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省第十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前夕·文化建设篇
□本报记者 裴蕾 张良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四川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又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间,四川省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大力建设文化强省,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提高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水平,为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回首5年来四川文化建设,走进9000万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一个共同的感受是:美!
文化民生:幸福之美
5年来,一座座美观实用的公共文化设施拔地而起,成为保障百姓基本文化权益的基点。公共文化设施建得起、转得动、有活力,让文化真正服务于民,实现城乡共享,为人民群众带来愉悦之美。
“家庭人人有爱好,社区天天有活动,街道周周有集会,区县月月有赛事,城市季季有晚会,全市年年有节庆”——成都市从2009年起打造的“15分钟文化圈”,以综合文化站为圆点、15分钟为半径,百姓出门15分钟行程内就能参加文化活动。在全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形成“城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圈层,城市有“15分钟文化圈”,农村则有“10里文化圈”。
这就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力量,它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美德的弘扬,引领文明的生活方式。5年来,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全省每个角落。5年间,四川省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并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不断优化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努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共享均等。“十一五”期间,全省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22300个农家书屋落户村庄,实现50%的覆盖率;全省建成426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乡乡有综合文化站”的实现率达到100%;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成县级支中心117个,“县县有文化资源共享中心”的实现率达到65%。
建得起还要转得动,四川省不断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机制,让文化事业投入效益最大化,使老百姓真正享受社会发展的文化福利。
2010年11月,宜宾市筹资340多万元,在全国率先为10个区县艺术团体统一配备文化惠民流动舞台车,同时为每辆车配备全套灯光、音响专业设备,实现了“一馆一团一车”。全市各区县公益演出团体下乡镇、进田间,为大众送去精神文化食粮。
“管理——投入——供给”的创新机制让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效益最大化。2007年,成都市有关部门开出“采购单”,面向全市文艺院团发出 “竞标公告”:谁的节目通过专家组评审,谁就获得政府采购,由政府采取每场补贴的方式把演出送到村民面前。这一年,“竞标”的惠民演出方式在全省铺开,除了国有院团,民营文化单位也被纳入“择标”序列。
泸县97支民营农民演出队抱团,成立全国首家“农民演艺中心”。他们以“泸县农民演艺网”为载体推出服务百姓的“文化菜单”,老百姓要看什么节目,拿着菜单 “点”。泸县还于2010年3月推出“112农村文化演出服务工程”,优秀节目由政府买单,每年在全县每个村演出两场。“城里人看大片,我们看大戏,各有所乐!”泸县农民的一句话,满溢着老百姓的文化愉悦感。
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四川省除了实施送书下乡、流动舞台车、文化惠民大礼包等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文化项目外,还推广图书馆总分馆制、流动图书馆、自助图书馆、手机图书馆等全新服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构建网络(手机)图书馆、文化馆,开辟公共文化服务新阵地。同时,借助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三大工程,创造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
文化发展:壮阔之美
5年来,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全省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整合,市场主体得以重塑,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谱写出一曲大集团带大产业的壮美的交响乐。
2012新年伊始,新华文轩新动作不断:1月12日,书店综合体“轩客会·格调书店”在洛带古镇开业,年内将打造10家“轩客会·格调书店”;4月11日,由新华文轩打造的全国首家数字出版体验店在成都天府广场附近亮相……作为四川省首家启动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现代企业制度让最初靠财政“输血”的事业单位,成为自我“造血”的全省利税大户。
从最初的“试验田”到大面积“丰收田”,激活新华文轩生产力的,正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
2005年8月,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进行跨地域、跨行业的资本联合,成立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5月30日,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中国新华书店上市第一股。
2007年12月,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此为契机,四川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文化资源加大战略重组的力度,大集团带大产业步伐加快。2008年,在峨眉电影制片厂和峨眉电影频道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峨眉电影集团。2009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整合全省广电网络资源,组建四川有线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决策。体制改革打破坚冰,市场主体得以重塑,产业龙头初步形成,一艘艘“文化航母”昂然前行。
2009年12月28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列出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文化资源的整合从简单的“物理叠加”跃升为更高层次的“化学反应”。
2010年1月,四川电视台和四川人民广播电台两台合并,实现了广播与电视、频率与频道资源的对接融合。康巴卫视并入四川广播电视台,实现了节目资源共享、体现了集约优势、提高了运行效率。6月,四川出版集团与四川新华发行集团重组新华文轩,9家图书出版单位进入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公司,打通了出版发行行业上下产业链,四川图书出版发行跨上一个崭新的发展平台。7月,省委、省政府整合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省电影公司、峨眉电影频道资源,组建新的峨眉电影集团,制作、发行、播出、放映一体化的电影全产业链打造完成。
在大集团带大产业战略带动下,到2011年底,省本级的7个大型文化集团资产规模超过260亿元,同年实现总收入超过110亿元。
在国有大型文化集团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文化市场最活跃的“细胞”——中小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迅速发展。年接待游客145万人次,年总收入2.7亿元——这是九寨沟民营演艺团体2010年的 “报表”,10家演艺团体从各自为政到抱团拓展市场。在九寨沟,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绮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欣赏到美不胜收的歌舞表演。在广元,川北民俗文化园是民营企业面向市场寻定位的有益尝试:项目从资金注入到开发市场,从文化挖掘到市场运营,大都由民营企业一手操办。在德阳,曾经走村串户的“背篼”杂技马戏班面向市场,依靠“多条腿走路”,借助社会资本迅速延伸产业,增强发展活动,成长为拥有8个专业演出团、3家下属公司、1所自办杂技学校和1座大型酒店的有限责任公司。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16亿元增长到521亿元,位列全国第八。图书发行、都市类报业始终保持全国同行业前5强的位置;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连续两次被评为 “中国文化企业30强”,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四川省电影公司综合实力居全国省级电影公司第一;全省电影票房总收入2010年达到6.2亿元,居全国第六;成都数字娱乐产业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3位。
文化重建:再生之美
震后四川围绕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以项目为载体加快灾区文化设施的恢复提升,以文艺为手段服务灾区群众,灾后文化重建捷报频传,崛起新的精神家园。
震后第一个冬天,声势浩大的“文化暖冬”行动在54个受灾县掀起热潮。中直、省直院团的大批知名艺术家,四川省50多个专业剧院的文艺工作者赶赴灾区,送去2.3万场演出、1.7万场公益电影。在开展文化抚慰活动的同时,四川省着力构建常态化的“文化抚慰”工作机制,组织发动全省文化工作者深入开展 “送文化进灾区”、“文化送欢乐·同心建家园”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截至2011年底,累计在灾区放映慰问电影超过16万场,服务群众达1.2亿人次。
灾后文化重建中,以文艺为手段服务灾区群众和以项目为载体加快灾区文化设施的恢复提升,双管齐下,协调推进。
在都江堰市“壹街区”,都江堰市文化馆是最醒目的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厅、美术厅、排练厅、综合教室……重建后的都江堰市文化馆,跃升为西南地区一流的群众文化设施。在馆长马艳丽看来,文化基础设施水平跃升20年,最大的受益者是老百姓。北川图书馆馆长李春也有相同的感受:“去年5月到12月,我们馆的进馆人数达到3万多人次,群众把我们这里当成了享受精神文化食粮的‘后花园\’。”
灾后重建中,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积极推进,非遗传承人参与生产性转化和产业化开发,非遗资源广泛融入日常生活,成为社会关注新热点和民生保障新资源。
羌绣,羌族文化艺术的奇葩。“5·12”汶川特大地震后,为了抢救和传承羌文化,拓宽因灾失地的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发展羌绣产业成为突破口。4年来,通过政府扶持、技能培训、产业培育,以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羌绣产业链逐渐形成。一批羌绣精品获得海内外收藏家青睐,海外订单纷至沓来。4年来,仅汶川县就已成立4家羌绣公司,注册资金合计1200余万元,汶川绣娘绣出的羌绣绣片达数百万张。
灾后文化重建中,“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成为灾区群众的共同心声。感恩奋进成为四川新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形成催人前进的感恩奋进文化,转化为推动发展振兴的巨大精神力量。58岁的彭州市保安肖兴洲从废墟中捡起快板,连续几年自创节目唱感恩说重建,鼓舞斗志。绵竹市遵道镇棚花村村民们自发成立感恩艺术团,在板房区演出,为重建美好新家园鼓劲……
截至目前,全省3049个灾后文化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2914个项目完工,完工率96%。走入灾后重建的第四个年头,四川省受灾地区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受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得到抢救性征集。今日地震灾区,不仅文化生产体系得到重建,还崛起新的精神家园。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莉文/图都江堰市胥家镇金胜村新建的15000平方米猪舍已经完成最后清理,静静地等候来自远方的“客人”——再过一个星期,800头来自加拿大的原种母猪将乘坐专机抵达,成为近年来成都市最大...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