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王璎
去年夏天,我带我的两个侄儿到都江堰市虹口乡棕花村半山上去为老公采药,天上忽然下起大雨,我们苍皇奔走,看见前方有一个茶店,小茶点带卖香烟,我们趋之如归,茶点虽小,茶也要5元钱一壶,但在这时,即使50元一壶,我们也不嫌贵了。
茶越冲越淡,雨越下越大,这时候,山中阻雨的一种寂廖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我的感兴,反觉得比晴天爬山趣味更美。我的小侄子们不解这种趣味,他们坐在这小茶点里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闷万状,我无法把我所体验的境界为他们说明,也不原使他们“大人化”而体验我所感的趣味。
有一个老头坐在茶店门口拉二胡,除雨声外,这是我们当时所闻的唯一的声音。他拉的是《梅花三弄》,虽然声音拉得不太正确,拍子还拉得不错,这好象是因为顾客稀少,他坐在门口拉这二胡来代替收音机作广告的。可惜他拉了一会就罢,使我们所闻的只是嘈杂而冗长的雨声。为了安慰我的两个小侄子,我就去向老头借二胡,“大爷,把你的二胡借我拉拉,行吗?”大爷很客气地把二胡递给我。
我借了二胡回茶店,两个小侄子很喜欢,“你会拉吗?你会拉吗?”,我就拉给你们看,手法虽生了,音阶还摸不准。因为我小时候,我的大舅教过我,我大舅的教法很特别,他拉《二泉映月》、《赛马》、《梅花三弄》、《病中吟》、《昭君出塞》等曲子给你听,却不教我工尺,我对他的拉奏望洋兴叹,始终学他不来。有时候,我拽着他不放,请他教我,他就把拉小工调、正工调的音阶位置写一张纸给我,我的二胡拉奏由此入门,后来摸出正确的音阶段。
在都江堰市虹口乡棕花村小茶店里的雨窗下,我用二胡慢慢地拉了种种歌曲,两个侄儿合作歌曲,好象是江湖上卖唱的,引得周围的人都来看,一个侄儿唱着《为了谁》,要我用二胡去合他,我合着他拉,周围的青年们也齐唱起来了,一时把这儿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我曾经吃过一年音乐教师饭,但从未有过今日般的趣味,
我们的车过来了,我付了茶钱,还了二胡,辞别了虹口乡棕花村的青年们,坐上车子,车窗遮住了我,看不见雨景,我回味刚才的感觉,觉得二胡这种乐器很有意思,音色优美,装配得法,发音准确,这种乐器在我国民间很流行,理发店里有之,裁缝店理有之,餐饮店里有之,江船上有之,村里有之,倘能多造几个高尚的二胡曲,使象《二泉映月》一般流行于民间,其艺术陶冶的效果,恐比学校的音乐课广大得多呢,我们离去虹口乡棕花村时,青年们都送我们上车,表示惜别,我也觉得有些不舍,搪塞他们说:“下星期再来!”,我知道,我此生恐怕不会再到虹口乡棕花村去吃茶且拉二胡了,若设有二胡的因缘,棕花村的青年们对于我这个路人有惜别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不舍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语云:“乐以教和”,我做了一年的音乐教师没有实证过这句话,不料这天在都江堰市虹口乡棕花村中实证了。
新闻推荐
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四川实践四川省委书记 刘奇葆
“5·12”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涉及范围广,建设规模大,施工难度高,堪称人类救灾史上罕见的浩大工程。三年负重前行、坚韧...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