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崇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1780元,在成都三圈层处于中上水平,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并且,连续三年来,其在全省平原区市县的综合排位每年都有一两个名次的上升。这一切改变与“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密不可分。扎根农业三十载的“老农人”、崇州市农发局农业科科长杨成伦是“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提炼、探索、推广者。
1981年,刚刚毕业的杨成伦从学校回到农村,来到了原崇庆县大划乡政府,担任农技人员。他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从最初对农业政策一知半解,到现在成为“崇州农业通、笔杆子”,他所草拟的文件、经验交流材料、撰写的调研报告看也看不完,用文字的方式记录和见证了崇州农业的发展历程、农民生活的变化。有人说,杨成伦写过的文件和材料,如果堆起来肯定比他的人还高,“字数肯定不下几十万”。
“我有20%的时间下乡,更多的时间是在思考。”每次下乡,杨成伦都是带着问题去的,多看、多思考、多解决问题。如此,在崇州市的农业发展历程中,几乎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有杨成伦参与其中:新农村建设事关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是他在科学统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面广、任务重,是他在牵头治理;农业自然灾害是他在组织生产自救、灾后恢复生产。
2010年,在总结了几年的实践经验后,杨成伦积极与专家学者进行讨论,升华提炼了“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围绕解决“种什么样的田”“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的问题,运用农村产权改革成果,通过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培养农业职业经理人等手段,推动粮食规模生产,增产增收。截至2013年12月,崇州市21个乡镇144个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农户达9.46万户,农户入社后户均年增收达6000元以上。最值得一提的是,崇州市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的数量年年攀升,截至目前已有1460名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合格上岗,变“农民”这一身份为一个职业。
杨成伦是闲不住的。现在,他又在进行着新的探索:其中一个事项是“探索农村财产性增收的办法、措施”,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另一个是“如何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农村生活环境直接相连。
成都商报记者 刘友莉
新闻推荐
李海峰:调整压力,办好案子 成都市法院系统将发布《最牛“调解哥”》专题片收看信息
成都商报记者刘友莉核心提示节后上班第一天李海峰不停收到同事们的祝贺,以及“出名了”“成大名人”等善意的调侃,他一遍一遍地说“是我该做的”。昨天上午,他又成功地调解了一个离婚案。昨日是中秋...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