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构筑城乡绿色屏障 打牢成都生态本底

来源:四川日报 2013-12-19 14:20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市天保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成效显著

翻开成都的生态地图,一组数据异常醒目:截至2013年,全市累计投入配套资金上亿元、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00.89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至37.64%!也就是说,在成都1.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有三分之一多的幅员被郁郁葱葱的森林覆盖,居住在成都的1417.8万居民享受着生态成都带来的宜人生活。

这是成都市实施天保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彰显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及市相关部门对天保工程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高度重视。而在收获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的生态效益的同时,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林业种植等系列助农增收举措也得到了有力彰显,为广大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周伟 文/图

累计退耕还林超百万亩

巩固退耕还林激活生态经济一盘棋

作为一项惠及人人、奠基长远的生态工程,成都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取得的各项成就与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为加速推动该项工作,成都市政府下发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意见》,强化了组织保障,出台了地方配套政策,充实了领导机构,建立了工作机构,市政府成立了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园林局,有关工程区(市)县也进行了调整和充实。

与此同时,成都市还落实了工作经费和配套资金,市财政按照每亩退耕地每年40元标准,建立市级退耕还林巩固成果专项配套资金,每年安排1840万元。截至2013年,全市已累计投入配套资金上亿元,在国家专项规划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在抚育管护、补植补造、病虫害防治、农户技能培训、林业基地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基层林业站服务体系建设、成效监测、宣传及网站建设等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成都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成都市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00.89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6.09万亩、配套荒山造林54.8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覆盖11个区(市)县、152个乡(镇)、1321个村,涉及农户20.1万户、农民70.5万人。与此同时,还带来了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生态效益上,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全市国土绿化步伐,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市退耕还林工程成效监测报告》显示,退耕地的总孔隙度、最大持水量和渗透系数、土壤有机质全P全K含量、土壤酶活性等监测指标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增加,林地涵养水源保持能力提高,退耕地涵养水源能力达到1.26亿立方米,固土能力达到1.89万吨/年,在保育土壤、固定二氧化碳和供给氧气等方面的综合生态价值,经折算综合贡献值每年达2.71亿元。

在经济效益上,退耕还林过程中,结合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了22.58万亩的生态经济兼用林和5.65万亩的经济林,主要包括以巨桉、杨树为主的工业原料林、三木药材基地、笋材竹基地、蚕桑基地、茶叶、柑橘、桃、梨等。目前,这些林地已经逐步投产见效,林下养殖、三木药材、竹材竹笋产业、“茶林混植”等产业发展迅猛。

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7.64%

天保二期工程实施筑牢成都生态屏障

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生态尽显。从2011年成都市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以来,成都的每座山、每片林,都发生了看得见的变化:林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成都一直走在全省最前列!随之而来的,还有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的不断强化、生态效益更为完善、森林资源培育经营的诸多突破、林业产业加快发展。在天保二期工程实施的第三年2013年,成都续写绿色新篇章,这一年成都市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30.0%提高到了37.64%,增长了7.64个百分点!“成都市林业生态建设已步入治理大于破坏,森林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的新阶段。”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保工程的大力实施,各项政策和配套资金全部落实,队伍建设大力推进,所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通过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地控制和减缓了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生态安全保障。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生态治理,植被得到了增加和恢复,单位面积土壤侵蚀模数下降30%-60%,生态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提高了生态保障能力。

而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成都市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了生态补偿机制,受到了各界好评。据了解,在2011年天保二期工程起始之年,成都已经全面规划建设任务:在继续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基础上,除了对274.82万亩国有林和集体公益林实施森林管护,在无林地、低效林地实施公益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48.0万亩,还要对103.14万亩集体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

为此,在2010年,成都市政府就出台了《成都市集体公益林(地)生态保护资金筹集与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对集体公益林予以生态保护补助,补助标准为30元/亩,保护资金的管护面积总计102万多亩,每年发放保护资金3000多万元,连续4年,上亿元的补偿资金按时定量地发放到每位林农的手中。

而为确保天保二期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落实到每位林农的手中,成都市率先制定了《成都市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补助对象及标准、管理程序、资金拨付、资金监督管理进行明确和规定。

根据规划,2020年成都市将通过实施天保工程新增森林面积5.9万亩、森林蓄积36.6万立方米、碳汇5338.8万吨。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区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明显增加将仍是成都市天保工程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林业经济风生水起

靠林吃林促农增收成效显著

靠林吃林,致富增收,让林农享受经济实惠,是天保工程二期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连续3年的天保二期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实施中,成都紧密结合林业经济产业建设,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项目。农民从中收益很大。”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各工程区(市)县以生态建设为契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以林下经济为突破,提升林地综合效益。在确保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行林竹纸、林草畜、林药、林茶、林桑等治理模式,发展生态经济型产业,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龙门山区域发展林药、林茶、林菌等林下种植,二三圈层区(市)县发展林禽、林畜等林下养殖,各种林下产业基地已逐步投产,颇见效益:全市的林下种植品种有16种之多,规模达到8万多亩。林下养殖品种8种之多,规模有144万只。通过加速林业产业发展,繁荣林区经济,使林农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大提高,生态得到了保障。

林下养殖,仅仅是后续产业的一个侧面。退耕还林和天保工程带来的蓝天绿水、鸟鸣山幽,更为成都的生态旅游发展带来了绝佳的契机,并逐步成为山区新兴经济增长点。据了解,按照《成都市绿色生态旅游规划》,深度挖掘该市森林资源潜力。以24个森林公园、11个湿地公园、4个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基地及野放中心、村镇绿化为载体,着力打造大熊猫、森林、湿地、乡村等四大旅游品牌。如今,成都森林公园面积已达120余万亩,年接待游客222万人次,年产值达1.97亿元。在都江堰市、邛崃市、崇州市等林业大县,依托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优秀的生态旅游项目不断诞生,涌现出一大批度假村、“农家乐”和“林家乐”,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林农转移就业收入同样增幅明显。“按成效监测报告显示,外出务工收入和发展森林旅游业收入增加了67.39%,这足以说明全市生态旅游蓬勃发展,让当地林农获得了实惠,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该局相关负责人说。退耕还林和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带来的还不仅仅是收入的增加,它更大范围地辐射了社会效益,改变了山区林农长期以来广种薄收和轮歇耕种方式,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

新闻推荐

郫县成为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县

本报讯(记者张彧希)郫县日前通过省市三方四家创建省级劳动合同制度示范县复查验收,获授省级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示范县称号,成为继双流、新津后成都市第三个成功创建县。2013年,省人社厅确定将郫县、都江...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构筑城乡绿色屏障 打牢成都生态本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