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黎坪左右

来源:西安晚报 2017-06-0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黎坪风光索云峰/摄

◎王潇然

七八年前就听说了黎坪,但一直没去,所以了解的也并不是很多。最初知道的只是说那里的枫叶美。西安周边也有枫叶,但较零散,而黎坪的枫叶据说是漫山遍野的,就像汉中的油菜花一样,很有规模上的冲击力,这更加坚定了我去黎坪的想法。

第一次路过黎坪是2010年的“五一”,利用三天假期出门闲游。当时阆中到西安来推介过几次,巴蜀古城的陌生感强烈吸引着人的追逐欲,想着可以去阆中一天,回来时正好去看一下黎坪。本来这样的安排,三天时间宽宽裕裕,也轻轻松松。但谁知进了四川省界后,发现那里能够去的地方实在太多。说实话,陕西虽然也是旅游大省,但跟四川相比,在旅游的开发与利用方面,似乎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感觉四川隔几年就会推出一个新的旅游项目,而每有新的线路,好像还都很有吸引力,于是总是让人去了再去。

去阆中的路上我就发现,与陕西紧邻的几个地方,都有浓郁的巴蜀古风。都说旅游就是从自己住烦了的地方到别人住烦了的地方去踏新,是因为时间是个脱敏剂,不变的生活很容易让人耳目失聪、味蕾失灵,而陌生的环境、未知的风情又会让人重新焕发起憧憬的渴望,这就是源于差异美所富有的吸引力。虽然秦巴两地自古联系就很紧密,但是“蜀道难”还是阻隔了相互之间普通人的迁徙交往,所以各自都保持了迥异的文化特征,以致我们进入陕南就开始感受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由此也满足了旅游的“逐新”心理。在阆中的时候得知巴中也很有特色,尤其是有一个恩阳古镇,很有巴蜀村落的古风古意,所以第二天没有犹豫就改变行程去了巴中。去后发现临时起意的选择并不一定都有问题。古镇依河而建,千年的河埠码头掩映在枝繁叶茂的古榕树下,仍有流水微澜的柔情,只是嚣闹的人声已远。岸上的街道也保留了最朴素、老旧的原初格局,留下了诸多巴人的遗风遗韵。走在街上不经意地竟勾起了我去丽江古城的一些回忆,一样的青石路面,一样的木楼拥簇,一样的花枝满街,只是镇中缺少了小桥流水的情调,但却有着不受侵扰的闲静,而一旁的恩阳河也一样的潺潺不尽。古镇散淡的气息也放慢了我行走的脚步,一天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其实巴中还有许多可以走动的地方,米仓山南麓的一个森林公园据说很值得游赏,还有南龛古窟造像群和截贤岭,也都是我喜欢看的,但是从恩阳古镇出来后,就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别的地方了。第三天上午开始往回返,进了陕西境没多久,就看到了高速路上的一个去往黎坪的出口,但是看看时间,感觉有点紧张,如果真去了黎坪,当天很难赶回西安了,所以只有作罢。

尽管计划里的黎坪没有去成,但是这一趟仍是收获满满。去时是沿着京昆高速进入广元后转向兰海高速到达阆中的,后来又走成巴高速到达巴中,最后沿着万广高速再经广元返回,在四川省转了一个不大的小圈,而其中经过的广元、巴中和旺苍,都是我一直关注的蜀道上三个很重要的地方。

第二次路过黎坪,是2014年的国庆去成都。由于高速路免费,所以自驾。西安到成都八百五十多公里,正好是一天的车程。第二天计划是去都江堰,没有必要住到市区,所以夜宿德阳。都江堰应该是陕西与四川关联度最大的地方了,大秦帝国之所以能够横扫六合,与占据了巴蜀和关中两个天府粮仓不无关系,而这都要归功于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和郑国渠两个水利工程。粗通文墨的陕西人,到了都江堰都会很有自豪感。但是那天去都江堰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等候游览二王庙的游人排成了长龙,问了一声先到的游客,竟然排了一个多小时还没能挪动脚步,这样的节奏对于我来讲,确实是有点太难接受了。熙熙攘攘的游人,让我们追思先贤的心境荡然无存,于是赶紧改道,再去不远的青城山,寄望着那里还能保留有一线静谧。可谁承想,没到山门,就已经被摩肩接踵的游人堵在了去往景区的路上。既然青城之幽已经陷落,执意要去也是多余,于是只好再次作罢,提前赶往了市区。然而市区也并不比景区好到哪里,宽窄巷子、锦里、杜甫草堂,到处人头攒动。几天的时间就这样被挤挤挨挨地挤掉了。第五天返回时路过广元,千佛崖、剑阁等总算让几天的空跑有了一点收获,我还意外地看到了一些金牛道上的古道遗迹,虽然前几天白白浪费了时间,但是有了在金牛道上的实地行走,让人一时兴奋得还有点喜不自禁。其时,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正在热播,青木川成了旅游的热点,我计划接下来去黎坪,但是同伴却一再要求去青木川,于是改道去了青木川。广元往青木川去的路并不是很好走,曲曲弯弯的省际便道很难跑得快。其间遇到了不少从九寨沟方向转道过来的游客,停车休息时互相问问路况,然后上车再接着赶路。车子在秦巴山间沿河而行,直到傍晚时分才到目的地。老镇不大,主要看的都是才建不久的新街,还有魏辅唐的宅邸和他兴建的学校,景观还没有整体梳理成型。尽管与四川阡陌相连,却没有川人的精细。第二天一早,我们匆匆上山看了一眼金溪河弯的古街全貌,便打道回府。返回西安时,就又没了再去黎坪的时间。

去年深秋,有朋友相邀去游黎坪,几年的心愿这次终于得以实现。到了黎坪,一个全新的认识便开始逐渐清晰起来。想象里的红叶其实并没有那么红,而山光水色却是出乎预料的美,尤其是还附加了一些传说故事,从表象上,涂抹的有一层浓浓的神话色彩。而更令我喜出望外的,则是黎坪的历史地理与我一直尚未搞清楚的米仓道有着某些隐隐约约的联系。

我写过秦岭的古栈道,并为此专门实地踏访,但是与之紧密关联的古代蜀道却一直都只停留在书纸层面。经实地一走,许多模糊的认识便豁然明了了。汉代的时候,穿越巴山的蜀道只有金牛道和米仓道两条,唐时才又开通了第三条荔枝道。从汉中向北翻越秦岭的路多一些,自西向东有通向甘肃的白水道和通往关中的故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共五条。在荔枝道还未打通的时期,五条秦道都要汇聚在汉中,然后再经由两条蜀道向南。后来荔枝道打通后,秦道又打通了通往金州(安康)的库谷、义谷、锡谷道,使得三条巴山蜀道与八条秦岭栈道构成了古代南北交通的骨干路网,也使秦蜀两地突破了地理屏障而完成了地缘上的联亲。蜀道和秦道使川陕有了相近的亲缘关系,所以两地在历史上就多有来往。散布于古栈道上的摩崖造像、勒石刻字,还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和分布于两地的佛殿寺庙,都是历史遗留下的川陕之间互融共建的实物证明。而秦巴古道可以说是由国家出资修建的最早的“高等级公路”了。第一条联通两地的是金牛道。

秦惠文王在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时,谎称得到了一天降的石牛,夜能粪金,写信给蜀王,愿将石牛相赠,以示两国永远睦邻友好,并请开道迎接。蜀王开明氏信以为真,便派五丁开道入秦。秦国等蜀道开通后,暗派大军长驱直入。蜀国猝不及防,结果大败而亡。后来秦国又一鼓作气,向东吞并了巴国,四川盆地从此尽归秦。显然,秦惠文王这种做法并不光明磊落,但也同时证明了蜀国的闭塞,而自此以后,闻名中外的蜀道也就诞生了。闭塞的巴蜀王国,终于成为了维系帝国命脉的天赋粮仓。

蜀道的诞生打通了古代中国的南北通道,成为了秦国开启统一大业所迈出的第一步。而此后的都江堰,又促进了巴蜀的农业生产,更是直接成为了一统六国的后勤基地。及至汉朝能够建都关中,也主要是缘于沃野关中与富足巴蜀两个天府之国的保障因素。蜀道的打通,成为了陕西最早的外向性商道之一,两地的物产互通有无,风俗习惯也在相互渗透。成都以小吃著名,而那些小吃在西安也早已安家落户,陕西人今天的口味,好像也特别钟爱川菜,这说明两地的联系已经促使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融合。

不仅如此,两地在文脉方面的亲缘关系也一样很密切。李白、杜甫、苏轼等等,都有在两地生活的经历。直到现在,各种文学活动也多有往来。而两地的文化联姻又总会生出浓郁的创立文体的意识。李白的浪漫精神、杜甫的现实情怀、苏轼的豪放风格,都堪称一代文宗。而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正是他们视两地同为故乡的见证。

虽然如今去往四川,高速公路已经非常便捷,但也只有包茂高速和京昆高速两条线路,比古代与陕西对接的蜀道少一条。包茂高速与荔枝道相近,京昆线与金牛道一致,唯独米仓道还深藏在密林之中。

荔枝道与子午道相连,基本为正南北走向,无需经汉中中转,可以直达西安。与金牛道、米仓道相连的是陈仓道、褒斜道和傥骆道,而汉中正是这几条路交会的枢纽。但历史上的汉中却并非今天的汉中。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元更十三年(公元前312年),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而当时的郡府在西城,就是今天的安康。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此后,南郑就成为了秦巴之间的行政中心。

南郑的名称说起来也有来历,据《水经注》记载:“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称。”郑桓公的情况可以从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查得:“厉王之子,得封于郑。代职司徒,缁衣在咏。虢、郐献邑,祭祝专命。”其实,郑桓公的身份历史并无定论,只是主流认为郑桓公为周厉王之子,是周宣王的异母弟、周幽王的叔叔。但是对于他受封于郑地(今陕西华县东)并建立了郑国的事实基本没有什么争议。他生前最后的职位是王室的司徒(近似民政部长),对于国家内部的运行情况十分清楚。周幽王的昏庸和朝政的混乱,他都心知肚明,所以仅凭直觉都能感觉到王室的命运已经危在旦夕,一场腥风血雨即将袭来。但他同时也清楚,大厦将倾之时,凭借一己之力已经难以挽回,而他能做的唯有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于是他果断决定,把自己的国民迁徙到了东虢国和郐国之间,远离即将到来的灾难,重建家园。及至犬戎攻陷镐京,周幽王被杀,郑桓公由于自己还有职责在身,并没有离开京城,所以也一同遇害。其时,郑国人因为大多已在前期迁走,所以影响并不是很大,只是跟随郑桓公的贴身随从们受到了冲击,其中的一部分人冲出重围,翻越秦岭落脚到了汉江流域。郑人不忘自己的身份,以南郑自称。南郑收留了郑人,郑人也把自己的民风带到了这里。《诗经》中的《郑风》可能是十五国风中最开放、最重情的篇章了。不知《郑风》里的诗篇有没有南郑这一支郑人的声音,但是郑人的传统却不会因南迁而改变。在黎坪景区的玉带河和红尘峡一带,就留有古郑人《恋恋红尘》的诗句。

历史就是这样,从郑人南逃开始,南郑似乎就被打下了深深的逃亡印迹,让这里总是跟亡命天涯联系在了一起。刘邦逃走霸上时是经子午道落脚到了南郑的,张鲁躲避曹操的追兵时也是经南郑走米仓道逃往巴中的。传说杨贵妃在马嵬驿演了一出假死的苦肉计,被救后还是从傥骆道到了南郑,再经米仓道逃走的。而李隆基虽然逃跑的路线开始走的是褒斜道,但是到达广元后,绕过米仓山,仍然走到了米仓道的南线上。不知他们事前是否曾有约定,一对恩爱的帝妃并没有在此相逢,却又在同一条路上分道扬镳,而给《长恨歌》留下了足够开阔的艺术空间。

米仓道跟粮草的关系不是很大,想必是逃亡的地方也都是闭塞、僻壤和荒芜的吧?反倒是金牛道与粮草运输的关系更为紧密。从金牛道到陈仓道多有嘉陵江相伴,可以借助船舶运输,大队人马的兵团行动走这条路便于后勤保障的跟进,所以大多选择此道。韩信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发生在这条路上的典故,诸葛亮六出祁山也都是走的那里。从长安到巴蜀,走这条路虽然较远,但路上驿站较多,不至于风餐露宿,所以走的人反而还多。也正基于此,米仓道虽然翻越米仓山后,就可以直达巴中、重庆,但往往不仅去往成都方向的会走金牛道,就是往巴中、重庆方向去的,也多选先走金牛道,到广元后再上米仓道,这也就不难理解,唐玄宗逃亡的前半段路线为何没有与他的爱妃走同一条路的原因了。另外还有一个悬案,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汉中留坝县马道镇北侧的凤凰山下有一“萧何追韩信处”,而巴中辖内也有一处萧何追韩信的地方,叫“截贤岭”。

陪同说黎坪处于大巴山中段的米仓山一线,就在古代蜀道中的米仓道上。我查了查资料,米仓道主线和支线一共有五条:

第一条是汉中—牟家坝—回军坝—天池梁—西河口—碑坝—通江—平昌;

第二条是汉中—黄官—庙坝—蒿坝—龙王坝(又名九角山)—响滩子—上两—南江—巴中—平昌;

第三条是汉中—黄官—庙坝—蒿坝—龙王坝(又名九角山)—槐树—蒙子—旺苍—广元;

第四条是汉中—喜神坝—铁炉坝—桃园—响滩子—上两—南江—巴中—平昌;

第五条是汉中—冷水坪—小坝—官仓坪(巴峪关)—大坝—草鞋坪—关坝—上两—南江—巴中—平昌。

其中的第三条路,经黄官、蒙子到旺苍去往广元方向的路,好像最靠近黎坪。而第一条路经过的西河口也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两河镇。其他的地名我一点也看不出它们与黎坪的关系了。如果要从相关的地理志中去查阅的话,对于一个并不是搞历史地理的人来说,还是相当有难度的。最后我索性打开了百度地图,从最直观的位置关系进行比较。

黎坪景区在南郑县与宁强县之间,米仓道最有可能的是从景区原始深林东部的边沿地带穿过。这条路深处大山之中,所经之地山高水远,少有人烟,所以应该一直都是人迹罕至之地。而也正因为此,才保留下来了众多的原始地貌。尤其是形成于奥陶纪时期的“中华龙山”,更是直到八年前才露出了真容。试想,如果果真是处于南北大通道的“国道”之上,两千余年的征尘应该早已覆盖了时间的遗迹,当然,也或许会叠加上历史的印辙,留下更多的人文气息。遗憾的是,我们很难找到文化羼杂的“断层”。这里的先民是谁?他们从哪里来,有过怎样的生活经历?可曾发生过一些民间故事?留下过哪些逸闻佳话?都只能从风土人情中去窥见一斑了。除了“鼎罐煮饭”、“追赶杀猪”、“土堡圆楼”、“陪哭出嫁”等羌汉杂居的生活习惯,还有敢爱敢恨、浪漫多情的郑人遗风,其他的都已经无从知道了,甚至在野史中也很难找到多少相关的记述。至于东汉樊志张功成身退隐居于“红尘峡”的轶事,还有借物表情的“鹿跳峡”的传说,对于一座含藏了两千余年历史容量的山脉来说,还是显得太微不足道了。

黎坪的美与九寨沟有相似的成因,都是缘于足够的原始。我想,米仓道是不应该经过黎坪的。如果让黎坪与逃亡发生过交集,那么,那些匆匆的脚步便一定会改变了行走的节奏,甚至越走越慢,要么是贻误了逃亡的时机,要么就是最后被这里的山水彻底绊住了双脚。然而不管是哪一种,都有重新书写历史的可能。但显然,米仓山还确实是一处龙盘虎踞的仙山。与这里有过不解之缘的,有真龙天子刘邦、卧龙先生孔明,有以义字当先、能礼贤下士的皇叔刘备,还有建立过三十余年割据政权、发扬了五斗米教(道教的前身)的张鲁。至于祖籍在广元的武则天,更是中国唯一的女人龙了。当然,龙虎争霸是要主仆联袂出场的,如航母与巡洋舰、驱逐舰的密不可分一样,所以还必定会有为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虎将张良、韩信与关羽、张飞和赵云。

米仓山的故事不少,尽管黎坪的人文记载不是很多,却也正好给我们借题发挥、恣意想象提供了可能。

新闻推荐

游杜甫草堂(外一章)

谢家发(都江堰)草堂还在千年前那个地方,为迎候友人到来不曾挪动半分。尽管门前飞起一行白鹭的田畴不复存在,但那一羽轻扬的蓝天白云依然。游客络绎不绝。他们是在寻索心中千年民族的诗魂...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四川经济在线专栏2017-05-31 04:05
猜你喜欢:
评论:(黎坪左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