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丹 文/图
“这些没有填充颜料的图案看着都特别漂亮,等作品完成后,图案会更加赏心悦目,手工制作这样一幅作品真不容易,卖什么样的价格我都觉得值。”6月11日,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家住成都市成华区的雍先生不禁对唐卡式的掐丝珐琅作品赞叹不已。
“掐丝珐琅品融合了藏传佛教的绘画技艺,釉色丰富光洁,工艺细腻艳丽,我们通常用金丝、银丝、铜丝为线条勾勒出各种主题的绘画作品,然后再进行彩绘,创作完一幅作品会花好几天时间。”掐丝珐琅工艺的非遗传承人尹女士介绍,由于长辈们创作的作品大都以佛教人物和故事为主题,她也经常会和长辈们一道探讨创新佛教主题掐丝珐琅作品,但同时,她还时常创作一些风景、卡通人物、现代造型等的掐丝珐琅作品。
西南商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和长辈们同场秀本领,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来自北京、新疆、海南、四川的手工织造技艺传承人共聚一堂,现场进行技艺展示,而各具地方特色的刺绣技艺也闪亮登场,同时,各个流派的曲艺表演也在精彩上演。
在此次非遗节上,非遗节组委会专门为各种非遗项目准备了交流、竞技的平台,并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无法前往现场参加非遗节的观众,在手机或电脑上就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崇州市道明竹编展示区,一位小朋友正在竹编技艺传承人杨隆梅的指导下,用心地学习着简单的竹编技艺。杨隆梅向记者介绍,崇州市道明镇是“竹编之乡”,道明竹编奇巧多姿、造型新颖别致、品种繁多,“为了更好地把竹编作品推向市场,我们成立了崇州市道明巧妹子竹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为平台将资源进行了整合,这样竹编技艺的传承也能得到保障。”杨隆梅说,合作社主要经营山水、人物、字画等平面竹编,花瓶、瓷器等瓷胎竹编,特色产品包装的立体竹编,以及竹装饰工程和竹家居活动等系列产品,同时,巧妹子竹编专业合作社还和学校、社区等合作,努力让竹编文化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让竹编文化拉进家庭、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制作竹编工艺品,全凭双手和一把刀,因为竹编制作对材料的精细度和厚度要求很高,使用的特长无节慈竹或毛竹也需要精挑细选,刮青、破竹、分层、划丝、抽匀等工序更是磨练人的性子,要制作出粗细均匀、厚薄一致的作品,必须用心、动脑,而制作竹编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佳)女子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后又返回事故现场自首,调查中发现该女子竟在事故发生前吸食毒品。近日,崇州市人民检察院以交通肇事罪对犯罪嫌疑人李某某提起公诉。2016年...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