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农民集中居住从宏观来看改变的是农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的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5-28 18:44   https://www.yybnet.net/

农民集中居住,从宏观来看,改变的是农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具体到每一个农民,则影响着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生命轨迹。

一方面是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另一方面是农民面临就业意识不强、就业能力不高的现实,如何妥善解决好农民集中居住以后的就业增收、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农民“安居”之后能否“乐业”的关键所在。

走进农民集中居住区,记者连日来探访到多个生动的就业故事。他们的心路历程或许能提供某种借鉴。

□本报记者 张彧希 刘莉

故事一 月嫂也抢手

“带小孩儿哪个不会?”去年7月,当副镇长杨波找到徐淑玲参加镇上举办的母婴护理员培训班时,徐淑玲并不十分情愿。

已年过40岁的徐淑玲是新津县花源镇杨柳村13组村民。2011年,杨柳村整体搬迁到集中居住区。由于花源镇经济条件比较好,加上农民手中多多少少有些征地补偿款,对“上班”这件事,大家都“不着急”。“但党委政府必须想在前面,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为他们谋划一个长久之计。”镇党委书记张艳说。

“赶鸭子上架”开始。

2011年,镇上引进了专业的母婴护理培训学校,7月,第一期“月嫂”培训班正式开班。张艳和杨波带着宣传资料来到小区,挨家挨户地动员起了包括徐淑玲在内的50多名村民。“毕业”后,徐淑玲很快在成都市区找到一份当月嫂的工作,月薪2500元。“听说最高还有月嫂拿到6000元的。”

在引导居民职业化之外,镇上还吸引专业的人力资源机构介入,促进就业工作市场化。

这次休假回到镇上,徐淑玲就发现身边好多人要到双流机场上班。原来,镇上委托一家人力资源公司承接下了为成都双流机场招聘160名地勤人员的“大单”,首批60名人员已经签约。

故事二“撬撬队”里的大忙人

花木销售的旺季一到,43岁的叶泽俊就成了大忙人:“大户”刘云贵和李泽秀争着要他过去干活,成都的一家单位还催着他过去种树。

叶泽俊是郫县唐元镇钓鱼村村民,他被刘云贵戏称为“撬撬队”队长。所谓“撬撬”,即是苗木移栽时从泥土里撬起树木、搬运装车的工种。在钓鱼村,像叶泽俊这样的“撬撬”有300多人,“工资能达到每天160元以上。”

花卉苗木产业是唐元镇的支柱产业。去年7月,4个园林职业技能培训班在钓鱼村开班,每个班60个人的名额被村民们一抢而空。“我把新学到的高芽嫁接技术用到了4亩樱花的栽培中,保证了90%以上的存活率。”刘云贵说,这让他觉得从成都技师学院请来的专家“有两刷子”。

为了整合各种资源,村里还引进了君羊花卉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搭建种苗平台和销售平台。合作社还在项目包装、争取小额贷款等方面,为村民提供帮助。

如今,钓鱼村有600多户村民从事花木产业,年销售鲜花4000多万盆,全村花木产业的产值达上亿元。

“在我们村,几乎没人愿意外出打工。”叶泽俊说。

故事三农民“变身”小老板

每天凌晨3点起床,到蘑菇房采下新鲜的香菇,装袋扛上三轮摩托车,驱车1个小时到蒲阳镇批发菜市……这是45岁都江堰市向峨乡海虹村村民任昌蓉每一天的开端。

“累!比以前种地累得多哟!”面对记者的询问,任昌蓉直呼“好辛苦”,脸上却挂着灿烂的喜悦。她和丈夫周厚明一起做的食用菌培育项目,刚刚起步就看到了成果,由于她家的蘑菇新鲜,市场行情看好,月收入已经过万元。

“年龄比较大,又没得啥子技术,出去工作离家太远,挣的钱也不多。”任昌蓉的说法在都江堰市人社局的调查中得到了印证:在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的未就业人群中,多是因灾失地的农民和 “4050”人员,除了养殖种植很少有其他技能,而89.5%的本地群众不愿外出就业。

一边是农民难以胜任的高技术含量工作,一方面是企业开价较低农民不愿意去,似乎成为一个难解的结。“向峨乡产业发展相对不足,全乡仅有4家企业,农民因地制宜自主创业是一条好的就业途径。”向峨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刘仕君说。

鼓励村民就地自主创业,当地政府采取积极开展小额担保贷款的方式。2010年,任昌蓉获得了第一笔4万元的贷款,加上自己的3万元,把蘑菇房从200平方米扩大到1000平方米。

刘仕君表示,他们还计划通过几户农民与周家联营的方式,带动更多的村民就业。

【记者手记】

农民为什么不愿意就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地方政府多措并举,紧扣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引导创业等思路,搭建农民就业的平台,但从数据上看,工作岗位供大于求的情况仍然频现。农民“不愿”就业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都江堰市就业服务局副局长谢忠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按照15公里就业半径,骑摩托车油耗及车辆损耗约10元,伙食费10元,电话费2元,买包烟5元,杂项3元,也就是说,一个农民在外工作,每天大约需花费30元,一个月至少花费900元。

这也不难理解,为何送到面前的每月1000多元工资让农民们提不起兴趣。

从徐淑玲到任昌蓉,三个就业故事直指“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的契合点。打好培训、创业、产业发展三张牌,地方政府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新闻推荐

何厚铧在考察澳门援建四川灾后重建项目时指出记

何厚铧在考察澳门援建四川灾后重建项目时指出本报讯(记者王爽)5月28日至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来川考察澳门援建四川灾后重建项目。在川期间,何厚铧出席了澳门援建最大单体项目——广元澳源体育...

都江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都江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农民集中居住从宏观来看改变的是农村整体面貌和农民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