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大邑新闻 > 正文

野生大熊猫种群缺保护吗? 专家回应:大熊猫真正的家在野外

来源:四川日报 2018-07-05 06:2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王成栋

对网上流传成都某地野生大熊猫淹死一事,7月4日,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回应:属实。溺亡大熊猫为幼体,死亡时胃内还有未来得及消化的奶。

此事引起部分网友质疑:为何不能对大熊猫强化保护?相关专家解答:最好的保护方式,是让大熊猫回归自然、适应自然。

心痛!野生大熊猫幼仔溺亡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介绍,7月3日,黑水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张学良沿大邑县西岭镇云华村小河子沟区域进行巡查观察,于13时30分左右在保护区内云华村9社磨子坡处的一片河滩上,发现一只已经死亡的大熊猫幼体。

随后,保护区管理处将幼仔尸骸送到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都动物园)。该中心会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专家连夜检查处理。

据鉴定报告,死亡大熊猫为半岁左右的幼仔,头部有2处皮下出血,下颌出血,肺部有大量气泡,胃内有奶,肠道内有已消化的竹叶,脾脏有少量出血点,其他脏器无肉眼病理变化。诊断为溺水死亡。

本月1-3日,因遭到强降雨持续袭击,保护区发生了山洪。专家判断该大熊猫幼仔可能不慎落水溺亡,后随洪水冲至河岸浅滩处被发现。

回应:野生大熊猫需适应自然

消息传出,有网友叹息:可怜,它还是个宝宝!也有网友发问:为何不能对大熊猫强化保护?

“大熊猫不是宠物。”相关专家回应说,野生种群生活在野外,不可避免被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威胁,如天敌、自然灾害等。但也只有在野外状态下,大熊猫才能不断繁衍进化,适应自然。保护动物不仅仅是保护这个物种,更多的是保证它们与自然界共生、持续进化。

“根据大熊猫的近代研究数据,它们并未出现遗传退化,对大自然的适应能力依然良好。这说明大熊猫并没有被自然进程抛弃,它们理应继续在野外生存繁衍。”四川大学教授冉江洪表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大熊猫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重大,但这并不代表圈养是它们最好的归宿,“自然有其规律,出生和死亡都是正常的,应以正常心看待。”

“我们所有科研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恢复扩大大熊猫的野生栖息地和种群数量。”相关专家表示,绝不能因为野外存在风险,就把野生种群捕回,“那将是大熊猫保护工作的倒退。”

思路:以栖息地保护为重点

根据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的数据,全国有74.4%的野生大熊猫在四川,共1387只,主要分布在46个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目前,前述每个保护区均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并组建了专门的保护力量。

“不过,野生大熊猫活动范围大且隐蔽,不可能对每只大熊猫都进行监控保护。所以,保护主要针对栖息地展开。”前述专家举例,每年发情期,野生大熊猫动辄活动几十公里去“求偶”,“如果人都跟着,它们怎么繁衍后代?”

前述专家说,现有的保护思路与国际通行做法几乎一致:巡护力量主要负责巡山护林,打击盗猎盗伐,“减少人类对栖息地的破坏和干扰”,进而保护大熊猫的家园。

省林业厅介绍,目前四川正在推动建立横跨各保护区的野生大熊猫DNA数据库,以期尽可能实现野生大熊猫的精细化管理。

新闻推荐

歌舞快板庆七一 传递新时代新思想

本报讯(何其敏记者阳敏)6月26日,大邑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大邑县老龄委联袂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建党97周年文艺演...

大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野生大熊猫种群缺保护吗? 专家回应:大熊猫真正的家在野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