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 从“天涯海角”小渔村到国际旅游名城
1984年5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崖县设立三亚市(县级)。弹指一挥间,昔日“天涯海角”的小渔村,经过30多年的“追赶”,已“蝶变”成一座闻名遐迩的国际旅游名城,走在了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最前沿。30多年来,三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历史跨越。
数据显示,三亚撤县设市以来,全市生产总值(含农垦)1993年、2003年先后突破10亿元、50亿元大关,2006年突破100亿元,2010年、2012年分别突破200、300亿元大关,经济总量跨越百亿元量级所需时间逐步缩小。
1987年,三亚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性滨海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经过30年的建设,三亚旅游产业已逐步走上国际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轨道。目前三亚已拥有天涯海角、南山、蜈支洲岛、呀诺达、槟榔谷、千古情、美丽之冠、海棠湾文化广场等在内的24家文化旅游景区、243家旅游饭店,年接待能力超过2000万人次。海南成为更多影视剧组首选的拍摄基地。
■四川都江堰:
古蜀国发祥地变“最佳魅力城市”
灌县是古蜀国发祥地之一。1988年5月撤县设都江堰市。此后,都江堰市品牌响了,招商引资力度大了,无数外资纷纷瞄准了都江堰市这支蒸蒸日上的“潜力股”。
目前都江堰市建成区35.3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约68.02万人。2016年,都江堰市GDP超过306.2亿元,是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并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殊荣。
■湖北麻城:
撤县设市成就“大跨越”
1986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麻城撤县设市。30年来,从“县”到“市”一字之变,成就了麻城新一轮的“大跨越”。
一是城市发展定位日益提升。2015年被定位为大别山区域性中心城市。二是城市框架格局日益宏大。设市之初,麻城城区常住人口不足6万人、建成区面积只有3.5平方公里。到2015年,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三是城市区位优势日益凸显。由1986年的偏远山区县成为湖北省第三大交通枢纽中心。四是城市经济发展日益迅猛。与1986年比,2015年麻城GDP增长53.3倍,财政收入增长32.9倍。五是城市环境面貌日益革新。设市之初麻城仅有6条总长6.3公里的城市道路和一座面积4000平米的麻城商场。现在,麻城城区形成了“八纵八横”的道路网,建成了一批大型商圈、宜居社区、城市绿地和星级酒店。六是城市品牌形象日益靓丽。推出“大别花乡,孝善麻城”城市品牌,叫响“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旅游名片。进一步擦亮了中国菊花之乡、油茶之乡、板栗之乡和“中国映山红第一城”城市名片。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古蜀大地文明密码2三星堆神权古国三星堆 盛极一时的文明为何突然消失?
古蜀大地文明密码2三星堆三星堆青铜神坛素描图。神树。金面罩人头像。立人。青铜纵目面具。距今4000年至3200年前,四川广汉鸭子河畔,三星堆古城建起。高耸、坚固而厚实的土坯砖城墙,框出3.6平方...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