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峰 本报记者 张彧希
在每辆公交车上装上地理认知器和压力感受器,公交车驶过坑洼路面时就会产生震动,这样的信息随时传到养路部门的控制中心,实现对道路的实时维护——这一标上“智慧城市”的项目,已经在美国波士顿运行了三年。
在4月23日举行的第十三届软洽会主论坛上,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助理副总裁要钢和大家分享了上述故事。要钢同时分享了一个数据:到2025年,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会超过10亿,智慧城市的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如何建立?对于中国大中城市来说,都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而作为中国软件名城的成都,这一命题尤为迫切。
智慧城市从“热”到“暖”
2012年,美国、英国相继宣布启动大数据研究,研究如何使城市更加智慧化。“我们认为中国现在来到了智慧城市的3.0时代。”要钢认为,1.0时代在2005年左右,那时听到更多的是数字城市,而五年之前更多的是无线城市。到了今天的智慧城市概念,谈的更多的是数据怎么融合、分析和服务民众,远远高于数字城市和无线城市。
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充满了重重挑战。“首先是城市规模大,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6个。”要钢说,“目前全球软件投入占整个投入的18%,而在中国软件投入只有7%,这个差距是相当大的。”
穿越了前几年的“雾里看花”,要钢认为,当前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经历了从“热”到“暖”的过程,“并不是说今后就会‘凉\’了,而是经历了谈得多做得少的阶段,真正有项目开始上马了,项目真正开始提供一些服务了。”
一个例子是,武汉建立的“市民之家”,很多政务职能已经放在上面。同时,像排号、预约等功能,都能在网上实现。
另一个因素是政策面的利好。从2013年国家发改委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政策,到去年科技部和住建部发布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好的政策让民间投资者更多地参与进来,使项目更快上马。”
“成都故事”越来越精彩
通过对城市经济人口、GDP发展以及社会消费品能力、IT机会等十几个指标的研判,IDC运用智慧城市整体评价体系把中国前100名城市做了排名,成都排名第二。“也就是说成都这个城市从智慧城市的投资来说有巨大的潜力和商机。”要钢说。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社交、移动互联,这些新兴技术对智慧城市的建设非常关键,成都可以说“长袖善舞”。到2014年底,成都软件服务业主营收入已达到2399亿元,软件业务收入占中西部地区的32%,西部地区的47%,“成都软件和新型技术服务业正在加速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业态融合。”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唐良智说。
唐良智同时承诺,“成都故事”将越来越精彩。
当天下午,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崇州市政府签订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神州数码与成都市合作的市民融合平台正式推出。
艾伦·弗斯特则在成都发现了非常“有趣”的一点:“不管是公有还是私有部门,在智慧城市方面都有非常亲密的合作,想要寻求一种解决方案来使得智慧化得以实现。”
尽管如此,成都建设智慧城市,仍然任重道远。在这一过程中,要钢反复提到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政府在其中的地位,“从以前的主导到引导的过程,整个智慧城市的生态系统中要有不同的玩家进来。”要钢说,这其中有专业设备厂商、电信运营商、科技地产商、各类投资机构等。
新闻推荐
●5月15日,广发银行成都分行在成都举行“2015年广发希望慈善基金捐赠活动”,向西南民族大学贫困学生资助了10万元广发希望奖学金。●近日,平安信托举办2015私募高峰论坛,并正式推出“私募赢+”平台。...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