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四川实践与启示(四)
□本报记者 赵仁贵 张宏平 李旭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追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更多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十年来,特别是在经受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背景下,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救灾、重建和发展的全过程,投入力度越来越大,民生工程惠及面越来越广,巴蜀大地凸显民生之重、民心之暖。
数字折射路径,指向日益明晰:近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跑赢GDP增速,这在全国不多见;2010年起,四川重修市州政府目标管理办法,更加突出民生指标;2011年,全省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超过总支出的60%,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更加凸显。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响亮提出 “建设民生政府”、“发展民生经济”,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四川铺展开新的探索和实践。民生为本,民心为基,凝聚起崛起灾难、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四川能在困境中创造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的奇迹,全省上下体会最深的是:只要把老百姓的事情办好了,再大再难的事情都好办。
石渠县的寒冬,每年长达6个月,过去,全县90%的人无电可用,牧民靠拾捡牛粪取暖,工业几乎是空白。2012年9月19日,“新都桥-甘孜-石渠”联网工程顺利通电,雪域高原上的牧民定居点内,一盏盏电灯照亮一张张笑脸。
这条造福沿线近30万藏族同胞的“光明天路”,从根本上改写了甘孜藏区缺电历史,“大电网”时代将为藏区工业掀开新的一页。
路,在不断向前延伸。
“9+3”免费教育计划的实施,让藏区3万多名孩子走出大山,开阔眼界,学习技能,沿着党和政府铺设的成长成才之路前行,未来有了更加光明的选择。
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深入推进,让藏区、凉山彝区和乌蒙山区、秦巴山区的公路总里程,分别从1.2万公里、1.4万公里、2.3万公里,增加到3.8万公里、2.9万公里、7.6万公里,贫困地区踏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之路……
从光明路,到发展路,到小康路,蜀中大地纵横交织的惠民之路,烙下四川在灾难大考下的民生印记,更映射出省委、省政府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坚守和追求——人民群众是力量之源、执政之基、胜利之本。
党的十七大报告承诺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四川,从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决定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到2012年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 “建设民生政府”、“发展民生经济”,5年来,四川在罕见的特殊困难和严峻考验中践行着民生为本的理念。
民生理念:越是困难时期,越重视改善民生。
地震造成上千万人受灾,但灾区没有出现社会动荡,从救灾开始到重建结束,没有发生一次大的群体性事件,刑事犯罪率和治安事件发生率也持续下降,广大群众守望相助、共渡难关。归根结底在于,四川始终把“民生优先”作为工作取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救灾、重建和发展全过程。
震后三年,“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重建目标基本实现。回望3年历程,没有省委、省政府秉持的“民生优先”理念,就没有今日灾区举世瞩目的“民生跨越”。
民生理念:一切工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
2007年底举行的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开出一张实实在在的“民生清单”——重点抓好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道路通畅、环境治理等关系民生的工作,确保群众得到实惠。规模空前的“民生工程”大幕开启。
民生,被放在举足轻重位置。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中,全省遍织的“民生网”,温暖了受灾群众,解决了基本生活问题。
民生,成为公共财政支出主要投向。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影响,四川坚持民生投入力度不减。5年来,“十项民生工程”投入累计高达4000多亿元,省级公共财政预算新增财力绝大部分用于民生保障。“十一五”期间,全省累计用于民生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达857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8倍。
民生理念:抓民生不能停留于口号,要有实在的办法和具体的抓手。
一顶新型帐篷,印证着四川抓民生的“实”和“细”。为让牧民群众在游牧过程中也能享受现代生活,2009年起,四川省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中,免费向生活在高原上的10万户牧民家庭发放新型帐篷。
这顶20平方米的双层保温新型帐篷,能保温、隔热、阻燃、防雨雪。不仅外观和性能优于传统牛毛帐篷,内部还为牧民量身配备了折叠钢丝床、多功能组合桌、太阳能供电设备、牛奶分离器、奶渣晒垫等九件成套生产生活用具。
“原来我家生活用具重470公斤,现在只有200多公斤。两头牦牛就可以驮运了。”康定县塔公乡色其卡村村民巴洛对新型帐篷爱不释手。
建设“民生政府”——这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汇,折射出省委、省政府执政为民的追求。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近日在《求是》杂志撰文说:“发展为民发展富民是最大的群众工作,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必须以实现人民富裕幸福为根本目的。”
如何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如何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
强化政府公共职能,向百姓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注重发展“民生经济”,公共财政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取向……
百姓福祉的实现路径
四川从投入增长到项目优化,从理念更新到机制健全,从微观改善到宏观变革,年复一年的庄重承诺与践诺,民生工程的内涵外延不断拓展,以人为本的实现路径不断丰富。
肖芳很神气,她是成都地铁公司中唯一的藏族女司机。
作为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首届学生,3年前的春天,丹巴县巴底乡色足村的肖芳和56个甘孜州藏族农牧民家庭的孩子,带着对城市现代生活的期待,从千里之外的雪域高原来到内地学习培训。
正是2009年春季启动的这项民生工程,深刻改变了肖芳们的命运。
历史并非巧合。
2007年,四川GDP在西部地区率先突破万亿元,次年即开出沉甸甸的民生清单,以一项项民生工程确保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011年,四川GDP迈入2万亿俱乐部,次年即提出建设“民生政府”,把发展民生经济作为政府职能转型的重要抓手和载体。
极为特殊而艰难的5年,四川正确处理强省和富民的关系,以民生工程、百姓福祉为以人为本的实践路径,从投入增长到项目优化,从理念更新到机制健全,从微观改善到宏观变革,标注下一个个难忘的民生印记——
2008年,承诺确保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省农民,诺言所及,是千千万万农民笑逐颜开:农民参合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40元提高到80元,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大大提高。
2009年,四川农业发展史上诞生一项新纪录:省农业厅全年共落实国家和省级沼气项目资金近20亿元,支持农民新建沼气池64.79万口,这是四川农村沼气建设投入资金最多、农民新建沼气池最多的一年。
2010年,“文化体育”被写进“十项民生工程”,全年新建7800个农家书屋,覆盖了近50%的行政村,农民群众称之为“致富屋”。
2011年,投入44.7亿元资金开展彝区扶贫,启动404个“彝家新寨”建设,彝区3万户、15.4万人搬进新房,迎来文明新生活。峨边县大堡镇双溪村村民拉布拉根破天荒地开起了“彝家乐”。
2012年7月1日,一条惠及万千城乡群众的喜讯激荡人心:以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全覆盖为标志,四川省全面步入“老有所养”时代。
承诺与践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正具化为保障民生的实现路径。
节节攀升的数字,记录下百姓福祉的“含金量”——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 “十项民生工程”:2008年投入501.4亿元,2009年投入800亿元,2010年投入940.08亿元,2011年投入1191.09亿元,2012年计划总投资1080亿元。4000多亿元 “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难题,推动着民生领域重大变革。
把有限的公共财政资金花到民生工程上,用最少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进了更多民生角落。
意味深长的变化,记录着百姓福祉“步步高”——
从2007年的 “十大惠民行动”,到2008年的“八项民生工程”,名称之变,意味着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四川已成为谋划系统、措施具体的大项目。变化背后,是更多的资金投入、更大的覆盖范围、更高的标准要求,以及兼顾当前与长远的全局统筹。
从“八项民生工程”到“十项民生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文化体育工程两个大项的新增,表明四川不仅着力解决群众衣食住行等基本民生需求,还努力满足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等更高层次的民生愿望。
在更加幸福的基础上追求更有尊严的生活,更加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这不仅仅是老百姓的愿望,更是省委、省政府的执政目标。
从百姓最期盼的事情做起,自我加压增加“自选动作”,成为不少地方党委、政府的自觉行动。随着民生工程的不断推进,各级领导干部对“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有了新的理解:改善民生才是最大的政绩。
特殊群体的突破,增进百姓福祉“温暖度”——
立足省情在藏区实施 “三大民生工程”;在彝区实施“三房改造”和“彝家新寨工程”;以新村建设为抓手推进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目前,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暨帐篷新生活行动规划任务已全面完成,10万顶新型帐篷全部免费发放到牧民手中,1409个牧民新村的100139户牧民住上了新房子。去年投资20.4亿元的334个彝家新寨建设项目也已全面完成,12.7万贫困群众入住新寨。
不断完善的举措,提高百姓福祉“满意率”——
成都向社会公开征集民生工程项目和草案修改建议,邀请市民代表暗访检验、“点单”检查民生项目;
广安邀请群众全程参与2010年民生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竣工验收、质量监督;
眉山将市委、市政府研究民生工作的重要会议,通过电视现场直播……
惠民利民的制度安排
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四川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取向,完善制度安排,努力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2011年,四川GDP突破2万亿大关。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凉山6市州GDP首破千亿元大关,乐山、泸州、内江、资阳向GDP“千亿俱乐部”发起冲击,四川有了更雄厚的经济实力来破解民生难题。
温饱和基本的物质需求实现以后,缩小城乡差别、公平教育机会、和谐社会环境等,成为新时期四川建设 “民生政府”的评判标准和价值追求。
从困难群体的查漏补缺,到民生领域的深层变革,民生内涵的嬗变呼唤更加长远的制度保障。
2008年起,四川首次将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以至新增考核 “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既从总量上确保了民生支出的规模,又便于各地因地制宜,把有限的财力真正投向群众最急需的领域。
5年来,四川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快发展、创新社会管理结合起来,改善民生、服务群众迈向具体化、职能化、制度化。一系列民生保障机制的建立,确保了民生项目整体推进,形成了群众参与、共创共享的科学发展机制。
针对民生政策类多面广、管理分散的特点,四川创造性地提出“以事权换财权”的资金管理机制,通过有效整合财政资金,有力保障了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的落实。
随着财政用于民生保障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地积极探索建立民生工程保障投入稳定增长长效机制。2010年,广安民生工程投入预算为31.4亿元,全年投入民生工程的资金却超过了50亿元,新增的绝大部分是通过政策创新引导带动的社会资金投入。
确保民生项目不留死角,采取“罚点球”等方式强化督查督办机制。2009年,“促进450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创业”被写进“十项民生工程”,然而时间过半,任务仅完成37%。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接到“点球”后,连续多次前往工作滞后地区督促整改。年底再看,全省实现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5409名,完成目标任务的120.2%。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快发展相结合,一揽子群众工作机制如星火燎原,使更多公共资源转向公共服务领域。
一年多前,宜宾市高县嘉乐镇人民村还没有一条水泥路。如今,桑园里满目青翠,稻田里谷穗飘香,蜿蜒的产业环线如绸带般点缀在山水之间,村民发展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这一切,离不开机关干部联系群众制度的创新与发展。
始于2010年,全省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引导党员干部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群众工作走向常态长效。两年来,省、市、县“挂包帮”活动共实施帮扶项目8万余个,投资达280余亿元,1.69万个村得到帮扶,17.81万户家庭受到结对帮扶,一批上学难、行路难等问题有效解决,一批帮扶村走上产业连片的增收致富新路。
今年7月12日,以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为原型的电影《头等大事》首映,“文建明工作法”走出四川,蜚声全国。2011年,这套真心为民、服务群众的新时期乡镇工作科学方法,迅速在全省基层推广,乡镇一级普遍建立起“三制”、“三定”机制,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预约上门等模式。各地还抓住乡镇党委换届契机,结合实际大力培养选拔文建明式的乡镇党委书记,基层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人在哪里,管理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5年来,以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市场价格、生产信息、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5大类62项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越来越多的百姓足不出社区,就能办好想办的事。
2012年,全省大力推进69项社会管理工程项目,一个全面覆盖、动态跟踪、联通共享、功能齐全的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正在规划和建设之中……
人民幸福是根本目的
四川正确处理速度与质量、内力与外力、产业与城镇、城市与农村、富民与强省的关系,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作为统领未来发展的总体战略,开辟民生发展新空间。
临近中午时分,村民林德珍走出家门,在门前的菜园里扯了一把小葱,抖落泥土,冲洗干净。数分钟后,麻婆豆腐的香味便溢满农家小院。
这是绵竹市清平乡村民因地制宜建设的“微田园”。它与房屋连为“一体”,绿油油的蔬菜,再围上一圈卵石,就成了一道特别景观。
在清平乡,房前屋后的“微田园”面积有630亩,一年产值250万元。在成都郫县唐昌镇战旗村、绵阳三台县永明镇万家坎村、广安市广安区代市镇岳庙新村……“微田园”不断铺展,舒展开一幅现代文明与乡村气息相辉映的新画卷。
小小的微田园,折射出四川特色的幸福生活。
让人称奇的,是灾后美好新家园。
生活重建、经济重振、文化重生,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仅仅1000多个日夜,奇迹在天府大地不断刷新。
540多万户、1200多万人的城乡住房优先恢复重建,8283所各类学校和2292个医疗卫生机构高标准、高质量重建和修复,一批社会福利院、社区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如雨后春笋般“长”出。灾区城乡整体布局优化,民生事业跨越提升——重建后的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灾后重建中启动了2043个新村重建规划,如今,重建后的一个个新村落融入山水田园风光,地域民族特色引人入胜。其间,新农村综合体从试点到铺开。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四川省将用10-15年时间基本完成新村建设这一历史性任务。
日新月异的,是人民生活。
5年来,全省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加30万人,去年新增76.1万人,创历史新高。
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128元,五年来,与全国的差距分别缩小了5.2个、7.2个百分点。同在这一年,随着新十年扶贫规划实施,四川省大力推进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的连片区域扶贫开发,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凉山州昭觉县大坝乡科且村的尔古木呷搬进彝家新寨后高兴地看到,新家里配有政府免费发放的钢炉、餐桌、碗柜、橱柜“四件套”。
文化生活方面,今年四川下达中央和省级专项补助资金近2亿元,专项用于市县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年内将实现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建成42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
加快转变的,是发展方式。
抓住灾后重建这一特殊机遇,重塑发展内生机制,培植自我造血功能,大刀阔斧调整发展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新的经济增长点连线成片。
在都江堰市向峨乡棋盘村,2600亩红心猕猴桃园郁郁葱葱,规模化种植,合作社带动,仅此一项,村民一年能挣好几万;
在阿坝州的30多个村寨,8000个绣娘3年绣出数百万张绣片,守着家门就业;
在6个重灾市州,仅今年春节黄金周就接待游客1217.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42亿元,接近全省总量的一半。
在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9年来全面破除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赋予农民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权和自主权,并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初步实现了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和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为四川乃至全国提供了样本。
省第十次党代会确立的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正在48.5万平方公里四川大地上引发深度裂变。
建设民生政府,发展民生经济,奋进在科学发展的大路上,四川人民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勃记者朱雪黎)经过五个月的征稿筹备,11月15日,由都江堰市委宣传部、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管理局与都江堰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的“都江堰夜色摄影图片比赛”全面结束,“青城之夜”、“雾漫...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