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路娇子立交附近的熊猫绿道建成,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摄影记者 张直
一轴
锦江绿道 沿锦江从都江堰紫坪铺至双流黄龙溪,总长度约200公里,串联10个区(市)县
三环
熊猫绿道 沿三环路总长100公里,以慢行交通为主,兼具生态、休闲、体育、文化等功能;
锦城绿道 依托环城生态带,主线总长度200公里(次线300公里),串联11个中心城区;
田园绿道 沿二绕,300公里
9月2日上午,天府绿道首期工程在玉石示范段宣告启动建设,这也标志着成都天府绿道建设工作正式启动。
天府绿道规划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体骨架将在全市铺开绿网,锦江为轴,龙门山和龙泉山为支架,熊猫绿道、锦城绿道、田园绿道为环,通过市内7条主要河道向外辐射,全面构建天府绿道体系。
在这张规划图形中,成都如同一只绿色的蝴蝶,以中心城区为圆心,绿地呈环形铺开,以锦城绿道为界形成躯干,东西两座山脉构成展开的翅膀。
建成后的天府绿道会是怎样?成都商报记者昨日分别探访了天府绿道建设规划中的多个点位。
锦城绿道
有花田
接下来还有绿道
花田湿地保持自然原始面貌
秋意初现,行驶在绕城高速成龙立交的司机们,发现北侧出现特别的风景——平静的湖边芦苇荡荡,不远处除了茵茵绿草,还有金黄的玉米迎风摆动。原来,这里是环城生态区天鹅湖示范段,又称天鹅湖公园。昨日,记者在现场获悉,生态区接下来还有新动作,即将修建成为天府绿道首期工程中的锦城绿道段。
湿地保持自然原始面貌 “避免人工痕迹”
“爸爸,这是什么啊?”一个小男孩指着路边问爸爸。原来,这里种有很多玉米,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小朋友。有家长称,这里让他想起小时候生活的乡村。记者了解到,在这个1366亩生态区所在的位置,曾居住着500余户居民,大多以种地为生,因此附近几乎都是农田和水塘。在项目规划之初,这些原有的特色风貌就被要求保留下来,形成农耕文化体验区。
既有花,又有田,天鹅湖公园又被称为“花田湿地”。天鹅湖景区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里被定义为“基本农田保护、生态湿地示范、农耕文化体验”,也就是说,在修建时尽量减少钢筋水泥堆砌,避免人工痕迹。
“我们基本没有改变这里原有的地貌,只是栽种了一些作物和植被,同时在低洼区域挖沟联通、筑坝蓄水形成大水面。”工作人员透露,为此,这里被规划成5个功能区,包括农作物栽植区、果林区、花卉苗木区、湖面湿地区和游憩区。
临水区有芦苇和莲藕 接下来还要修绿道
据介绍,整个生态区一共有两个超2000平方米的大草坪。临水区域还栽植有莲藕、菖蒲、芦苇等植物,形成大湿地。记者在现场发现,草地上有不少家庭已铺上野餐布,准备欢度美好的下午时光。农作物栽植区则是孩子们的乐园。有时,附近学校还会组织学生来这里观看植树林、果林,以及油菜、向日葵和野花。记者从工作人员处获悉,这个生态区平日接待游客在1000人左右,到了周末高峰期,每日游览人数超过1万人。不过,下周起这里会有一些新变化。工作人员透露,施工单位会在下周入驻准备绿道修建工作,将来这里的绿道会与白鹭湾、青龙湖连成一条线。修建中可能会暂时关闭生态区的部分区域,但明年的花田湿地,一定会有一番别样的风景。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邹悦 摄影记者 王勤
熊猫绿道
美呆了
三环路边“熊猫”打堆
绿道太美 居民赞不绝口
3岁的西西在绿道上踩着“熊猫脚印”又跑又跳,望见草坪上的熊猫雕塑兴奋地上前抚摸……昨日,成都商报记者看到,南三环路一段娇子立交附近海棠路口与茶花街之间的熊猫绿道已初步建成,休闲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居民的新休憩地 每天都有大人小孩来玩
“每天都会有很多大人带着小孩过来玩,早晚还有很多人来跑步,附近居民都喜欢到这里来玩。”绿化工人晏师傅非常有成就感。半年前,他开始做这一段熊猫绿道的绿化,现已进入收尾阶段,“捡捡树叶,修剪草坪。”绿道上花果竹林成片,摇曳多姿,“有三角梅、芦苇、绣球……”
路边围满小雏菊,天桥下傲立美人蕉。“真的是眼前一亮。”张先生点赞道,“没想到这么美”。
绿道上的亭子里,附近居民对眼前的变化赞不绝口。“现在绿化景观设计美观大方,还有雕塑”,王大爷说,这个亭子不仅可躲雨遮阳,还多了一个休憩歇脚处。
增加多种人性化服务 公交站变市民驿站
熊猫绿道依坡势修建,分为两层,原有的绿道拓宽贯通后作为人行道,原有的人行道改为非机动车道,两条道路以绿化带相隔。设在非机动车道旁的公交站,就像一处小型“驿站”。
公交站亭屋顶是瓦片式,古香古色,内部具有多种人性化现代服务设施。站牌旁的婴儿整理台,方便给孩子换衣服;自动售货机将会售卖各种饮料;立柱上还有4个USB接口……
成都商报记者发现,熊猫绿道处处都是“小心思”。下水通道上面铺了一层鹅卵石;卫生间外墙爬满藤蔓植物;小型“驿站”造型独特,顶篷像扬起的风帆……据了解,三环路的熊猫绿道上,包括公交站在内,共建有233处这样的驿站。
成都商报记者 严丹 摄影记者 郭广宇
锦江绿道
都江堰
将建设完成270公里一、二级绿道
对于天府绿道的建设,作为“一轴两山三环七带”格局中“一轴”的源头,都江堰市也加大了投入,将遵循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因地制宜地推进绿道建设。据悉,该市将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完成长约120公里的一级绿道、150公里的二级绿道和各乡镇(街道)内部的绿道支线建设。
近年来,蒲虹路已成为骑行观光天堂。全长23.8公里的蒲虹路有181个回头弯,最高的卡子垭口海拔1450多米,被称为“东方阿尔卑斯山经典骑行线路”。胥家绿道、柏条河绿道、沙西线绿道、成青线绿道,俨然成为了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绝佳载体。
如果说贯穿城市全域的机动车道是“快行系统”,那么绿道就是供市民休闲的“慢行系统”。都江堰市在绿道建设方面已行进“在路上”。按照《天府绿道总体规划》《都江堰市全域增绿工作方案》,未来都江堰市将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面规划,分期实施;重点示范,有序推进的原则,遵循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因地制宜地推进绿道建设,分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完成全市长约120公里的一级绿道、150公里的二级绿道和各乡镇(街道)内部的绿道支线建设。
据了解,近期重点,是做好都江堰市绿道网络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进天府绿道锦江生态主轴都江堰段规划建设工作,加快外江(金马河)、蒲阳河、走马河等近期绿道建设。通过先行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形式多样的绿道,并配备完善的服务设施,包括标识系统、应急安全救助系统、公交转换及停车系统、商业服务系统等,作为该市绿道建设的标本与示范。通过示范段的带动,形成市域全覆盖的绿道体系,有机串联自然和人文资源,形成一条具有都江堰市特色,集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于一体的休闲生态廊道。成都商报记者 董馨
新闻推荐
人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举办青年论坛本报讯(刘伟兵记者杨雪)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2017年青年论坛于8月31日落下帷幕。来自营业管理部机关和辖内支行11个课题的课题组组长、执笔人通过现...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