可没。
记者了解到,从成都市主要道路抽样调查情况看,早高峰单人单车比例大约为68%,晚高峰单人单车比例大约为55%,道路的使用效率非常低。因此,以设置HOV车道为载体,强化交通需求管理,科学分配道路资源,严格规范专用道路权,确保高承载小客车的行车速度明显提高、出行时间更稳定可靠,进而充分发挥道路资源最大效率、缓解试点路段交通拥堵,以此吸引鼓励更多人转变低效交通方式、集约高效出行。同时,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成都市大气质量。
以科华南路下穿隧道为例,出行具备“通道化”特征,使用HOV车道车辆的通行效率将明显提升,科华南路下穿隧道进城方向高峰时段交通流饱和度已达到0.78,实测车速为56.8公里/小时,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服务水平为三级稳定流状态。试点HOV车道后,理论上有7.33%的单人单车会叠加至其余两条车道上,HOV车道在交通量削减后,通行车速将提高至64.9公里/小时、提速约14.6%,该车道的服务水平将达到二级服务状态。
直行待行区
改善通行效率 路口每小时多通行近800辆车
从2015年1月12日开始,成都交警在八宝街和牛王庙路口实施直行待行区, 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路口空间,将直行车辆前置于路口中央,在不影响路口左转车的基础上从排队空间上增加了等候区域。同时,让直行机动车提前进入路口等候,缩短了机动车通过路口的时间,从而达到提高交通高峰期通行效率的目的,有效缓解高峰期路口车辆排行长度和通行压力。
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交管部门在越来越多的路口设置了这种交通组织模式,情况如何呢?记者和每天上下班都要通过直行待行区的市民马晓冬一起进行了体验。
上周五上午8点20分,正值早高峰,人民东路路口的车流量巨大,而马晓冬每天上下班都要从这里路过。车行驶到路口,看到电子提示屏提示“直行机动车进入待行区”,马晓冬驾车进入直行待行区等候,当路口的信号灯变为绿色时,他驾车通过路口。通过路口的时间在2分钟左右。“在没有直行待行区的时候,通过这个路口有点恼火,要等几个绿灯才能过。”马晓冬说,而现在通过路口则顺畅快捷得多。
“通过直行待行区,路口平均每个方向在一个信号灯周期可以多放行8―10台车。”交警四分局民警说,路口的通行效率提高了,减少了道路交通流的积压,而且还以点代面,改善了路口周边路网的整体通行效率。
记者从市交管局了解到,交管部门通过实际测量和流量监测发现,在设置了直行待行区后,路口四个方向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流量均有所提升,提升幅度约10%左右,路口每小时可多通行640―800辆车,提高了路口的通行能力。交管部门将精细优化城市交通组织设计,科学实施交通需求管理,提升路网资源使用效率。深挖道路通行潜力。以“绣花”功夫推进路权科学分配,不断推出新的“路口提效、路段提速、路网扩能”交通组织措施。2017年,完成6个路口“双待”(左转待转区、直行待行区)交通组织模式,推进少城片区交通微循环示范区建设。2018年至2019年,建成53个“双待”交通组织路口,逐步推广玉林片区等9个微循环交通组织模式。
“蓉e行”
注册人数超32万 共建共治共享城市交通环境
上周六,李雄开车从成灌高速到都江堰去看父母,路上他发现有车在侵走应急车道,“以前最多抱怨几句司机没素质就算了,现在就不同了。”他告诉记者,他的行车记录仪拍下了这一幕,到家后,他立即将视频上传到“蓉e行”,向交管部门进行了举报。“城市又不是哪一个人的城市,道路也一样,我觉得每个交通参与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来维护道路的安全与畅通,因为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他说。
“蓉e行”正被越来越多像李雄一样的市民所接受和使用,他们转变了之前旁观者的身份,以参与者共建共治共享城市交通。
“蓉e行”交通众治公益联盟平台自2017年7月23 日上线以来,已推出了举报突出交通违法、报告交通设施故障、建言交通管理良策、主动停驶少用私车、电子警察违法处理、违法举报调查处理、公益积分兑换、交管信息服务、交通违法曝光、警民互动留言等功能,截至12月14日,“蓉e行”注册人数超32万,共接到违法举报102208笔,交通设施故障上报5088件,私家车停驶申报车辆6775台,共计81505台天,交通组织优化建议766件。
而从2017年12月1日起,市民可通过“蓉e行”举报成都市最容易造堵最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16类违法,在这背后,是成都交警紧紧扭住“路权不明”这一影响通行效率、妨害交通安全的“牛鼻子”,深入开展“明路权、车易行”交通出行品质提升行动,路权明,则行得畅,路权清,则更安全。对随意变道、加塞插队、不按导向车道行驶等16种影响通行效率、妨害交通安全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市民通过“蓉e行”进行举报,成都交警将依法严格查处,并对参与违法举报的群众给予公益积分奖励,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交通治理,切实维护自身通行路权,共建共治共享良好交通大环境,最大限度提升人民群众参与交通治理的积极性、参与度、获得感。2017年12月14日市交管局公布了举报中排名前三的违法,其中侵走非机动车道排在第一位,16类违法总举报数量为2884件。
据百度最新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主要城市拥堵报告显示,成都交通拥堵排名较二季度大幅下降了7位,位列全国主要城市第23位,在4个汽车超过350万辆的城市中拥堵排名最靠后。
“互联网+”
“互联网+”交通治理 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
上周,家住二环路西一段的罗女士要到中医大省医院看望亲人,她习惯性地打开了百度地图导航,一查路线就看到了成都交警发给市民的温馨提示:“一环路西三段由北向南因施工封路”,罗女士告诉记者,现在每天出门前,她都习惯打开百度地图看看路况,再根据地图推荐的路线来导航,帮助她提前规划了更为通畅的出行路线,也节约了很多时间。“百度地图推荐的路线可以带我们走中小街道,不一定非要走主干道,红绿灯少,道路通畅,而且给主干道减少了很多压力。”她说,“潮汐交通”组织措施的区域百度地图也会发布提示,除了在导航中显示并提醒该路段为潮汐单向外,指引的线路也会自动避开该路段,选择最近的线路进行绕行。
记者从市交管局了解到,成都是首个将中小街道利用起来实施避堵方案的城市,结合百度地图使用者反馈的大数据信息,将中小街道的监控设备以及人工巡查的共同数据,作为出行路况的依据数据提供给百度,及时发布中心城区所有中小街道的路况,包括禁左路段、禁止掉头路段如何通过中小街道绕行,施工路段的具体情况,以及临时交通管制该如何绕行,给老百姓出行提供最及时的路况信息,以便更有效率地出行。
成都市城市快速路主干道以外的支路、中小街道十分发达,利用中小街道避堵是交管部门与百度地图合作的重点。通过数据分析、互联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手段,逐步改变公众交通出行方式。根据“成都治堵十条”,成都市将继续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提高交通治理效率和精细化水平,推进“互联网+交通治理”,打造成都智慧交通。
据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智慧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利器,成都交警携手百度地图启动“互联网+交通拥堵治理”战略合作,加大数据融合,搭建“成都交通路况权威发布平台”,推出中小街道避堵、旅行时间预测等特色功能,通过云端调度,解决交通信息不对称,提升道路资源使用效率;强化数据治理,整合智能交通系统、962122拥堵求助热线的情报数据,准确掌握交通堵点,精准分析规律特点,及时派警疏导处置;探索数据赋能,联合清华大学交通科研所,精确评估区域交通流量,优化信号配时和相位差,提高“点、线、面”最大通行量,减少交通出行时间延误。2017年,深化智能交通系统二期工程建设,提升智能交通管理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对科学治堵的信心和获得感。2022年,全面建成智慧交通体系,建设和谐宜居生活城市。
本报记者 何良 摄影 谢明刚 刘阳
新闻推荐
12月28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青城山基地拍摄的大熊猫“暖暖”。新华社图12月28日下午,出生于马来西亚的大熊猫“暖暖”结束了一个多月的隔离检疫,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进...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