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薛涛井,是成都水井中保存最好,最有文化底蕴的一个。杨涛摄
成都街边老水井。 刘孝昌供图
如今的成都农家,还保留有压井。杨涛摄成都平原上,仍有农家在使用老水井。 杨涛摄
文/刘孝昌
旧时成都城内外河流纵横,地下水十分丰富,但成都居民饮水主要还是靠井水。在清末民国初,成都人把井水称为圆河水,是成都城内绝大部分居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在当时也有饮用府河、锦江河水的,主要是住在靠近河两岸极少数人家、与城内茶铺和大户人家靠挑夫们从河边取水。
旧时,成都水井数量十分惊人,据清末宣统元年统计,不算成都城周边农村,仅城内就有水井多达2515口,大凡官衙、学堂、公馆、大院、私宅、寺庙都有水井,城内街街巷尾的水井随处可见,每个院子都有水井,每条街平均有四五口之多。
据考证老成都已失传的名井有:三台井、菊井、通仙井、龙渊井、状元井等。过去在皇城里,曾有明代藩王所凿的一口铜井,井口圈是用黄铜铸造的金灿灿的,十分美观,所以叫铜井,但一般人是没有资格饮用此水井的水,因为该井水专为士子所饮。如今水井大都已经踪迹难觅,但在成都的街名中倒还能留水井的记忆:凉水井、铜井巷、铁箍井街、井巷子、大井街、水井街等。
薛涛井"
明蜀王府仿薛涛笺的专用井
薛涛井在望江楼公园内,以唐代女诗人薛涛命名,建于明代,是明蜀王府仿薛涛法造纸笺的专用井。
井台为石质圆形莲花石座,有石盖,井口呈八角形,井口径为0.75米,井后立有砖石牌坊红墙碧瓦、斗拱彩绘、书刻俱佳。清人于石碑上题“薛涛井”三字,款书“康熙甲辰(1664年)三月立”。不知何人手笔。
据明代《成都府志·古迹》记载:“薛涛井旧名玉戈津,在锦江南岸,水极清澈,石栏周环,为蜀藩制笺处,有堂室数楹,令卒守之”。此足证明薛涛井早在明代有之。清嘉庆《华阳县志》:“喜庆十九年,布政使方积等于(薛涛)井豪修建亭台。”民国华阳县志载:“井旁修竹曲径,疏篱小亭及石刻万里桥边女校书一诗。井水芳冽,惟节署(总督署)得用之,每日汲取十余斛。”
据记载:薛涛用浣花溪水造纸笺,其地在杜甫草堂附近,远在今望江楼西。至明代因百花潭渐淤积,水源不畅,不能沤浸造笺原料,另择玉女津渡口津一带造纸制笺。其地就是今天的望江楼锦江处,所以薛涛井原名玉女津。
每年三月三日,明蜀王府在玉女津取甘泉井水,特制仿薛涛笺式名笺二十四幅,以十六幅贡京师。井旁旧置有十余块雕镂精丽造纸用大石碓,到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修建锦江宾馆、岷山饭店时,还发掘出造纸冲浆用的大石碓。薛涛去世后,人们将她葬在成都城东桃花林。明末清初,在薛涛坟不远处玉女津塘水退缩如井口般大小,当地居民在这里打井取水,因水质甘甜清沏,又因薛涛相关始称薛涛井。
诸葛井"
不时传出公鸡鸣叫之声
诸葛井是老成都著名的水井之一,原在东锦江街北糠市街小学内。东锦江街在大慈寺西南面,街不长只有二百二十米,宽约四米,街面狭窄。东锦江街是条古街,早在明代就有了,清代为区别城西的锦江街(今蜀华街),故改名为东锦江街。这条街原叫诸葛井街,街南侧有一双眼井,据传是蜀汉三国时期诸葛亮治蜀时,率兵所凿。
诸葛井水质清澈如甘泉,终年不断。明代嘉靖年间,当地居民因有此井,在井侧兴建了诸葛井祠,祠内还有诸葛亮等人的塑像,并传说诸葛井的井水可通锦江。到上世纪初此街又恢复旧名为东锦江街,但老成都人心中只有诸葛井街。
关于诸葛井,历代有不少记载:宋人祝穆《方舆胜览》:“诸葛井在大慈西里许,自上观之,只见其三边,更一边不知其际涯也。昔孔明凿此井,以通络王气,俗传有人入井,辄闻其中有鸡声。”又《南中纪闻》载:“诸葛井在成都,井口不甚宽,其下则阔落宏深,上用岩石砌筑,虚悬空嵌,竟不坠下,郡人汲取不竭,亦奇迹也”。明人扬名《诸葛亮井祠记》云:“成都诸葛井,其制与他井不同,大约中虚方丈、深二丈,口径尺许,精工坚固、非俗工所能为,以创自诸葛忠武侯,故托之名”。
诸葛井造型奇特,立有石栏,井台用一整块大青石板砌成,八角形井台雕刻有八卦等图案,离地面高约一尺。单井双眼,也就是两个井口,口径尺许,井壁用灌县今都江堰青城山的黑色青石砌成,井身上窄下宽,约两丈深。
令人称奇的是,每当天气晴朗的日子,井内不时传出公鸡鸣叫之声。早年,诸葛井街大半条街都是开丝线铺子的,前面是店,后面是染丝作坊。街上丝店的徒弟、青工每天都要早早起来,到诸葛井担水,把店铺里一口口大石水缸挑满,用来漂染彩色丝线。一年夏天清早,丝店几个徒弟正在井边扯水,忽然听到井底又传来公鸡叫声,一个胆大的徒弟张二娃在旁人的怂恿下,顺着扯水竿跳下井去,但一无所获。据说这件事闹响半边成都,后来又有几个好事者跳到井下,当地保正怕弄脏水井,在诸葛井旁边立牌:不准私自下井。
据老成都讲,此井可能直通附近的大慈寺与锦江,公鸡鸣叫声或为水流回旋与地底气压的混合声,被大家误传为鸡鸣声。
铜井"
因陆大哥的素面闻名成都
铜井巷在成都新南门,龙王庙街与王家坝街之间的一条小巷,这条巷子早在清光绪年间就有了。
巷内原有口水井,井底铺置有一块凿有小孔的又厚又大的铜板,铜板有消毒、过滤泥砂净化井水作用。铜井因靠近金河旁边,与河水有暗流相通,因此井水清澈。小巷位置偏僻,宽不到四米,长约百余米,巷因铜井得名,故称铜井巷。
今天铜井巷之所以很有名,是因为在这条狭窄的巷子里,有一家卖成都名小吃素面的小店。原来在成都铜井巷北口东,有座旧公馆,后来成为十家院坝。院坝内有户姓陆的人家很勤劳,因家贫,靠挑担担卖过日子。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成都开辟新南门建新村之际,陆大哥每天中午到傍晚,从铜井巷挑着担担到致民路、大学路、金陵路一带去卖面。那时只卖素面,吃面的多是华大、金大和附近中学的女学生。陆大哥的担担素面不仅做得干净卫生,还味道好:咸、鲜、辣、麻、香。可能是采用铜井之水的缘故,每天面卖完,面汤也被喝个干净。
挑担担卖素面十分辛苦,沿街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一头是炉子、烧水煮面的铁鼎锅,一头是切面、调料、碗筷、洗碗水的大木桶。家人见陆大哥又累又苦,就建议干脆在自己家里煮面卖。于是素面摊摊就在铜井巷北开张了,营业不到几天,原来平日路短人稀的冷清小巷,自从有了陆家素面后,热闹起来。每到中午,来铜井巷吃素面的黄包车、私包车挤堆堆。铜井巷素面越卖越出名,就连富商和官太太们也坐小汽车来吃,并把汽车停在老远的龙王庙和王家坝口子上。
此时,铜井巷素面在担担面的基础上,又有很大改进。每锅面只下十碗,精粉机器切面成圆形细切面一斤多,水宽火旺。水开后,把面条抖散下锅,不要久煮,以免浑汤,待面水开时,再加冷水少许,水开后将面条捞出沥干水分,挑入盛有德阳酱油、芝麻酱、蒜泥、葱花、花椒面、红油辣椒、味精、猪油的碗里,最后再烫点豌豆尖,点缀其上。
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铜井巷素面正式被成都市餐饮公司推荐评选为成都名小食。
关于水井
中国最早的水井历史可追溯到5700年前。在汉代,成都几乎200米就有一口汉井,是当时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到民国,傅崇矩撰写的《成都通览》介绍,老成都城围城48里,穿城9里。却有516条街,2515口井。街沿巷道有公井,公馆宅院有私井。讲究的人家甚至有好几口井,主人家饮水的井,佣人淘菜洗衣的井,牲口饮水的井。
成都特色/
茶铺和大户人家的滤水缸
昔日成都,每户人家门一开,就离不开水,也更离不开井。从早到晚,在水井边提水担水的居民,卖水的挑夫络绎不绝。一般人家都备有一副大水桶,用来到就近水井边,扯两桶河水挑回家,家家户户都有大陶质水缸,能盛下四五担水。
成都挑夫大多数是周边县或城郊失地贫苦农民,挣一点脚力钱非常辛苦。特别每到冬日数九寒天,河岸已有冰棱,还挑着一副大水桶踏河取水、冰水刺骨、手脚都冻麻木了。艰辛的挑水人中,更有以挑水卖的劳动妇女,或因丈夫患病、或因家景贫寒,挣口饭钱,实在令人感慨。
成都的水井,水质好坏不同,过去要分沙底和泥底,沙底水井的水质好,清澈优良,似河水,可以用来烧水煮饭、饮水泡茶;而泥底水井水质较差,带泥腥味,则只能用来浆洗衣物、淘菜、消防用水。
过去在成都对饮用水比较讲究,茶铺或大户人家所用井水或河水都要经过滤水缸过滤之后,才能用来烧水冲茶或煮饭。所以多安置有过滤井水河水的沙缸。每逢夏日,无论河水、井水都十分浑浊,必须用沙缸过滤才能饮用,而一般人家最多在水缸里放几颗黄豆大小的白矾澄清。
当时滤水沙缸是怎样的?首先要选用能盛下两三担水的大土陶缸,先在缸底部外侧凿个小圆洞,安根细竹管作出水口,沙缸底部放上一层棕丝,上面铺上一层干净的细砂,细砂上又是一层棕丝,再铺层粗沙,讲究的还把锤小的钢炭铺在粗沙上,并再用棕丝层作过滤,最后放置小豆石,棕丝大石块即成。从古至今,千百年来成都人还有一种方法过滤河水:用钢炭,所谓钢炭就是在成都周边山区,用青冈木与空气隔绝高热干烧制而成的木炭。相当于活性炭,吸附杂质,清除水中不净之物,今天看来是非常科学卫生的。
如今的成都农家,还保留有压井。杨涛摄
新闻推荐
2017年成都国际马拉松赛吸引国内外关注,向世界展示了城市形象成马跑友在赛道上享受这次运动盛会9月23日,正在激情奔跑的成都“跑”进了大洋彼岸的“世界第一屏”纽约时报广场大屏,也真正体现了成马...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