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纪略保护资源

来源:四川日报 2012-10-22 17:37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纪略

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是国土资源系统在新的发展阶段所承担的新的历史使命。

近几年来,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2008年—201年全省批准建设用地139072公顷,实施了68029户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农村土地整治强力推进,找矿突破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工作有效推进了灾后重建和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当前,“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已在全省深入推进,这势必对国土资源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如何创新思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是摆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面前的一道命题。

四川省国土部门在努力走出一条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四川路径。

□刘云云 郑荣图片由省国土资源厅宣传中心供稿

想方设法为发展提供土地“食粮”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已在全省深入实施。未来随着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产生大量的用地需求。如何破解用地供需矛盾?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正积极探索。

保障发展用地,从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开始。全省各市(州)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已经编制完成,预计年底可完成全省21个市 (州)和181个县(市、区)的规划成果审批,并严格按规划实施,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引领和管控作用。

今年开始,攀枝花、广安、泸州三市作为国土资源部首批工矿废弃地复垦试点市,将在试点期内积极探索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新路径,努力实现节约集约用地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共赢局面。

供地方面有“新招”——有保有压、差别化供地。强化土地资源优化和科学配置,突出重点,切实保障重点项目、重大产业、民生工程供地,一般项目依靠存量挖潜保障。对各地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及时预警土地利用效率低、违法用地多的地方,纠正不良用地导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提高土地使用标准,增强土地承载能力。今后对国家级、省级和其他产业园区将设置不同的投资门槛,对投资规模小的一般项目不再单独供地,而是鼓励多渠道投资建设产业园区多层标准厂房,其用地可以采取租赁方式供应。另一方面,鼓励企业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积极创新供地机制。鼓励项目分期建设分期供地,首期用地竣工后,可申请提供预留发展用地,采用弹性出让制度。根据产业属性和周期特征,合理确定工业用地出让方式和出让年限。

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系统将通过调整优化土地规划、设立投资准入条件、建立低效利用推出机制、推广多层标准厂房、控制非生产性用地规模、闲置土地清理处置等多种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土地集约效率,增强土地承载能力,有效保障“两化”互动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除了保障发展用地外,在耕地保护上,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坚守红线不放松。近几年来,四川省有效稳定了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积极推进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抓好耕地质量建设和管理。

“金土地工程”生发多重效应

人多、地少,耕地质量相对差,2005年12月启动的“金土地工程”旨在解决四川日益突出的土地供需矛盾。7年过去了,这项工程可谓硕果累累。

7年来,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立足职能,做好服务保障,坚持实施“金土地工程”为核心的农村土地整治,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共实施了3413个项目,整治规模达2351万亩,目前已完成2733个项目,1289万亩土地得到整治。

“金土地工程”项目实施后,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据不完全统计,该工程覆盖全省130个县110626个村,截至2011年,已集中建成农民新区5700个,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423万亩,耕地质量平均提高两级,改造下湿田327万亩,整治修建农渠4万公里,修建田间道路1.85万公里,新增粮食产能9亿万吨,受益农户852万人,人均新增年收入1965元。

土地好种了,农民富裕了。经过土地整治,农田具备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项目区按照现代农业要求组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开展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种植方式的变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看射洪,农民在整理后的土地上开发优质农业,规模种植粮油新品种和无公害蔬菜;看苍溪,项目区土地整治后建成优质猕猴桃基地;看汶川,土地复垦与产业培育相结合,岷江河谷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机勃勃。

未来5年内,全省将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2496万亩,补充耕地111万亩。

近几年来,四川省在实施以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的同时,将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城镇建设用地增加的城乡增减挂钩试点一并纳入 “金土地工程”。7年来,随着成都、德阳、绵阳、广安、遂宁、广元等17个市(州)856个“增减挂钩”项目的完成,优化了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切实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产村相融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都江堰市向峨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该乡通过土地综合整理,节约出的3000亩建设用地,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方式,在经济较发达的双流县有偿使用,为灾后住房重建筹集到建设资金6亿元,这笔资金全部投入住房重建和基础设施建设。

该乡结合土地综合整治,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实施猕猴桃、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产业恢复与转型发展,带动全乡农业人口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与农民增收。向峨乡在“金土地工程”实施中盘活了土地资源,尝到了甜头。

土地整治的长远效益,在今天显示出了更加令人期待的未来。随着四川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深入推进,“金土地工程”也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金土地工程”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农民消费能力,带动建材、服务等产业发展,成为拉动农村内需的重要动力,也将为全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实施注入更多的活力。

地灾防治守护“生命任务”

今年6月28日晚,凉山州普格县范围内普降大雨,引发荞窝镇安木脚村5、6组小荞窝沟于29日6时50分左右爆发山洪泥石流灾害,冲出8000立方米的泥石流,危害极大。因预警预报及时,紧急疏散转移群众300余人,避免了可能造成的100余人的伤亡。

守护“生命任务”,国土人在一线。汛前普格县国土部门开展了隐患大排查,广泛进行宣传和应急演练,汛期里加强地质灾害巡查、排查和值班,34个乡镇69个隐患点全部落实了监测人和责任人。

“5·12”汶川特大地震以来,四川省各级把地灾防治作为“生命任务”来抓。作为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职能部门,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系统扎实工作、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了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随时掌握地质灾害隐患情况。四川省每年汛期要开展地质灾害检查和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汛前检查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开展;隐患排查将重点核查与拉网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隐患,及时纳入预案。省、市、县三级编制当年的地质灾害防治预案,并在汛期向社会公布。

狠抓基层的宣传演练。汛前,各级国土部门深入到乡镇、村社、企事业单位、工程建设单位和学校等区域开展地灾防治宣传教育,并开展地灾应急演练,提高基层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和对应急防灾预案的认知程度。

“群测群防”成为四川省地灾防治的有效做法之一,监测预警网络的不断完善,成为关键。省市县乡村社六级监测体系日趋强化,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防灾中的主体作用;今年汛期前,清平、映秀、龙池等三大重点地区建立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专业监测预警体系在关键部位发挥重要预防作用。各级国土部门也强化了与水利、气象等单位的协作,构建起面向公众的地灾气象预警预报雨情和险情实施发布平台。

工程治理取得成效。2010年“8·13”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后,四川省启动实施了三大片区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2011年底,实施了灾区重要交通干道沿线40处特大地质灾害隐患勘查治理,今年又新启动了一批。近两年的汛期中,已建成的工程经受住了多次强暴雨的检验,发挥了积极的防灾减灾功效。

三年多来,汶川地震灾区,积极开展了2334项重大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和1248项应急排危除险简易治理,开展了6494项监测预警项目建设,恢复重建了3420处群测群防体系,实施了28674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工程。在非汶川地震灾区启动实施了488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勘查、设计,力争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找矿突破迎来新的春天

随着四川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川找矿突破已经迎来新的春天。自2006年启动新一轮地质找矿以来,重点突出了攀西、四川三江、康定大渡河、川南四个矿产资源重点勘查规划区以及川南煤矿、马边—雷波磷矿、汉源—甘洛铅锌矿、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冕宁稀土矿五个专项规划。攀西钒钛磁铁矿整装勘查成果令人振奋。特别是攀西地区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第一批47个整装勘查区以来,四川省已投入省级地勘基金5.4亿元,初步控制钒钛磁铁矿资源储量24亿吨。截至2011年底,四川省探获煤炭资源量47.9亿吨、煤层气139.44亿立方米、铁27.6亿吨、铅锌344万吨、铜70万吨、锂59.4万吨、磷8.4亿吨、金156.5吨等,为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矿产资源保障。

找矿突破,四川省注重科学规划。即将发布的《四川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11—2020)》,具体部署了四川省找矿重点地区、主攻矿种的地质找矿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十二五”、“十三五”的找矿目标任务、组织实施和措施保障。

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按照国土资源部 “建立立足攀西、辐射西南、面向全国的铁钒钛多金属矿物原料提供基地”的要求,四川省开展了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利用水平现状及供需情况专项调查,为合理配置攀西钒钛磁铁矿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在矿产资源开发上,以和谐矿山建设为抓手,推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一方面积极引导矿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资源所在地群众能享受到资源开发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建立矿山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报告制度,将其纳入年度检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考评条件之一。

四川省也开展了对重要矿产资源“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的调查,这将提高四川省优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进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此外,还开展了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凉山稀土矿、川南煤硫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提升。

未来找矿突破的重点将在哪里?据悉,四川省将重点抓好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整装勘查,加强攀西、三江、大渡河地区的磷矿、铅锌矿、稀有金属、稀土矿等及若尔盖地区铀矿,四川盆地煤层气、页岩气、钾盐重要和优势矿产资源找矿,力争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基地。

制度供给与探索创新“并驾齐驱”

当前,四川省“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已进入创新突破新阶段。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也明确了新方向——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和差别化管理,提高资源保障服务能力和保护监管水平。

这就对国土资源系统的机制体制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保障用地上,将着力提高土地政策与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区域等相关政策的协同性,建立土地政策与投资等政策的双向制约调控机制。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市)创建活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地方标准建设,统筹建立综合性的规划和项目节地评价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

特别加强工业用地、招商引资用地的供地管理。坚持以项目定用地,以投资额定用地量,建立并执行工业用地退出机制。

在耕地保护上,将探索跨市(州)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根据全省及各市(州)耕地保有量目标、补充耕地任务及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全省范围内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土地矿权交易网站建立全省耕地易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指标流转信息平台,及时发布耕地易地占补平衡补充耕地流转公告和审核备案信息。

在土地整治上,推行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参与组织实施的新模式,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依据土地整治规划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将农民可以承担的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建设、田间道路建设工程,直接交给项目区农民群众自行组织实施。探索土地整治市场化资金运作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土地整治投融资渠道,形成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吸引民营企业、公司等社会资金投入的土地整治资金保障体系。

找矿突破的制度保障不断加强。四川省进一步完善探矿权出让转让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规范地质勘查市场,加强探矿权按勘查实施方案实施,严格探矿权勘查工作阶段、勘查投入、地质工作方法、技术路线,引导地质勘查市场和矿业权市场的理性发展。

据悉,四川省将稳妥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力争总结提升出一些制度性成果。根据国土资源部批准方案,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有序开展矿业用地改革试点。继续完善国土资源“一张图”及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土地管理水平。

新闻推荐

30名“四川好人”候选12月“中国好人”

本报讯(记者李旭)这个冬天,四川人用感人之举向全国传递正能量。记者12月11日从省文明办获悉,包括成都版最美司机高洪明在内的30名“四川好人”候选12月“中国好人”。如果他们的事迹感动了您,请投上宝...

都江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江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纪略保护资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