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齐上阵,忙着抢通排水沟
昨日一早6点过,都江堰市龙池镇黎明社区主任庞成兴就带着村民前往社区9组青山寺。近来的降雨造成山边一条排水沟堵塞,除了要赶时间将排水沟抢通,庞成兴心里还牵挂着一件大事—在8月30日进行“山长”巡查时,他与村里的地质灾害监测员一道发现了青山寺后方山体上新近出现了山体裂缝。在将当地受威胁的村民进行转移后,必须尽快想办法将裂缝进行封填。
首创“山长制”派用场
转移出50名村民
“能够及时发现山体裂缝,应该说,是都江堰市首创的山长制派上了用场!”昨日上午8点过,黎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秀英一边带着记者前往现场,一边说道。一同赶往现场的龙池镇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落实“西控”战略中,都江堰市推出了“山长制”,在《“山长制”工作方案》中提出,设立“总山长”下的市、乡镇(街道)、村、组四级“山长制”组织体系。按照“山长”职责,作为村级山长,社区书记张秀英和主任庞成兴轮流组织组员在辖区巡山。
8月30日,庞成兴带着地质灾害监测员陈增富巡山,来到青山寺后,他们冒着雨上山了,深一脚浅一脚沿着排水沟旁边的山路行走,突然,庞成兴的眼睛凝视着前方,一脸凝重,“看,新出现一道裂缝!”庞成兴立即将巡山信息报告给上级山长,都江堰市国土局工作人员和地质专家立即前来查看,发现这道山体裂缝长约30米,宽约5至15厘米。
“必须马上转移村民!”在得到指示后,张秀英、庞成兴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对受威胁区域的村民做工作。一直到30日晚上11点,区域内18户50名村民才全部转移至社区,少部分在此安置,大部分村民投亲靠友。
昨日,在庞成兴带着村民忙着抢通排水沟时,张秀英又到一些村民家中,察看是否有村民再次返回。上午9点过,都江堰市国土局工作人员赶来,在山体裂缝处指导规范封填,尽量将山体威胁减至最小。中午时分,裂缝封填有了大的进展,排水沟也顺畅了。
“一日一调度”
严密监控600多个地质隐患点
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据悉,都江堰市形成了“一日一调度”的具体举措。由都江堰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每天召集国土、水务等涉及单位召开调度会,及时了解当天的地质灾害情况;加大抽查力度,按照3天一个周期,滚动抽查全市63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人、监测责任人、防灾责任人等近800人的电话畅通情况,汛期不结束,抽查不停止。
连日的暴雨不断,龙池镇作为沿山乡镇,又以发展旅游产业为主,所以该镇负责人格外注重防汛工作。据悉,汛期以来,龙池镇227处地质灾害点位均配备了地灾监测人员,在“8·28”暴雨前、中、后期,所有地灾监测人员均做到了24小时到岗到位,为灾情统计和应急抢险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考虑到长时间降雨极易导致山体滑坡、崩塌,龙池镇通过广播、短信和人员入户等方式,提前转移出香樟坪、望江社区、联合社区银洞子等受威胁点位群众128人。
本报记者 杨华春 文/图
新闻名词:山长制
为更好地保护山林资源,监控地质灾害,都江堰市出台了“山长制”10条举措。据介绍,除了实施森林资源分类管理、强化资源巡查力度等,该市还启动GISRS和遥感数据来辅助“山长”们的工作。下一步,还将整合、对接相关部门的视频监测平台,实现山林资源数据化管理,推动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新闻推荐
10号线一期首次开放试乘号线8月28日,成都地铁10号线首次开放试乘,封面新闻记者现场直播。地铁10号线一期站点换乘示意图制图杨仕成8月28日下午,成都地铁首条机场专线10号线一期首次开放亮相。华...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