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大邑新闻 > 正文

成都人是怎么喝上自来水的

来源:成都商报 2014-03-23 07:58   https://www.yybnet.net/

百年前的成都,城外围绕着南河与府河,城内又有金河、御河穿过,还有纵横的沟渠,湖、塘、池、堰星罗棋布。学者袁庭栋在研究成都街巷时曾感叹,成都原来曾经是一座水城!

不过,水滋润了成都,也滋生了病菌,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不干净的水也意味着瘟疫、疾病,一个被忽略的事实就是,成都自古就是四川省的瘟疫重灾区,学者张涛从方志、正史等文献统计到古代四川各县共爆发383次疫情,成都就占了41次。而从民国时期成都报纸的报道来看,当时成都平均每十年要发生两次大规模的霍乱。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在水边却喝不到干净的水,是以前成都人的烦恼,今天的成都人,已经感受不到这种烦恼了。不过,我们应该回头去看看当年的故事,假如我们不珍惜水,不注意保护水,则迟早会再次吃到苦头。

一百年前成都人喝啥水

今天我们平日喝水主要就是这么三种:一种是将自来水烧开饮用或者过滤后饮用;一种是购买桶装水饮用;还有就是平时在外面购买各种瓶装水。而一百年前的成都人呢?从清末傅崇矩编写的《成都通览》可以看到,当时的成都人喝水也有三个来源,排第一的是河水,但必须在城外的码头挑,因为城内的御河、金河已经成淘菜、洗衣、扔垃圾的地方,这里的水断不能喝;其次是井水,但是城内的井水最多煮饭用一下,最好不要直接喝或者泡茶;其三是堰塘的水,城外堰塘的水或许还可以喝,城内堰塘的水来自街巷阴沟,已经脏得洗衣服都不行了。

也许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井水不能喝呢?一来是因为成都地下水水质偏碱,味苦,口感不是很好。二来成都人太多,当时就如今内环这么大点地方,这么多人吃喝拉撒就在这么巴掌大的地方,重复污染是难免的。当时成都一共打了2515眼井,大家用水就围着井,提一桶水起来,哗啦啦洗菜、洗衣服后就在井边把水倒了,好多井边不远还有厕所。结果呢,用井水泡的茶,水面都还能看到一层油垢。

所以,但凡家庭条件好点,喝的水都要是锦江和府河两条河里挑来的“河心水”。成都的饭馆、茶馆,也都要号称自己用的是河水才行,不然生意肯定不行。没钱的穷人,只有将就喝井水了。当时净水的土办法就是,先把井水烧开晾冷,然后除去杂质,再烧开又晾冷,再除杂质,“烧过两次,则井水回甘如清泉矣”。

挑水夫,穷人家的“特权职业”

但要到城外挑河水,可是一件苦差,比如某人在东大街开了家茶铺,必须要到浣花溪那一带挑水,往返二三十里,脚打起泡,肩磨得肿,水可能还洒一路。有钱又喜欢安逸生活的成都人断然不会干这么辛苦的事情,好在还有很多到成都讨生活的外乡人。挑水夫,这个成都城内特殊的职业就这么产生了。“虽有自来水,尚未办好,不能不用挑夫也。成都城内凡有四百三十六人,经警局发有规则,各夫各按各段街户挑水”。这是1909年前后成都挑水夫的情况。到抗战时期,挑水夫已经增加至1000人以上。

一般挑水夫服务的客户都是固定的,挑水到家、月底结账,价码则根据挑水的距离来定,一般就是20文一挑,当时一碗荞面小份6文、大份8文,一个木工的日薪是96文,挑水夫勤劳一点,一天挑三四担水,糊口还是没有问题的。很多挑水夫和客户是有信任感的,比如挑一担水来,挑水夫就在主人的大水缸画一笔,五笔就是一个“正”字,到月底就按“正”字收水费,基本没在支付问题上出过乱子。

而且挑水夫虽然是穷人,文化程度也不高,但还是有“职业道德”。按说买水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到上游挑了水,或者是不是真的到了河心,但挑水夫不会在这个事情上偷奸耍滑。抗战时期在成都居住的何满子曾撰文写过,“这里包含着一种职业道德。他们不在河边舀水,以避开岸边洗菜淘米浣洗衣服的地方;都要涉水走到离河岸有一定距离的水面,两只桶不离肩头,迎流俯身一舀,就是满满两桶水挑着上岸了。这是我亲闻之于一个挑水人,他说:‘我们卖的是河心水,没得一丝丝脏的。行有行规嘛,未必担桶水卖就可以不讲良心?\’”

当一个挑水夫,虽然是穷人不得已而选的职业,但对当时的穷人来说,也算比较体面的职业了,毕竟收入稳定,工作固定,比起那些挑大粪的、推鸡公车、抬滑竿的要好得多。在清代,挑水夫还是有特权的一种职业,当时晚上为了城市安全,是要宵禁的,天黑了就不准在街上乱逛,抓到就要关起。但为了让水车来往方便,挑水夫拥有号衣和腰牌可以在凌晨出入城门。除了挑水,当时的挑水夫还被纳入“消防”角色,一有火警,就必须到警察局取竹帽和水桶到火场灭火,完了再给点钱当劳务费。

挑水夫是旧时成都的一道特殊风景线,一旦挑水行业停顿,整座城市就会陷入不安。1911年辛亥秋保路运动期间,成都各行各业罢工、罢市,都能得到市民的支持,唯独挑水夫的罢工遭到人们的反对,结果只罢了一天就复工了。

“自来水”来了

世界水日的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全球性水危机。1977年召开的“联合国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重警告: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前面提到,1909年出版的《成都通览》就提到“虽有自来水,尚未办好”,为何抗战时何满子看到的成都,还是挑水夫挑水的景象呢?

北京有个自来水博物馆,进去之后能看到1908年北京首个自来水厂“京师自来水股份公司”始创前后的文字和图片,从这个角度来看,成都的自来水事业和当时帝国的中心基本是同步的。

成都市民当时知道自来水这个词是因为周善培。周善培留过洋,眼光开阔,在成都轰轰烈烈搞了很多事情。1908年他当了四川省劝业道总办,看到成都商铺散落街巷,商气难以聚拢,于是联络商人修建劝业场(即今天的商业场),这种商业观念,在当时的中国都是非常超前的,天津的劝业场直到1928年才开建。

周善培不但修房子,还注意配套,因为劝业场,成都出现了两个新玩意儿,一个是电灯,一个是自来水。那时候成都晚上都点菜油灯或者蜡烛,哪里见过电灯哦,所以劝业场黄昏发电亮灯的时候,简直轰动全城。他还成立了官商合办的利民自来水公司,从南门万里桥下架起水筒车引水穿过城墙,通过专用管道输送至城内的蓄水池中,再用人力挑水或者板车拉水出售,劝业场边的华兴街就修有一个蓄水池,供给全场的餐饮店与茶楼。此外,在盐道街、学府街、总府街等5处也建有蓄水池。

当然,这个自来水和现在的自来水差别还很大。从现有的档案资料来看,水从城外通过管道就直接运到城内的蓄水池,中间也没有消毒、清洁等净化工序。

因为管网不到户,最后还是要通过人力把水运到商户和居民家中,加上也没有价格优势,有钱人家还是喜欢请人挑水。后来,因为社会动荡,管道脏了坏了也没法及时维修,自来水的口碑越来越差,等到1926年,成都第一家自来水公司终于宣布停业。停业之后,有识之士一度发起成立“自来水委员会”,计划新修自来水厂,可惜谈到钱就没了音信,到1938年,成都市政府出面欲修自来水厂,也是因为财力有限而夭折。

水不干净要生病

根据每三年发布一次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地球淡水资源十分有限,而且在空间上分布非常不均,其中只有2.5%的淡水资源能够供人类、动物和植物使用。对淡水资源构成压力的主要方面之一是灌溉和粮食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全球目前有8.84亿人口仍在使用未经净化改善的饮用水源,26亿人口未能使用得到改善的卫生设施,约有30亿至40亿人家中没有安全可靠的自来水。每年约有350万人的死因与供水不足和卫生状况不佳有关。

洁净的水源对一个城市的公共卫生是非常重要的,成都虽然和北京同步搞自来水,但形同虚设,市民喝的还是河水和井水。由于民国以来成都人口越来越多,人口密度大,传染病暴发的几率也大大增加。“道途之不治,秽物之堆积,恶气触入,不可飨迩。每当阴雨泥泞,尿酸粪汁及一切脏水,秽向太阳光线中,水蒸气之发生游离,为我口鼻舌供给之鸩毒品……”

由于近代西方病原学说、细菌学说尚未在中国普及,民众的防疫观还处在蒙昧状态,地方政府也一度寄希望于迷信,比如华阳县为祛除瘟疫,县府张贴告示,命令群众焚烧纸船以送瘟神,大邑县设坛作祭,祈阻瘟疫。而遇到疫病流行,民众最常用的防疫物品就是大蒜,比如霍乱盛行,认为如果每顿饭吃一瓣蒜,就不得遭传染了。此外,雄黄酒、生姜、生葱、花椒,成都人在疫情严重时都拿来用过。

后来大家慢慢知道了瘟疫传播的原理,每到疫情发生时,警察要求各街将每日所需的井水、河水,取样到公安局化验,看有没有问题,而且在一些使用人口比较多的水井,每天晚上要用漂白粉调水一大碗,然后倒入水中消毒。街上卖水的也要受到严格管控,1943年成都的媒体报道称,有两小贩在街上卖汽水,自称是熟水,警察不相信,把水拿到四圣祠医院化验,结果表明不是熟水,尽管没有大的问题,但两个小贩的工具还是全部被收缴并不得再贩卖汽水。

就算如此,成都市容大环境也并没改变,“城廓江河沿岸一些地段及城内厕所和沟塘周围,垃圾脏物堆积如丘,蚊蝇飞舞”,有的河流“每当盛暑,河内秽物臭水,臭气熏人”。1943年,政府对城内各区的井水抽样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30处公井和8 处私井“均有大肠杆菌”。

终于有了放心水

数据统计显示,成都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50余条,总长约1800公里。目前全市共划定了集中式饮用水资源保护区141个,其中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2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19个。

到1944年,重庆、贵阳、昆明都有自来水厂了,独独成都还没有自来水厂,自来水的好处大家都看得到,政府也觉得自来水再也不能拖了,修自来水厂终于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天在四川档案馆,还保留着当年的水厂设计图纸和计划书。新建的自来水厂就在今天的送仙桥旁边,以摸底河、清水河作为水源,面积约50亩。但没想到当年再度霍乱流行,进度又往后拖,直到1946年才开始供水。

根据资料显示,建成的自来水厂日产水不过5000吨,以当时的成都市人口计算,能吃上自来水的只有2.64万人,大部分的成都人,还是只有喝井水或者河水。不过,通过先进工艺净化的自来水的确要比之前的河水和井水好喝,而且传染病医院也会对自来水做检查保证饮水安全,所以,自来水的出现,让成都至少有了一部分水质可得到保证的饮用水。因此,尽管当时自来水仍然没有管道进户,必须到固定地点买水,买自来水的人还是非常踊跃,每天上午6点到12点,下午1点半到8点,售水点都被挤得水泄不通,春熙路的十个水龙头,一直放个不停。

自来水的接通给市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也使一些人伤心,因为他们为此失去了工作。正如王笛先生在书中写道:“当西式自来水装置出现在成都市,许多挑水夫失去了他们的工作。尽管居民们对这些挑水夫深表同情,但他们没有理由拒绝使用如此方便的自来水。”

成都人的饮用水慢慢翻开了新的篇章。(档案资料收集 宋弋)

新闻推荐

癌症女干部 16年甘为群众奔走忙 大邑县王泗镇组织员李凤不畏病魔坚持工作,真情打动群众

李凤大邑县王泗镇组织员、党政办主任、文化站站长李凤是大邑县王泗镇组织员、党政办主任、文化站站长。工作16年来,她一直在与癌症病魔抗争,先后动过3次手术,做过两次化疗,但从未向领导诉过一次苦、...

大邑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邑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人是怎么喝上自来水的)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