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社区建设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省政协委员和专家建议
□张晨悦 本报记者 王小玲
劳动保障服务窗口、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窗口、人口与计生服务窗口……在都江堰市幸福镇民丰社区,居民只需到社区便民服务站,就可办理各类民生事务,还可通过电子显示屏实时了解招工信息。
近年来四川省不断加强城乡社区建设,民丰社区这样的社区便民服务网点,如今已十分常见。然而,处于探索阶段的社区建设面临人、财、物等方面的困惑和难题,制约了社区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如何突破?7月17日至19日,省政协常委专题视察四川省加强和创新社区建设和管理情况,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道探寻应对之策。
体制之困:社区泛行政化
加大直选比例培育发展社会组织
随着社区建设的推进和政府工作重心的下移,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将相当多的行政工作转移到居委会身上,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行政化”倾向日趋严重,社区难以正常发挥自治功能。“必须克服行政化,处理好基层政府指导与居民民主自治的关系。”冯家辉等委员认为,应加快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和作风,在管理体制上实现“还权、赋能、归位”。
如何推进社区居民自治?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韦克难建议,加强居民自治机制建设,通过议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真正实现居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直选比例还应进一步加大。”省政协社法委主任方光兴建议,居民自治的步伐迈得再大一些。
关注的目光也投向第三方力量。省综治办副主任崔均建议,建立社会力量参与体系,调动包括社工队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针对当前社会组织发展薄弱的现状,省政协社法委副主任李新民建议降低参与门槛,采取“公益性服务政府提供、福利性服务政府补贴、经营性服务政府采购”等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
资金之困:经费保障水平低
加大投入 培养社区“造血”功能
省民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中等社区的年工作经费支出在10万元左右,但目前全省社区平均财政保障经费在1万元至3万元之间。社区经费保障水平普遍较低,为正常工作的运转带来很大阻碍。
“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工作的投入。”张仕福委员认为,在提高财政保障社区经费水平的同时,还应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或者由政府出资购买社区服务等途径,培养社区的“造血”功能。省民政厅副厅长杜小炎建议,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社区建设投入和发展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赠或兴办社区服务事业。
省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省将把社区服务设施建设与维护经费、社区工作人员报酬、社区工作经费等纳入财政预算,予以足额保障并稳定增长。凡委托给社区组织办理的服务事项,须落实 “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人员之困:整体素质不高
提高待遇 推进专业化职业化
“社区干部获得的报酬与之所承担的工作量、所作出的贡献不成正比”。在视察中,委员和专家发现,四川省社区干部待遇普遍偏低。据统计,四川省社区干部月工资报酬平均仅1100元左右。
另一引起各方关注的现象是:大部分社区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且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社工知识的培训。
“社区工作需要更多的综合性、专业化人才。”吴先林委员认为,社区干部队伍的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人才,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社区管理工作。熊树林委员建议,比照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待遇水平,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和报酬,从而加大对优秀人才、年轻干部的吸引力。崔均认为,应通过健全培养、选拔、使用、流动、评价等政策制度,推进社区人才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
制度之困:缺乏标准和规范
社区建设纳入规划
“新建社区要规划建设社区活动场所。”成都理工大学教授罗映光建议,将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科学规划社区布局,使城镇化与社区建设及管理同步推进。
缺乏指导性的规范和标准,是乐山等地在社区建设中共同的苦恼。乐山市副市长张奇伟呼吁:制定出台城市社区标准化建设规范,以及农村社区建设相关政策文件,明确软硬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激励政策。
“应更加注重完善政策规范和激励机制。”母世杰等委员建议尽快出台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在操作层面上明确标准和要求,为社区管理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周静委员建议,把社区建设纳入党委政府的目标管理和考核,多部门协作,合力推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雪黎)9月6日,记者从2012都江堰城市形象展暨精品房产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都江堰震后首场房产博览会将于9月14日正式开幕。据悉,此次房博会都江堰将以展示城市形象为主,重点展示、销售...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