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的节日“七夕”,因为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的日子,近年来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许多情侣都会选择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领取结婚证。今年七夕正好赶上周六,成都市青羊、金牛、双流等7个区县的婚姻登记处为此还特意加班,让有情人可以在这个浪漫的日子里达成心愿。
而我们,则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来谈一谈上世纪40年代的成都人是怎么结婚的。珍藏在四川省档案馆和都江堰市档案馆的老照片为我们还原了当年的浪漫情景,82岁的丁寿康老人则以一个当年家中开婚纱礼服店的亲历者身份,为我们讲述了你或许并不了解的,老成都人结婚那些事儿。
中新街北新街,
是那时的婚纱一条街
讲述人:彭州市林业局丁寿康,82岁,
家中当年曾在中新街开设结婚礼服店
我1932年2月14日出生于成都中新街52号,父亲在40年代因病去世,留下“永和斋”一个门面,母亲便将这一门面租与一个出租结婚礼服的人开设“永和礼服店”。几年后,店主另开新店,就将这礼服店转给母亲继续经营。这时我已基本成人,便协助母亲打理店铺,介入了对顾客的接待及整个婚礼的观摩。
礼服
十来家礼服店,都集中在中新街、北新街
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特别是40年代末期,新式的所谓“文明结婚”已在成都城区全面开花,成为主流,旧式的“凤冠霞帔”“坐花轿”“插金花”“挂红绸”只在农村可见。
那时,全城有十来家礼服店,集中在中新街、北新街两条街上。新娘和女傧相的礼服是用软缎手工缝制的齐足长裙;披纱只限新娘披戴,长在3米以上,多从外地特制。早期的礼服有全白和粉红两种,有的还绣有粉色花纹。以后渐渐演变为素净的全白色,高领变低领,甚至低胸;披纱也由两色渐渐变为单纯的白色,只在额上缀一串白色绫制小花或撑一个俯卧"3"字形弯弓。新郎的礼服有常礼服和燕尾服两种,都是全黑色。常礼服即一般的西服,多数人都自有或向亲友借用。燕尾服只限新郎穿用,就像当今交响乐指挥穿的一样,内穿硬领硬胸的白色衬衫,系黑色领结,另有一顶黑色高帽。不过,这高帽不能戴,只能用手端在胸侧,颇有绅士风度,但租用的人不多。
乐队
大鼓小鼓不可缺,其他都是铜管乐
我们的礼服店还代理了雇佣乐队、花车及出售胸花、撒花、燕尾签、证婚书、请帖等结婚用品。乐队乐手一般6人,也有4人或8人的。无论乐手多少,大鼓小鼓不可缺,其他都是铜管乐。在“大吉”日子里,结婚的人特多,乐手分配不过来,只好在6人或以上的大组里,找个一般人穿上黑色制服,戴上白色手套,煞有介事地“吹”着一只小号演绎现实版“滥竽充数”。
花车
花环、绣球一起挂,要买胸花就到梨花街
花车也在不断演变,早期是在小轿车的车顶四周及引擎盖上,缀满各色大小鲜花,还垂下一串串长约10厘米的小花串,车前车后再各挂一个花环,车前花环中有个金色双“喜喜”字,车后为金色“爱”字。后来除保留花环外,车顶则改为由红绸结的一个约50厘米的绣球,4条红绸以绣球为交点呈对角线向4角下垂,再各结一小球,这样显得非常简练而雅致。那时胸花集中在梨花街、转轮街的小作坊里制售,用绫子或通草片手工粘制。这些花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简直可以乱真。
喜钱
“大种叫花子”,来了一批又一批
人们选择婚期,多数人都是从“历书”找寻“宜嫁娶”“大吉大利”的好日子,也有的听命于“算命先生”。那时,街上有一帮所谓“大种叫花子”常常到我们礼服店来打听:哪对新人在哪天哪时哪个餐厅举行婚礼。他们掌握了新人的动向后,便以三四人为一组,准时前去“恭贺”。先是在礼堂前放一串约有10多响的小鞭炮。然后就高声向新贵人“道喜”,不要到足够多的“喜钱”,不会离开。而新贵人总是怕在亲友面前丢面子只好尽快赏够“喜钱”打发了事。殊不知,这批走了,马上第二批、三批······接踵而来,弄得新贵人头痛难为。有的人懂得“丐帮”的奥妙,就有意拖延时间,不去理睬,那你就会遭到他们的哄闹,甚至挖苦,谩骂,气焰十分嚣张。
礼堂
“明湖春”“荣乐园”,那时的婚礼也兴在大餐厅办
当时成都如暑袜街、上翔街、平安桥、四圣祠等街道有不少教堂,但婚礼并不在教堂举行,都是自家在“竞成园”“明湖春”“荣乐园”“东林”“涨秋”“撷英”等大餐厅里操办。富有人家大操大办,甚至结婚礼服也是量身定做;像一般公务员及教师等工薪阶层,既热衷于赶时髦又拿不出多的钱来,大多就参加当时“社会服务处”(设在少城公园内)组织的“集团结婚”。集团结婚每批有二三十对新人,统一租用陈旧的礼服披纱,在一个礼堂同时举行集体婚礼,指定社会贤达担任所有新人的“证婚人”,既有很高的权威性,又把费用减少到最低限度,深受欢迎。
婚礼
傧相、花童、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一个都不能少
当时店里出租的礼服一般由我在头天送到主人家中,第二天到礼堂收回。我常常有意提前去礼堂,带着“看话剧”的乐趣去观赏婚礼的进行式。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在春熙西段“成都大楼”内“撷英餐厅”的一家婚礼。大门口竖立一个写着“张赵府结婚志喜”的红色告示;礼堂前有个宽敞的广场,乐队坐在大门口的内侧,凡有客人到来,乐队就奏起悦耳的迎宾曲。接近中午,花车在繁华街道“兜风”后到达“成都大楼”门前,下车时,两个花童捧着“抱花”迎面献给新娘,然后各牵新娘披纱的一只角。乐声响起,新郎挽着新娘在男女傧相的陪伴下缓步走向礼堂。亲友们站在两旁不断地向新人抛撒由通草片做的五颜六色的“撒花”,气氛十分热烈。休息一阵后,正午时分,在“司仪”的主持下,一对新人挽手步入礼堂,伫立在众亲友面前。接着“司仪”分别恳请双方父母、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入座,一一接受新郎新娘的“三鞠躬”,然后新郎新娘相互鞠躬,接下来是有关人员一一致辞。在各自发言中,看出主婚人是新郎的远房长辈;介绍人却是个“拉郎配”,因这对新人是“自由恋爱”,本没有介绍人,但为了遵照旧习“明媒正娶”,“被迫”拉了个介绍人;证婚人则是当地颇有名望的年高德劭的老人,他手捧“结婚证书”庄严宣读了证书上的证词。可惜我记不清证词的内容,但可以肯定不是当今电影里牧师问到的那几句套话。最后,新郎带着愉悦的笑容向来宾致谢辞,向双方父母表孝心,再度鞠躬。又是一阵乐声响起,伴着长时间的鞭炮声婚礼结束。“司仪”宣布全体来宾在礼堂前的广场上合影留念,合影后聚餐。
那时,这种婚礼人们称为“文明结婚”。今天想起来的确“文明”:它没有喧嚣、没有调侃、没有恶作剧!有关人员的讲话总是对新人的一片殷切期望和谆谆教导,而新人在众亲友面前的表白以及对父母的承诺,相信新郎新娘都会铭记在心。至今,我还向往着这样的“文明结婚”。
成都商报 四川省档案馆
联合出品
本期协办单位:都江堰市档案馆
档案资料提供:四川省档案馆 李泽民
都江堰市档案馆 王克明
新闻推荐
都江堰的道文化渊源流长,青城山、鹤鸣山、老君山等名山,更是在道场闻名遐迩。昨日,第四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在成都都江堰市青城山隆重开幕。本次文化节将持续3天,秉承“自然、生命、和谐、发展”的...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