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开文 刘佳
近日,本报对运渣车野蛮行驶影响交通安全,沿途抛洒灰渣影响城市环境、污染城市空气等“恶习”进行持续关注,运渣车这一“马路杀手”、“城市污染源”成为治理难题。
以成都为例,多部门联合发文,要求从2012年11月1日起,对运渣车实施密闭改装,只有经过改装的运渣车才能上路,否则将面临严厉处罚。2月19日记者了解到,3个月已过去,成都近6000辆运渣车中,实施了改装的刚刚过半。为了逃避处罚,一些运渣车甚至不惜租用其他车辆,在运输途中作“耳目”。那么,治理运渣车,出路在何方?
新招出笼:唯有改装才能规范
2月18日,成都市青龙场一建筑工地上,一位李姓运渣车主向记者直言。他三年前花了30多万买下这辆车,根据路程远近计算运费,平均下来跑一趟大约100元。除去油费、驾驶员提成,利润十分有限。一晚上为了能多跑几趟,于是加大油门,不顾红灯。“这样的重车,每次停车又起步,大概要多花5元油费。”至于超载,则是工地方说了算,因为按每车结算,每趟要装满货箱为止,不可能留下空箱。
正是在利益驱使下,运渣车乱象不断,且反反复复难以根治。有鉴于此,去年9月,《成都市建筑垃圾全密闭运输和公司化运营管理实施办法》出台,规定从11月1日起,只有安装了自动软篷全密闭覆盖系统的运渣车,才能在成都市域范围内从事渣土运输。
根据新规定,货箱栏板高度不得超过1.5米,加装全密闭设施后,货箱高度不超过1.6米。改装的新运渣车,必须安装自动平移折叠式全密闭装置;车箱顶部覆盖装置应利用车载电源为动力源,电机驱动软篷布自动覆盖车箱。“必须从车辆构造上进行改造,规范市场准入,才能从源头上根除问题。”成都市扬尘办负责人李健告诉记者,为治理运渣车,多年来,城管和交警等部门联合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总是不理想。他们意识到,仅靠半夜上路查处,不是长久之计,唯有从源头抓起,才可能根治。如此一来,运渣车想超载都不行,沿路撒漏的现象更是没有可能。
现实尴尬:改装做的少观望的多
事实上,规范市场准入对于根治运渣车顽疾确为良方。然而,从2012年7月起市场陆续改装,到去年10月31日的最后期限,进行了改装的仅有大约300辆。到今年1月底,新政实行已3个月,成都近6000辆运渣车中,经过改装符合标准的也仅仅过半,离政府的预期还有很大差距。
位于都江堰市的成都创奇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具有运渣车改装资质的企业之一。记者在该公司看到,有几辆运渣车正在改装。“陆续有车辆来改装,多的时候一天有10来辆,有时几天没有一辆。”该公司董事长纪道友介绍,从前来改装车辆的进度上可以看出,对于新规,一部分公司和车主比较积极,但还有很大一部分车主持观望态度。
原因何在?新都区大丰镇一建筑工地上,一位运渣车主直言不讳:“改装前装满一车,最多可达30吨,改装后一车装下来最多只有十二三吨。你比别人装得少,施工方直接不请你。这样下去买车的本钱都赚不回来,谁愿意自断财路?”
另一些本来想改装的车主,看到还有大多数车没有改装,有的也能侥幸运营,于是更有观望情绪。“如果多数人都没改,只有少数人改了,那不是自找苦吃?”
对症下药:为改装车提高“待遇”
“没改的赚钱,改了的吃亏,这是一定要避免出现的情况。”李健表示,针对目前现状,政府一方面会加大对违法上路运渣车的处罚;另一方面针对车主的担心,政策上也有跟进。
比如,从11月1日起,只有完成改装的运渣车才能在成都市市区范围内从事渣土运输。由于不再有撒漏现象,允许其在白天运输(早晚交通高峰时段除外),这就大大提高了他们的作业时间。
为大面积推广“集装箱”式封闭运渣车,成都市要求包括兴城公司、交投集团等在内的市级平台公司、地铁公司,以及区级平台公司,都必须首选经过技术改造后的“集装箱”式运渣车。目前,成都已经在“两快两射”、地铁等政府重大工程项目中,率先统一采用新的全密闭运渣车。
合格的全密闭运渣车,还将受到按时保养等完善服务。若在中心城区遇故障,运渣车可在2小时内得到救援维修,远郊故障可在3小时内得到救援维修。
对于没有改装的运渣车,一律将无法从事渣土运输,没有达到标准的运输企业,将无法进入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名录,成都市建委将负责监督有土方开挖运转需求的建设单位,必须与名录中的运输企业签订运输合同。对违规企业实施不良信誉记录扣分,并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查处。“相信这样多管齐下,推进效果会更好。”李健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君芳)记者日前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获悉,4月29日至5月1日,都江堰市青城山景区、新都杨升庵博物馆(新都桂湖)门票将实行优惠价格。青城山景区门票价格由90元/人·次优惠为72元/人·次;新都杨...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