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大邑新闻 > 正文

三条线路 中外考古专家认识巴蜀 通过文物 看到汉代巴蜀融入全国“时间不够,还想再来”

来源:成都商报 2018-10-25 01:37   https://www.yybnet.net/

“我们停留的时间还有多久?我想去楼上再看看唐宋石刻。”望着大厅中央的领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刘海旺院长一只脚已经跨上了阶梯。第一次参观四川博物院,一个小时的时间显然让他有些流连忘返。从事汉唐考古,曾因参与三峡地区两年发掘与巴蜀文化结缘,看到这些巴蜀大地出土的文物,一切都是那样熟悉。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结束后,来自国内外的中外专家通过博物馆线路、遗址线路、学术史线路这三条考察线路来了解巴蜀文化,“时间不够用,有机会再来仔细看一下。”在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成都博物馆内参观的国内外专家感叹道。

在四川博物院,刘海旺院长最先走进的是汉代陶石陈列馆,琳琅满目的画像砖,让他目不暇接。快步走着、手机拍着、现场还给众人充当解说。“你看这块画像砖,描写的就是当时的贵族生活。” 刘海旺解释说,成都画像砖内容丰富、图案精美,而且算是全国6个画像砖集中出土的核心区,其他几个分别是南阳、陕北、江苏、山东等。

当看到一块成都大邑出土的“东汉杂技舞乐画像砖”时,图中赤膊男子,左肘“跳瓶”、右手执剑“跳丸”,这些生动的场景让他忍不住又拍了几张。“当时成都人民的生活还是很丰富啊!”在看到一块汉代瓦当时,他也对一旁的人解释其中寓意,“这些瓦当写着‘富贵万岁’,这就是当时社会开放心态的一种证据”。

画像砖就是一条线索,这些述说着汉代经济文化、具有艺术造诣的图案,透露着当时巴蜀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以前在考古时发现一种商周时期的尖底碗,具有很明显的巴文化色彩,但是到了汉中期之后就很难见到了。” 刘海旺说,汉代中期之后,成都平原等地都已经融入了大一统的社会,出土的文物也和全国其他地方的面貌相似。

在汉代,巴蜀地区能够孕育出司马相如、扬雄这些大家,转而影响中原地区的文化,已经说明这个时候的巴蜀文化,已经走向了与中原的融合。

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的刘宝山也是第一次来到四川博物院。虽然研究新石器时期的考古,但是明清时期的江口古战场遗址也让他倍感兴趣。“展出还是很震撼,这些光线的运用、背景资料的介绍,都值得我们借鉴。” 刘宝山研究江南土墩墓,在长期的研究中,江南土墩墓的断代从青铜时代推移到了新石器时代,这和不断的发掘是分不开的,“和江口沉银一样,对于考古人来说,文物的价值,远远大于这些金银铜器的本身价值。” 刘宝山告诉记者,正是有了这些发掘,历史面貌才愈发清晰。

在研究院三楼的陈列馆的内,风格各异的拓片则让大家耳目一新。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经有5000多张拓片,到了年底将增加到4万张。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实习生 廖静

新闻推荐

11月12日起大邑部分道路将实施电子眼抓拍

本报讯(记者杨甦)记者昨天从大邑县公安局获悉,为进一步规范晋原城区主要道路和苏家镇、沙渠镇等部分乡镇道路交通秩序,提高交...

大邑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邑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三条线路 中外考古专家认识巴蜀 通过文物 看到汉代巴蜀融入全国“时间不够,还想再来”)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