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阿坝州首届十佳老人”评选揭晓

来源:阿坝日报 2014-10-17 14:43   https://www.yybnet.net/

日前,由阿坝州老龄委主办,阿坝州老龄办承办的“阿坝州首届十佳老人”评选结果揭晓,他们是:“公益慈善”老人:王正才、班德斯满;“老有所为”老人:桑科、王体仁;“文化传承”老人:俄旺旦真、朱金龙;“乐观坚强”老人:王玉元、何华魁;“孝亲敬老”老人:二木干、晏洪如。

从今年4月起,州老龄委在全州开展以“筑梦夕阳·十佳老人”为主题的“十佳老人”评选活动。历时五个月,经过层层推荐、资格审查、社会公示、民主投票,评选出“阿坝州首届十佳老人”,他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先进性。这些老人中有异于普通老人能力的老人、有良好道德风尚的老人、有热心公益事业的老人和老有所为、文化传承、乐观坚强、孝老爱亲的老人,传递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正能量,旨在向全社会充分展示阿坝州老年人的时代风采,树立新风,弘扬正气,同时也反映了阿坝州老龄工作的积极成果。

班德斯满事迹简介:

班德斯满,阿坝州马尔康地区老年协会,女,藏族,生于1942年,现年72岁。班德斯满于1998年退休,就当选为马尔康地区老年协会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已连任四届常务副会长。自担任常务副会长以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扑在老年人的工作上,同时,在关心下一代的培养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她积极出谋划策把老年协会活动办得丰富多彩、有声有色,为老年人搭建了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平台。她无私奉献,以身作则激励老年人自觉服务社会,弘扬传统美德、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树立了良好的引领人的形象,在马尔康地区老年人和青少年人中影响很广、认识度高、号召力强,在老年人中都说她是大家的“领头羊”。在老年群体中她积极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谋划和开展老年人各种社会活动,关心关爱下一代青少年的工作,积极开展团结互助、抗震救灾工作。她十几年如一日的忘我工作,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以老黄牛的精神,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地奉献余热。她的丈夫身患严重疾病,长期卧床不起,她就请亲戚来家照料,而把自己的时间都倾注在老年人的事业上,这是难能可贵的奉献精神,受到广大老年人和社会的赞扬和敬重。

王正才事迹简介

王正才,金川县老年人协会,男,藏族,生于1948年,现年66岁。退休后担任金川县老年人协会会长职务,这些年由于工作成效显着,多次被省、州、县评为州老龄工作先进工作者;省孝亲敬老之星;雷锋式优秀志愿者;省老年体育工作先进个人;金川县老年大学优秀班主任、教师;县优秀共产党员;中国梦、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先进个人;为州党代表、县政协委员。2014年被县文联任命金川县民间艺术协会主席。从事繁荣发展地域民间文艺事业。他是个识大体、顾大局,政治立场坚定,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之人。他坚持不懈组织健全了为老志愿服务机构、团队;组建36支各类文艺、体育组织;多方筹集资金,用于老年协会添置活动设施设备,为抢救弘扬传承地域民族民间文化,利用丰富的理论功底和工作经验,撰写有关交通、市镇、旅游、机关管理等建议书2册;撰着《多彩金川》地域民族民间文化丛书一套(10余本);在阿坝州“5·12”汶川、青海玉树、雅安芦山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中,他积极主动组织协会会员捐款、捐物。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忘我工作,义务为老服务十余年,他是一个新时期的真正为老服务志愿者,他还组织培育带领了一支庞大的志愿孝老服务团,把协会办成了托老所,老人们的精神家园,他争取资金改建协会活动场地、置办设施。抢救弘扬传承地域民族民间文化著书立说。是守法奉公的模范,孝亲敬老的典范,是雷锋式的优秀为老服务志愿者。

桑科事迹简介

桑科,若尔盖县班佑乡多玛村人,男,藏族,生于1953年,现年61岁。2003年他担任多玛村村委会主任、调解委员会主任至今,他每天都挤出一定时间学习各种藏文版和汉文版法律、法规知识。利用说法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使全村村民学法、懂法、用法,以法解决自己的事情。多玛村现有牧户378户,牧民1788人,时有家庭矛盾发生,不管是村民反映还是当事人找上门,他都不辞辛苦,深入到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使矛盾得以消除。农村的矛盾错综复杂,常因偷牛盗马、婆媳不和、草场纠纷、邻里关系不和等大事、小事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吵架动手,他一直奋战在调解工作第一线,调解各类大小矛盾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他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真心为群众办好事、解难题,访民苦、解民忧,老百姓都亲切地称他为人民群众的“和事佬”。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调解工作虽然辛苦和麻烦,但是很光荣和充实。如果有人问我怎样才能做好调解工作?我认为有一句话是可以概括的,那就是基层人民调解员必须要有一种奉献精神和“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工作方法,让全村牧民更加团结稳定,让群众更加和睦相处,尚科老人正是以这种精神,“老有所为”默默奉献,服务村民,赢得了当地农牧民的拍手称赞。

王体仁事迹简介

王体仁,阿坝州马尔康地区驻都江堰市老年人协会,男,羌族,生于1939年,现年75岁。在2001年11月,为了退休在异地的老同志有自己的组织,在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与其他几位老同志积极筹化前期工作,成立了马尔康地区驻都江堰市老年人协会。他当选为协会的常务副会长,这是一项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为老服务工作。协会会员多,工作量大。他不怕苦、不怕累、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一心一意处理协会日常事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和独当一面的工作魄力。协会领导班子,经过多方筹集经费,争取财政预算,在州老干局和干休所的帮助下解决了办公地点和活动场地,使协会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这几年,会员人数扩大到一千多人,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受到全体老同志的赞同。他带领协会班子成员勤于听取老年人的心声,及时向党和政府反映老年人的合理诉求,以之得到解决。如:解决了阿坝州在内地1万多人二代身份证的办理问题。向州社保局和医保局反映后,解决了老年人因病住院垫支难,报账难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报销比例,降低了门槛费。为方便老年人看病在内地设立了多处定点医院。他真正做到了政治上尊重老党员,思想上关心老党员,生活上照顾老党员,使老党员们心情愉快,安度晚年。2009年王体仁同志被评为全省老干部工作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连续三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号召党总支全体党员和协会会员要有大爱无疆,心聚中华的思想并积极组织抗震自救。带领老同志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产主义品德,在自己受灾的情况下,还积极带头捐款捐物。还先后组织动员党总支、干休所、老协成员为2009年台湾“莫拉克”台风、2010年青海玉树“4·14”地震、2013年“4·20”芦山地震的灾区群众伸出援助之手,无私捐款。坚持退休不褪色,他十几年来坚持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做好事,无私奉献不索取的人生追求,全心全意为老龄事业奉献余热。

何华魁事迹简介

何华魁,茂县凤仪镇人,男,羌族,现年75岁。2000年省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化,并且同时患有血脂高、胆固醇高、尿血酸高、胆结石的疾病。但是这位老人并没有被这些疾病吓到,他以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生命力跟疾病作斗争。在任茂县老年人协会理事和老年协会坪头片区负责人时,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娱乐生活,每年为坪头村老年协会编排节目,自己编写歌词,如:《羌民歌唱共产党》《茂县欢迎你》《羌民喜迎十八大》。组织老年人学习法律知识,进行法律知识竞赛,近几年义务教会老年人三套太极拳;同时调解了坪头老年人为土地、房子等产生的矛盾纠纷,得到了老年人的好评;他热爱羌民族和民间民族文化,手把手地教青年人舞龙和传统民间打击乐器,教年轻人唱羌民族酒歌、喜庆歌;为解决家乡人畜饮水困难状况和乡村公路,退休后自费去省财政厅争取资金五万元,积极协调县交通局、农业局、开发办等部门并得到支持,解决了实际困难;2013年“五一”节慰问环卫工人时,编写了《我是光荣的环卫工》。为环卫工人慰问演唱,在茂县创建省级法治县时,编写了《遵纪守法歌》进行宣传演唱,灾后重建中,慰问山西援建单位时,编写了《感恩之歌》,并翻译成羌语,用羌、汉两种语言进行慰问演唱。他是一位退休教师,他性格开朗,生活乐观向上,有一颗为群众办好事的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好思想、是一位有奉献精神的坚强老人。

王玉元事迹简介

王玉元同志,九寨沟县草地乡上草地村人,男,汉族,生于1954年,现年60岁。1975年,当时年轻力壮的他正在自家的田里忙碌着收割庄稼,遭熊袭击,失去右眼,落下终身残疾。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其弟上山挖药又发生意外,摔伤致高位截瘫,老母深受打击,从此卧病在床,面对母亲年老体弱、弟弟瘫痪在床和自己右眼残疾的人生困境,他毅然扛起了这累垮双肩,压弯背脊的重担。一边照顾卧病在床的弟弟和年老体弱的母亲,一边务农、采药补贴家用。在4000多个日夜里,身残志坚的他一直始终如一、细心照顾弟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手足情深的人间真情。多年来,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瘫痪在床的弟弟和体弱多病的老母亲,他心中也有过苦痛,生活也充满累与忧,但他一想到他们是自己的至亲,与自己血脉骨肉相连,作为家中的主心骨,他不能垮。作为男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勇敢地把这一份责任、亲情与义务担当起来。他说,他们是我的至亲,现在他们病了,但给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他们的回报。弟弟的坚强,母亲的慈爱,家里家外、村里老小、政府的关心帮助,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宽慰,我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值得珍惜的!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点,远比他们受病痛、受折磨要好很多,负起孝老爱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作为哥哥起码的道德与良知。12年来,是他的不离不弃和对这个家的爱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不抛弃、不放弃、不离弃”的信念让他走到了现在。他对瘫痪弟弟的不离不弃感动着村里的每一个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自尊自爱,自力自强和决心,勇敢面对生活的逆境、困境、挫折,积极主动克服种种困难,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带动着身边的人。

俄旺旦真事迹简介

俄旺旦真,壤塘县南木达村人,男,藏族,生于1949年,现年65岁,现任佛教协会会长、藏戏团团长。俄旺旦真自2011年退休后,一直致力于南木达藏戏事业,于2012年10月,他担任壤塘县佛教协会会长、藏戏团团长,并全身心投入到壤塘藏戏事业的发展,南木达藏戏在他的努力下正式发展成为壤塘藏系团。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他亲自编剧、导演,推出《格萨尔王之霍岭大战》《文成公主》《莲花生进藏修桑耶寺》等藏戏中经典剧目,其作品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在建州六十周年文艺汇演中一举成名,并赴红原、若尔盖、金川三县汇演,在西博会、宽窄巷子摄影展中更是把壤塘藏戏推向全国,面向世界。在他持之以恒地努力下,南木达藏戏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全县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

朱金龙事迹简介:

朱金龙,男,羌族,现年63岁。系汶川县龙溪乡阿尔村巴夺组人。于2009年被国家授予羌族非物质文化“羊皮鼓舞”代表性传承人。一、情系家园为民服务。他从小组长到村委会主任任期近十年中,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的各项工作,带领全村村民调整产业结构,针对本村的气候和自然环境、他把地膜玉米种植技术和大白菜、莲花白等种植技术推广和引进在本村落户,拓宽了老百姓的增收渠道。二、继承祖艺乐施行善。他祖父是龙溪乡出名的接骨大师,从小聪明的他继承了祖父的接骨技术。村里村外的村民有摔伤、骨折、各种病痛时,都要到他家就医,有些伤势较为严重不能行走的,只要被他知道了,他便立即主动上门为病患治疗。他成了远近闻名乐善好施的乡村好医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三、坚守梦想弘扬民族文化。他在父亲和岳父的熏陶下,靠自己的勤奋好学,学到了羌民族文化的释比经典。为了古老的羌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他向村民积极宣传保护和传承羌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他教大家唱羌族歌,说羌族话,讲羌族历史,努力恢复有关羌族人婚姻、丧葬、祭祀等传统文化。“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他更是全力投入到羌文化恢复工作中。在汶川县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和历年本村举行的羌历年活动中,他不辞辛苦,将羌族释比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广大游客和观众。每逢喜、忧两事,朱金龙都要亲自组织人员,展示羌民族释比技能,有时唱、跳到通宵,但他毫无怨言。他曾参加了四川电视台到自贡、江安、拍摄的“东方龙”电视连续剧角色扮演。以及“欢迎你到阿尔村来”的电视剧。从2001年—2013年多次赴北京展示羌民族释比文化。把羌民族文化展现给了全国,乃至世界。他在释比文化的传承和挽救方面为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二木干事迹简介

二木干,黑水县石碉楼乡格依村人,男,藏族,生于1953年,现年61岁。为让村里的老人们吃饱穿暖、老有所养,精神愉悦、老有所乐,他经常召集老人们拉家常,开展文艺活动,组织学习日常生活小常识,同时,鼓励老人之间相互照顾。每年组织评选村上和谐家庭,使孝亲敬老精神深入人心。生有所养,老有所依,是老人们最大的愿望,也是千百年华夏文明铭刻在子孙骨子里的印记。每当村里有老人去世,他总是亲力亲为,将葬礼安排得井然有序。亲手为老人收敛遗容,理发、净身、穿寿衣,凭借一手木工手艺,为死者打造棺材,从不避讳。以前,因条件艰苦,结核、麻风等地方病频发,被感染者去世后,村民及其家人都避讳,但他不仅宣传病理知识,还发动党员干部为死者收拾葬礼,让群众了解传染病不可怕,同时也尊重死者,为死者安排身后事。他30年如一日,照顾村里老红军遗孀银花生活起居。一次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为救银花,落下顽疾。他是老人们的贴心人,更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遇到村里群众有矛盾、邻里有纠纷,他总是以家长的身份“化干戈为玉帛”。哪家有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热心帮助。他积极学习种养殖技术,带头发展农业经济作物,并带领群众勤劳致富。

晏洪如事迹简介

晏洪如,理县杂谷脑镇人,女,羌族,生于1954年,现年60岁。她是阿坝州公安局退休民警,本应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她,却因为父母及婆婆年迈需要照顾,所以比退休前还要繁忙。婆婆90岁高龄了,因脑血栓引起下半身瘫痪,生活丧失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婆婆卧床三年来,在她的精心照顾下,从没有长过褥疮。她每天重复着这些繁琐、单调,很少有人知道的活儿,然而她却把别人认为的这些“烦事”、“苦差事”当成了自己的“份内事”、“幸福事”。婆婆临终前还拉着她的手说:“遇到你是我的福气,你真是我的好媳妇。”认识她的街坊邻居对她总是赞不绝口,夸她是个大孝女。婆婆离世后,因弟弟常年在外打工无法照顾母亲,她又挑起了照顾母亲起居饮食的重担。此时的母亲也已是耄耋之年,身边还拖着一个自幼就患上脑瘫的孙女,母亲和侄女就成了她最大的牵挂。除了对母亲和侄女的生活饮食起居体察入微,平日里经常搀扶或推着轮椅陪母亲散步、给母亲读新闻,教躺在病床上的侄女识字、画画,想方设法让她们忘掉病痛带来的折磨,鼓励她们快乐地活着、轻松地活着。她用爱心、真心、耐心、诚心和孝心继续书写着人间的真情大爱!

新闻推荐

成都今年投资800亿元建设新型城镇化

继续构建8个卫星城与中心城的半小时交通圈,集中打造4个小城市和10余个小城镇建设,提升33个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完成第一批30个“互联网小城镇”建设。笔者日前从成都市建委获...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如何跑步更健康2016-03-30 07:31
猜你喜欢:
评论:(“阿坝州首届十佳老人”评选揭晓)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