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继和(右三)、米瑞蓉(左二)与电子科大学生在交流讨论
昨日下午,“纸鸢书院”第二十话读书分享会活动“优越秀冠的天府文化”在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众创空间举行。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天府文化研究院主任谭继和携同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米瑞蓉,与在蓉高校的400多名学生一起交流探讨天府文化的由来和历史特征。
“天府”是诸葛亮争来的
谭继和表示,“天府”这个词出自《周礼》,由于李冰治理都江堰,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到了西汉时期,人们用“天府”指成都。最初,除了成都平原,还有关中等多处号称“天府”。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中有“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从此“天府之国”就专属于成都平原了。
谭继和认为,天府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是巴蜀文明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巴蜀文化共同体内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从4500年前的宝墩文化到蜀国被秦国攻占之前是它的培育成长期,蜀即蚕,天府文化是丝绸文明的一个重要起源地,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一个重要摇篮。之后,从李冰兴建都江堰开始,“天府文化”的桂冠还经历了一个竞争期,最后,是民族智慧之星诸葛亮以一篇《隆中对》帮成都夺得了“天府之土”的桂冠。
汉朝,成都列备五都;唐代,成都成为杜甫笔下的“暄然名都会”,从汉唐到明清,是“天府文化”以农业为中心的优越发展期。到了近现代,“天府文化”向现代化转型,如今,成都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世界文化名城,“天府文化”迎来了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期。
谭继和还介绍,从古到今,天府有令世人惊奇的“三神”:神奇的生态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妙的心灵与民俗世界。天府文化就孕育发展于其中。
外地同学也很热爱天府文化
“很多同学都来自外地,在大学校园里应该怎样推广天府文化呢?”在互动环节,有大学生向谭继和先生提问。“要推广天府文化,首先要了解天府文化传承的文脉,大学生不仅要吸取知识,还要互相切磋。来到成都,你们要像杜甫和陆游那样学习,自然天府文化就落到实处,就能够走进当代了。”谭继和说。
米瑞蓉则勉励大学生们以自己的学识、素质推广成都形象。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学生薄一洋来自内蒙古,他表示,听了谭老的详细介绍之后,他对天府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天府文化独特的魅力,以及几千年的连续传承和发展让他惊叹和感动。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梅树豪来自安徽,他说他一直都非常喜欢成都,也很热爱天府文化。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很想留在成都创新创业。“成都有很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政策,我很看好成都的发展势头。” 梅树豪说。
推荐大家读天府文化丛书
在讲座最后的“纸鸢书院”荐书环节,谭继和推荐了他主编的《天府文化系列丛书》,这套书一共12册,包括《天下名城》《水润天府》《智慧诸葛》《古蜀文明》《文宗在蜀》《川肴百味》《锦城丝管》等,2009年由成都时代出版社出版。米瑞蓉则推荐了余秋雨的文章《都江堰》,她还现场与观众一起分享了其中的段落。
据介绍,“纸鸢书院”读书会还在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设立了天府文化好书推荐区,向大学生推荐优质书籍,并设置天府文化AR内容展示专区,利用3D科技手段将天府成都的人文地理以虚拟化的场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增强大学生对天府文化的现实感。
由成都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携手成都市学生联合会打造的综合性多功能公益文化交流平台——“纸鸢书院”是全国首个“虚拟书院”,由读书会、书院网站及各类高校特色文化活动等元素构成,以丰富的活动,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 田宇
新闻推荐
四川移动“宽带四川·信息***”系列报道之二四川移动宽带已覆盖3410万居民“数字家庭”在川快速普及“和小宝”助贫困农户增收
四川移动“宽带四川·信息***”系列报道之二“数字家庭”在川快速普及“和小宝”助贫困农户增收四川移动宽带已覆盖我省3410万住户。不管身在何处,随时可以打开手机APP通过家中的监控摄...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