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舟车万里寻“隐士” 三年酿制一“出离”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7-08-13 04:28   https://www.yybnet.net/

人物档案

谢伟,四川资深媒体人、作家。出版有《花影楼随笔》《川园子:成都园林的前世今生》等。

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图腾式的景象,吸引着历史上无数有隐逸之心。在当下社会,过于匆忙和忙碌的节奏,也必然催生出一股“逆城市化”的潜流:一些人从大都市里出逃,去到郊区或乡下宁静的地方工作、生活。与传统社会的消极、被动的归隐不同,现代社会中从城市到乡村的城里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社会属性,只是他们选择更安静的环境,选择更符合内心的时间节奏,做的事情也更贴合自己的本性。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同类人的关注和好奇:是什么促使他们这么决绝地离开大都市?他们怎么能做到那么干净地断舍离?又是靠着什么营生获得生存的必须?这样的转身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然而,有这样问题的人很多,但亲自去靠接近一个个实际案例去寻求答案的人,却很少。四川资深媒体人、作家谢伟就是很罕见的这样一位“同类人”。

在过去三年里,谢伟顺着“逆城市化”这股潮流,舟车万里地寻访与自己性情和价值观都相近的“隐士”,他先于电视台之前,找到了打造鲜花山谷的一对恩爱夫妻;他找到了放弃北京有大好前途回到故乡创业的女大学生;找到了从西装革履的IT精英回到粗衫布衣的乡野村夫,修复有着600年历史的明代祖宅;找到了放弃从政,去扬州乡下开了一爿书坊,做起了雕版书籍的爱书人……

谢伟历时三年,在全国范围内寻访数十位幽居乡野的都市人,最后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10个从城市返迁至乡村去生活工作的故事,结集出书《出离》,于近日出版。这10个人中,有深圳IT界的先锋、有商界翘楚,还有大都市里的平凡白领,有著名主持人、旅游策划人、央美高材生、电视台中层干部,更有音乐、美术、摄影、装饰设计领域从业者。这些人大多在大都市里有过奋力拼搏的轨迹,也都活得鲜亮,有的还相当成功,但他们最终发现那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选择回到城郊与乡野,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隐逸之士。他们对生活充满了激情,都有着各自的爱好,并磨炼成精湛的技艺,更将其发展成为安身立命的事业。避居乡野只是为了让身心远离喧嚣,更专注于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他们靠着诚实的劳动获得生活的基本所需,也收获了身心的自在欢愉。

成都、雅安、都江堰、眉山、大理、丽江、柳州、西安、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漳州、婺源、青岛、北京……从南到北,从东往西。为了找到书中所写的那些人物,谢伟自掏腰包,辗转万里,个中艰辛难以尽述。比如如何与他想要寻访的对象取得联系,就是一个技术难题。他最初能获得的信息都语焉不详,没有准确的地址,只有人名,甚至名字也是化名。仅有的资料只能显示他们所在的县或乡镇。而且初步接触的时候,谢伟还曾被误认为是江湖骗子。他只好亮出自己媒体记者的身份,希望得到信任。然而依然容易遇到障碍:寻访对象正是一些“只愿沉在日子的底部”的淡然之士人,不希望被外界过多关注。于是,谢伟又剖开自己的内心,与他们一个一个进行推心置腹的长谈,最终才打动了他们。

寻访的过程和感悟,被谢伟写进了他的新书《出离》里。不过,谢伟坦言他的初衷并不是写一本书,而是去寻找自己的同类。年轻的时候,谢伟是一个激情四射的人,为了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辞职离乡,一路闯荡。在这个过程中,他见识了人生百态,并对生活的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他开始认同一种更回归本心的生活价值观,这也是他不惜精力到处寻访“隐士”的终极动力:“希望过一种更能由自己把控的生活,很在乎内心的感受。欲望都不那么强烈,随时都想‘回到自己那里\’,沉在日子的底部。对物质的要求都不会太高,对人们向往的所谓成功也没有什么兴趣。在奋力奔向成功的人群中,一步步‘后退\’,选择了简单、宁静,却又充满趣味的生活,获得身心更大的自在。我去寻找同类人,靠近与自己性情和价值观都相近的人,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去感知他们的痛与乐,是想说一些只有我们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这是何等神奇而美好的约会,是多么有趣又很有意义的事情。”

寻访和写作的过程漫长而又艰辛,但谢伟依然乐在其中,因为他借着别人的故事,说了许多自己的心。谢伟说,过去他对自己的“不思进取”步步后退,显得还有些犹疑,在天南海北与同类人掏心长谈之后,他更加确信,”能过上最适意的生活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与圆满。”

“大多数的人都过着面目相似的生活。 而他们不一样”

当代书评:是什么动力让你舟车万里自掏腰包去采访这些人,写成了一本书?

谢伟:我所寻访的那些人,他们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都引起了我共鸣。他们并非出世的高人,都相当普通。但我觉得他们又比很多人更为高明,因为他们把人生看得很明白,不是那种浑浑噩噩过日子的人。不是别人怎么过自己就怎么过的那种人。我们不是常听人说吗,别人过得我也过得。所以,大多数的人都过着面目相似的生活。而他们不一样,他们不愿苟且在别人生活模式里,他们要过自己的生活,他们有明确的价值取向,有自己的坚守与追求。而这种坚守与追求是与众不同的,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向内而安的生命状态,与世俗的所谓成功没有关系。但其实他们也在追求成功,只是他们理解的成功不是位高权重,不是腰缠万贯,而是活在自己想要的日子里,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自己。

当代书评:“归隐”一旦形成一股潮流,就有容易被表面化和姿态化的危险:流于形式,或者只是宣传商业的一个噱头。对这种状况,您是怎样的看法?

谢伟: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我所寻访的人物中就有这样的人。世界那么大,人那么多,一些人假借归隐之名,以达到某种现实目的,这并不奇怪。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寻访了好几十人,最后只选择了10位写入书中的原因。那些目的不纯的人,我们不去谈论他们,他们玩的是一种营销策略,与身心的回归和灵魂的升华没有关系。而我所选择的这10个人物都是我所敬佩的,他们的内心有极高的海拔,对生命有着深透的理解,他们淡泊名利,对理想却充满激情。出离繁华不是因为厌世,而是以一颗心无旁骛的纯净之心去靠近理想,而他们的理想就是实现心中理想的生活。

当代书评:传媒从业者的职业性质,是不是也是反向激发你喜欢更安静生活的一个因素?

谢伟:我的安静是与生俱来的。在短暂的热闹喧哗中我也可以获得一些快乐,但持续的热闹喧哗会让我烦躁。我要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下才能触摸到生命的质感,体会到生之乐趣。做传媒是需要深度介入社会的,需要持续保持高昂的热情,但这与我的本性是冲突的。

尽管我努力做得很好,再努力一点就会有更大的收获,可以获得更多现实的利益,但对我来说并不那么重要。我决定“回到自己那里”,在我的园子里静静地读书、写作,养花种草,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感知四季的轮转与生活的更多细节。的确是这份职业反向激发了我更坚定地要去过一种更为安静的生活。尽管我没有离开城市去到乡村,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出离”。所以,我能很好地把握笔下主人公的心理,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感悟我都能明白。当我完成这部作品,将稿件发给每一位主人公过目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感到吃惊,因为我把他们的心思写得准确而细腻,甚至他们难以用文字表达的想法,我也充分地表达了出来。这并非我写作水平有多高,而是我懂得他们。我不是在写与己无关的别人的故事,而是借着“别人”的故事在说我自己的心事。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张杰

实习生漆海毅

●特别预告

8月13日本周日谢伟将在成都举办一场《出离》新书分享会,主办单位为成都市作家协会、成都时代出版社、《青年作家》杂志社。届时,成都的多位诗人、作家将出席。

新闻推荐

与患瘤母亲相依为命 才女梦想成为老师

泛黄的墙面上,水彩勾勒出荷池,荷花摇曳生姿,还有几尾锦鲤游弋其中……8月3日,记者走进都江堰幸福镇的胡茗玥家中,便被家里的墙画吸引。胡茗玥多才多艺,古筝、主持、绘画,样样拿手。今年高考,她以...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李冰伏龙的人2017-08-11 06:02
猜你喜欢:
评论:(舟车万里寻“隐士” 三年酿制一“出离”)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