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十三五”画出宏伟蓝图 成都体育未来更美好

来源:成都日报 2017-06-27 01:14   https://www.yybnet.net/

体育将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成都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今年上半年正式出台,将在全面推进体育强市建设,进一步满足市民体育需求、促进体育消费、增加社会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及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成都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对外交流、增进民生等方面产生巨大作用。那么,“十三五”期间,成都体育会带来哪些不同变化?

参照六大指标 打造国内一流体育城市

“十三五”期间,体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围绕成都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总目标,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发展,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健全法治保障,使体育发展总体水平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加适应,提升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根据规划,至“十三五”期末初步将成都市建成集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完善、体育赛事众多、体育文化品牌凸显、体育人才汇聚、体育市场活跃、体育法治健全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体育城市。

一流体育城市建设包括六项主要指标,首先是全面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围绕全民健身设施网络、组织体系建设、活动开展、指导服务以及体育人口数量等关键领域打造全国全民健身引领城市;其次,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提升科学训练水平,围绕竞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输送、国际和国内竞赛成绩等关键领域打造国家竞技人才基地城市;第三,积极构建体育产业服务平台,引导培育体育消费,围绕产业布局、产业总规模、大型体育集团等关键领域打造体育产业发展特色城市;第四,积极举办系列大型体育品牌赛事,坚持引进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赛事相结合,发展竞赛表演市场,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名城;第五,繁荣发展体育文化,大力培育和打造以“运动成都”等系列城市体育文化品牌,弘扬健康体育价值观,打造体育文化品牌名城;第六,全力推进成都国际足球中心、成都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规划建设、成都体育中心提升改造和区(市)县体育场馆建设,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1.9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到90%以上,构建县(市)级体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街道 (乡镇)、社区(村)文化体育活动中心体育健身功能,实现市域公共体育设施全覆盖。

体育人口增加

每周参加锻炼人数达1000万

“十三五”期间,成都市将继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让体育成为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着重实施市民体质提升行动,健全市、区(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实现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社会体育指导服务全覆盖。持续开展“运动成都”全民健身主题特色活动、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妇女—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等,向群众提供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体质监测的专业化程度和健身指导的科学化程度。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体育社团组织作用,提高全民健身组织化、制度化、科学化、社会化、国际化程度,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健身。体育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100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00万。

此外,进一步完善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大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建成惠及城乡的体育组织、健身指导服务、活动开展等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运动成都”全民健身活动品牌,推进健身活动生活化,推广群众参与性强、普及面广、易于坚持的科学健身项目;构建智慧全民健身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全民健身数字化服务平台,结合市民不同需求深化打造“互联网+定制赛事”,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场馆预约、体育康复、健身培训、赛事定制等服务;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构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全民健身保障体系,逐步形成支持社会组织在全民健身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强化科学健身指导,探索推行“互联网+体质测试”模式,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围绕社会和群众需求,向群众提供日常个性化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体质监测的专业化程度和健身指导的科学化程度。

在此期间,成都市将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开放公共体育设施,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差异化体育需求。根据《规划》,城市居住区和新开发住宅区必须根据其规划服务人口配建相应面积的体育设施,并配置体育健身器材。强化城市居住区及新开发住宅区公建配套体育设施执行力度,保障市民健身权益,完善一批便民利民的多功能健身活动中心和户外多功能球场,全市健身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健身绿道达到3000公里以上,全市户外活动营地数达到10个,室外全民健身体育场地实现全天开放。

构建产业布局

助推国际体育赛事名城建设

成都市体育产业近年来持续快速发展,2015年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首次超过1%,达1.3%,预计到2025年全市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体育正在成为成都市的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充满巨大潜力。

要实现千亿目标,“十三五”期间体育产业的规划布局十分重要,目前成都已确定了“双核九区一圈”的产业布局,以“北部城区——体育消费服务核心区”和“南部新城——国际化竞赛表演业核心区”为两个核心区域,重点发展体育健身、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互联网、体育传媒创意产业,以及高端竞赛表演业。另外,“九区”指双流高端赛事及产业创新创意集聚区、温江时尚运动体验休闲集聚区、都江堰高端赛事及体育旅游融合发展集聚区等九个体育产业功能集聚区,“一圈”即建立环抱中心城区的田园生态运动休闲旅游圈。通过这样的区域发展格局,加快成都市体育产业的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打造国际化体育产业区域中心城市。依据成都独特的区位、资源和品牌优势,重点发展体育休闲产业,打造全域成都1小时运动健身休闲圈,拓展体育健身休闲的方式和途径,培育体育健身休闲产品,促进健身休闲业向专业化、功能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双核九区一圈”中打造若干各具特色、功能复合、高度发达的体育健身休闲集聚区,满足广大市民个性化体育旅游、体育休闲需求,引导居民体育健身休闲消费升级。同时,以成都市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为契机,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融合发展。

体育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核心部分,发展竞赛表演业意味着成都市将继续引进和办好国际品牌赛事,广泛加强同国际相关赛事组织和行业协会联系合作,积极引进发展优势明显、群众基础扎实、市民参与度高的更多更高层次的国际知名赛事,提升成都在全国乃至全球体育竞赛领域的知名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体育名片。值得一提的是,即将在成都开赛的国际篮联3×3U18世界杯是3×3篮球入奥后举行的首个国际大赛,必将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由此可见,通过增强体育产业核心层,丰富竞赛表演业、优化体育产业结构,对于助推成都市国际体育赛事名城建设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新闻推荐

都江堰“勾手女孩”超过理科一本线遗憾没有发挥好

都江堰“勾手女孩”陈古璐考了526分,超过理科一本线15分。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赖芳杰实习生熊紫琪6月22日下午,都江堰玉垒中学的毕业生陈古璐,和妈妈一起坐上从老家理县返回都江堰的大...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品味成都 熊猫锅2017-06-23 04:05
猜你喜欢:
评论:(“十三五”画出宏伟蓝图 成都体育未来更美好)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