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源
■民间书院百余家
成都三圣乡东篱菊园,种菊千亩,常年鸟语花香;庭院民居,艺术工坊,音乐酒吧以及书院学堂穿插其间。每日清晨,明德书院10多个孩子诵经读典的朗读声,会携着植物的清香,被晨风吹送到此地人们的耳畔。置身一派田园风光的菊园,紧邻2000平方米自种菜地,明德书院的课堂与自然浑然一体。这是一所民办的全日制现代私塾,以儒学经典学习为立院之本,尽管只有10多个年龄从6岁到12岁的学生,明德书院的学习章程、书院管理却堪称严谨。每日从凌晨6点半到晚上21点,每个时段皆有详尽安排,儒学经典为主,琴棋书画必修,传统武术也在课程表上,同时,书院还鼓励孩子们对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进行自修。
同样在三圣乡,与东篱菊园毗邻的幸福梅林,成都国学圈著名的“长衫先生”李里创办的传薪书院,绿树翠竹环绕,满坡梅树为伴,国学爱好者趋之若鹜。清新幽雅又古色古香的环境,给人神怡心静之感,又无声滋养着学子们与天地自然相亲的心性。传薪书院的学员,从蒙童、少年到青年与年高者,囊括各年龄段,课程设置从初级班到研修班层层递进。在传薪书院的网站上,北宋著名理学家横渠先生“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流芳千载的名言,可视为书院“参天化地,继绝传薪”之立院宗旨的最佳注释。据统计,书院从2010年开办至今,到书院听过课的国学爱好者已有数千人。
把目光转向成都温江区光华大道附近的一处住宅区。“藏身”该住宅区的蜀山书院,是一个以文人雅集唱和、切磋诗书国学、倡导传统慢生活和新型文化社交为宗旨的民间文人书院,也是成都第一个“以家为院,以院为学”的文人式书院。书院设在山长庞惊涛先生的家中,环境古朴风雅,书香墨香茶香花香,时时飘香。书院开办至今,每两周推出一次公益讲座,内容涉及国学、文学、美学、哲学、鉴藏、茶道等主题,总能吸引数十名国学、文学爱好者。
成都弘道书院也是一家民间书院。依托一份教育类杂志,弘道书院常与中小学校合作,将讲堂设在学校课堂,为家长和中小学教师举办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孝与教》《“人之初 性本善”详解》等主题讲座,观点新鲜别致,讲解深入浅出,很受听众欢迎。
近10多年来,成都民间创办书院的力量十分活跃,尤其近三四年,民办书院如雨后春笋。据相关人士介绍,即便保守估计,当今成都民间书院的数量,也在百余家之众。数量大,拥趸多,书院形式多样,活动频繁,是当今成都民间书院彰显出的特点。
■青峰书院 走过一段“寂寞”路
说到成都民间书院,都江堰青峰书院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重点。作为成都当代最早的民办书院之一,青峰书院的创建,可谓一段传奇。书院创始人、守护者何洁,是文化人,作家,也是成都文化圈著名的奇女子。现年76岁的何洁女士,在其60岁那年,发愿创办书院,积毕生之功,耗7年之时,从规划、设计、基建到完善,终于让一座具有明清建筑特色、两楼一底的四合院式书院,在都江堰青城外山的青山绿水间,矗立起来了。
书院建好了,何洁却感到了尴尬:倾尽毕生所有、耗资几近千万、苦心孤诣修筑起来的书院,却没有人来读书。何洁坦言:当时真是觉得失败。她不曾指望书院挣多少钱、收回多少投资,当初修建书院,纯粹是一种理想主义之举。然而,当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登陆现实,现实却报以冷淡。何洁是通透达观之人,无人来读书,那就自己读。为此,她写下了“青峰四季自读书”的诗句。除了自己读书,每年,青峰书院坚持自筹资金,举办三四场高端文化研讨会。
2014年的某个早晨,何洁从电视上看到国家倡导“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新闻,她说,当时一下激动得眼泪就流下来了,“书院终于等到时候了。”什么“时候”?成为文化人读书交流之殿堂的“好时候”。于是,何洁将当年“青峰四季自读书”的诗句,改为了“瓜棚架下勤劳做,青峰四季共读书”。2017年3月,青峰书院正式对外,向公众开放,何洁女士的4万余册私人藏书,也成为书院免费向公众提供的文化资源。
可以说,青峰书院不长的历史,见证了一个社会的文化态度的转变。
■历史上 成都书院数量位居全国第二
中国的书院,缘起于唐,鼎盛于宋、明,有过千载历史。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应天、岳麓、白鹿洞、嵩阳(一说石鼓),在培养学人、传承文化上,都有过非凡手笔,并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至今读书人耳熟能详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便出自创建于北宋的东林书院。
书院,顾名思义,授业、会讲、治学、刊印、藏书之地。有书有院,有人文的风景与端严的气象,历史上的书院,可谓尘世之世外桃源,学子之精神家园也。作为千年文化名城,成都历来为钟灵毓秀之地,在成都的历史长河中,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墨池书院、潜溪书院、芙蓉书院等,皆曾声名赫赫,培养出了众多高材,亦为蜀地的文脉绵延、蜀学的薪火递传作出了重大贡献。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其书院数量在清代达到顶峰,居全国第二。
二十世纪之初,晚清废科举,兴学校,各地书院纷纷改制转型,书院教育模式式微。时光荏苒,至百年之后的当下,书院再度复兴。这一回,成都照例走在了全国的前面。
当今书院的复兴,与传统文化重新受到重视以及国家倡导“书香社会”“全民阅读”的大背景有莫大干系。而在成都,民间书院的繁荣,追根溯源,其根系乃深扎于此地千年传承、深广厚实的文化土壤与文化记忆中。换句话说,有文化根基的城市,才能“养”出如此众多的书院。
■当下的三种书院
与旧时书院相比,当下的书院形式上更活泼,类型上更多样,“书院”一词的外延内涵都得以延展。除了授业、讲学、传播文化,文人学子雅聚、交流、创作、怡情养性,也成为部分书院的主要功能;一个书院,教学层级也可以从蒙学跨越到研修,而不仅是单一的蒙学或中高级班。
蜀山书院山长庞惊涛先生认为,当下成都民间书院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以开展系统国学教育为主的私塾类书院。这类书院,可视为当今学校教育的补充,书院弟子主要是蒙童、少年及青年。
二、以文人圈层交流为主的文人式书院。书院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公益性文化艺术讲座、论坛、读书会等,是文化名流的聚集地与文化艺术爱好者的精神会所。
三、一些商业机构创办的国学书院。具有商业兼公益性质,举办传播传统文化活动的同时,也做一些商业运作。
不论哪种书院,可以说都是将弘扬传统文化,倡导经典学习视为己任。随着时光累积,可以想见的是,书院的文化影响也将逐渐从小众的国学爱好者和文人圈层,扩张到社会。当然,良莠不齐也是当今书院的一种不容讳言的现状。
■办书院的人
成都允元小学堂,是成都资深媒体人吴梅与先生李亮臻联手创办的国学小学堂,每周周六、周日开课,学生现已达60多名。说到创学的初衷,吴梅在一个访谈里坦言,起因是自己对教育问题的关注,由关注进而对体制内外的各种教育模式进行观察、思考,逐渐有了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因缘巧合,接触到读经这种学习方式,觉得“非常震撼”。那时候,她和李亮臻先生并未想到办学,他们先是摒除一切杂事,历时数年自己潜心读书,在读书中受益良多,于是有了开办学堂之念。
允元小学堂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扎扎实实诵读经典,先生带着学生读,学生“带着”家长读。作为媒体人、读书人的他们,选择这种学习方式,自己实践并传授于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李亮臻先生说:“人性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的经典里面非常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而且非常厚重,非常坚定。”“读儒家经典非常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历史感和责任感。”
尽管允元小学堂正式办学的时间,尚不到两年,但是这两位男女先生办学的信念很是坚定。成都弘道书院的院长文迪先生,也是一位资深媒体人,现为一家教育类杂志主编。蜀山书院的山长庞惊涛,媒体人,读书人,作家,对传统文化研习颇深。传薪书院的创办者、主讲者李里,大学教授,研习国学多载,学养深厚。子曰书院是一家文人书院,书院创办者牛放、蔓琳,是文化人、作家。明德书院院长赵钦任,曾是企业界人士,热衷传统文化,提倡注重人格培养的个性化教学。
办书院,出于热爱,更出于情怀。“百年世事相传处,书院天生着剑镡。”书院的文化担当可见一斑。
另一个角度说,由于民间书院于短时间内“井喷”,并且至今缺乏一种相对标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书院的各种质疑声,始终未曾停歇过。当代书院能够走多远,在文化、教育领域,究竟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产生多大影响,还需时间来说话。
链接
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最早出现在唐朝,开始只是地方教育组织,正式的教育制度则是由宋代朱熹创立。原由富室、学者自行筹款,于山林僻静之处建学舍,或置学田收租,以充经费;后由朝廷赐敕额、书籍,并委派教官、调拨田亩和经费等,逐步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宋仁宗庆历年间,各地州府皆建官学,一些书院与官学合并。神宗时,朝廷将书院的钱、粮一律拨归州学,书院一度衰落。
晚清,科举废,新学兴,私塾、书院纷纷转制为学校。故而,“废科举”成为古代书院退出历史舞台的一个显性标杆。
新闻推荐
记者昨(18)日从省公路局获悉,为及时消除隧道病害隐患,都汶高速公路紫坪铺隧道、龙溪隧道将于近日进行施工,并于4月20日-7月20日实施交通管制。期间,紫坪铺隧道、龙溪隧道(都江堰往汶川方向)采取单向半幅...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