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崇州新闻 > 正文

让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芒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记者深入乡村,寻访传承发展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的成都故事

来源:成都日报 2018-06-09 05:02   https://www.yybnet.net/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给亿万农民提振了信心。乡村振兴关键是文化振兴,文化作为一种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蜀地兴农,自古如是。成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以文化振兴为抓手,用文化软实力撬动生产力。成都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资源更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崇州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道明竹编为魂,修建的竹艺村对外开放不到两个月,便成为成都乡村的“网红爆款”;蒲江以源于邛窑的文物古迹明月窑为载体,打造的明月村如今已经是成都文艺青年“打卡圣地”,成为知名文化旅游景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文艺乡村成为了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今日是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记者深入到竹艺村和明月村,为读者展现文化遗产资源浸润乡村、传承发展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的成都故事。

道明竹编:

让崇州竹艺村成为“网红爆款”

“比我们还早的游客,等着开门。”“鸟语花香,人气旺。”……崇州道明竹编新生代非遗传承人丁春梅的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会实时播报“丁知竹”竹编工坊人气爆棚的日常。“丁知竹”位于崇州竹艺村,它的旁边就是高颜值的网红建筑:竹里。从空中俯瞰,竹里这个建筑的外形类似“无限(∞)”这个符号。设计师团队主创者、来自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袁烽由此获得了设计灵感——他把崇州道明竹编传统工艺以一种巧妙的方式融合其中,希望这种古老技艺能借此得到传承和复兴。除了竹里特立独行的建筑形态,更令人称赞的创意,是其巧妙地融合了当地的竹编特色。“竹里”与这里的一切浑然一体,使竹艺村成为了“网红爆款”。4月底才正式开门迎客的竹艺村已成为“网红爆款”,吸引着游客们纷至沓来。

道明竹编

吸引游客的“当家绝活”

行走在竹艺村,不难发现道明竹编的基因深入到了村里的每个“细胞”。80后丁春梅是土生土长的崇州人。丁春梅的父亲就是道明镇赫赫有名的竹编传承人丁志云。父女俩一同创立了道明竹编品牌“丁知竹”。自从竹艺村对外开放以来,他们的“丁知竹”就更受追捧了。“你看嘛,他们又把我爸爸围到了。每天只要我爸爸坐在那里编竹编,就有好多游客过来围到看。”丁春梅告诉记者,其实竹艺村最核心的是竹,是道明竹编。如果没有道明竹编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元素注入,这竹艺村就与普通农家乐没有区别,没有吸引游客的“当家绝活”了。她如数家珍地说,道明竹编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历经世代传承和演绎升华,现已创新发展出立体竹编、平面竹编、瓷胎竹编三大体系,其中尤以立体竹编见长。编制产品时大体按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循序渐进。

大胆创新

竹编产业化助推乡村振兴

“道明竹编历史悠久,成功发掘它的当代价值,形成产业化是竹艺村迅速崛起的关键。”在丁春梅的眼中,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道明竹编助推了乡村振兴的脚步。她说,之前由于传统的竹编产品多是做包装盒,产品利润低又很辛苦,和她年龄相当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习,同时,一些竹编户也纷纷转行和外出打工,再加上大量塑料用品取代了竹编用品,道明竹编曾一度没落。“我们意识到,要将竹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就必须在传承中创新,融入时代生活,道明竹编才能永葆青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使传统手工艺在现今社会站稳脚。为此,我们在传统文化和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仅是在编织技法上的创新,还有在表现形式上的创新,内容上的创新。”丁春梅说,“比如在编织过程中,在传统的经纬编织基础上,还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变化多样。按照现在的审美,多做创意、旅游和艺术欣赏品竹编,提高竹编产品的附加值。”说着,她拿出用竹子编制的“梅兰竹菊”图,“编织一幅幅精美的图画作品,普通竹子也就变成宝了。像这件工艺品装裱好后要卖1200元/套,而用同样的竹子编成食品包装盒子每个只卖得到10元—20元。”随着丁春梅的介绍,记者在“丁知竹”工坊里看到这些竹编产品果然已没有人们印象中的粗放简陋。一款落地灯犹如一根高高的竹编竹笋,上面挂着草帽,清新淡雅中透出复古的味道。一把大竹椅,扶手靠背都是用整竹做成,放在家里实用大气,与茶铺常见的竹椅有着天壤之别。就连竹篮在这里也摇身一变,成了时尚用品:长方形竹篮配上一款简约的提手,篮子左上方,一个精致的大纽扣简洁大方,设计感十足。最扯眼球的是一款竹编屏风。只见高约1.5米,长约2米的铁杆上,一字排开,挂了三组共九个大小不一,好似鸟巢、又好似灯笼的竹编物件。每个“鸟巢”上还有一个洞,可以用作收纳。丁春梅透露,下一步,大地装置、室内软装设计制作、竹编DIY传承课程,将是“丁知竹”发展的三大核心产品。据悉,目前“丁知竹”的各种竹编作品销售额达200万元,销售范围远及省外。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政府大力发掘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据记者了解,道明竹编已带动了该镇周边公议、白头、济协等乡镇2000多户农家从事竹编产品的生产,目前,道明镇已成立了竹编合作社,从事竹编的专业户有50余户,年产值已达到3000多万元,竹编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

明月窑:

为蒲江明月村注入活力

陈奇,明月村项目负责人,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奇村长”。为了推广蒲江县明月村,陈奇忙得不亦乐乎。陈奇坦言,从一个市级贫困村一跃成为文艺青年“打卡圣地”,明月村里四口源于邛窑的老窑功不可没。她介绍说,2014年,明月村依托村内四口老窑,正式启动“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不要小看这四口老窑,它们可有300多年历史,源于邛窑。”陈奇说,明月村,自古就采用邛窑的工艺烧制陶瓷。业内专家评价,明月古窑是一直在烧制陶瓷的老窑,属于原汁原味的典型邛窑,明月古窑被世人赞誉为“活着的邛窑”。

百年老窑焕发新春

打造出“明月窑”品牌

用历史底蕴讲故事,用创新创作谋发展。著名旅游策划人、陶瓷品牌“扫云轩”创办人李敏考察张碗厂的龙窑,提出明月村发展邛窑产业,恢复明月窑,成立明月国际陶艺村,建立起以陶为主的手工创意聚集区,打造陶瓷文化的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想法。2014年初夏,依托张碗厂传统陶瓷制作资源,明月村明月窑重新开窑,这座百年老窑再次焕发新春。这个窑口,从窑炉设备、陶土分析、釉料配方等各方面,既传承邛窑优质基因,又注入来自景德镇的陶瓷生产专家富含现代陶瓷技艺的创意和技法。陈奇告诉记者,在2008年停产以前,张碗厂主要烧制土碗、土花盆、泡菜坛子等传统的陶瓷产品,一个产品几元钱。在陶艺家的带动下,明月窑开始以纯手工制作和天然矿物釉为特色,在传承唐代邛窑古风的基础上,开发出多样化的茶具、餐具等与现代人生活相关联的瓷器,打造出“明月窑”品牌。在“明月窑”的展厅里走一圈,记者发现,茶器、餐具等产品的价位从200多到上千都有。古朴中不乏精致典雅,让人爱不释手。

86岁的张崇明从16岁开始在明月村制陶。“明月国际陶艺村项目”启动后,张崇明也顺势成了项目的“宝贝”,被邀请参与明月窑的研发和教学。如今,张大爷也与家人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张家陶艺体验工作室。张家陶艺除了提供游客体验互动外,还生产了传统器型的陶器产品,成为了明月村知名的本地品牌,深受游客的欢迎。陈奇透露,除了张大爷,村里依托陶艺开发项目的新老村民还有不少。“蜀山窑”“清泉烧”“火痕柴窑工坊”“张家陶艺”等陶艺项目相继入驻。10月,明月村将举行国际陶艺节。届时,村民的作品将进行集中展示销售。

依托“农创+文创”

贫困村变身文创旅游新农村

明月村依托邛窑陶艺的同时,还引进各类文创项目和艺术设施。与一些地方单纯吸引艺术家入驻不同,该村引进的文创项目必须要跟明月村陶艺文化特色结合。为了让艺术家和村民进行有效融合,共建共享,如今,明月村这个6.78平方公里、2000多名村民的村落,搭乘“互联网+文化”的快车,依托“农创+文创”的发展思路,从一个贫困村发展成为拥有45个文创项目,100余名艺术家、设计师进驻的新农村。生活与产业融合成美学的发展理念,为推动全国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出独特的“明月村”模式。陈奇告诉记者,村里发展文创,引发了在外村民和大学生的返乡热潮,他们或出租闲置院落,或成为文创项目员工,或自营餐饮、民宿、传统手工艺等项目,都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据统计,明月村2015年至2017年共引进项目41个,带动村民创业项目26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仅2017年就接待游客18万人次,实现从“市级贫困村”到文创旅游收入8000多万元。据陈奇透露,2018年,明月村将实现3亿元投资,完成40个中心项目,待剧场、民宿、餐饮等设施齐全后,每年预计将会有30万游客,整个文创旅游的收入还会持续提升。

本报记者 王嘉 摄影 谢明刚

新闻推荐

归类现存问题 上门培训解难题 崇州市借力“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为企业规范参与招投标活动“支实招”

“对招标文件的理解和响应不够充分,对投标文件的制作不够规范和完善是导致你们在投标活动投而不中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对...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让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芒 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记者深入乡村,寻访传承发展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振兴的成都故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