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加强学习增进共识。市政协换届以来,通过举办专题报告、组织理论讲座、开展交流讨论等形式,认真学习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明确方向服务大局。换届以来,市政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成都市委以及崇州市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市委保持高度一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做到“四主动”(即:主动请示、主动联系、主动参与、主动问计)、“四积极”。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有效履行职能
(一)政治协商成效明显。
一是全委会议整体协商全面广泛。十三届一次全会期间,全体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参政议政热情,围绕常委会两个报告和“一府两院”工作报告以及其它重要议题,围绕崇州市发展大计,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坦诚建言,热情献策,提出30多条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二是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重点协商主题明确。市政协主席、副主席通过列席市委常委会议、市人大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等形式进行协商。全年共召开主席会议12次,常委会议5次,主席办公会30多次,重点对常委会自身建设、机关制度建设、开展“五个一”活动、干部作风教育实践活动等问题进行协商,同时围绕文化产业繁荣、法制城市建设、重点镇建设、交通建设、创意农业发展、重大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进行协商并建言献策。
三是专委会对口协商形式多样。各专委会和委员活动小组积极开展对口专题协商,通过委员学习活动、组织专题视察、参与工作会议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协商议政活动,围绕特色产业优化升级、西蜀特色文化繁荣发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代农产品基地建设、农村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社区建设服务管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等10多个专题,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对口协商,面对面沟通情况,协商发展举措。
(二)民主监督注重实效。
开展委员视察。把视察作为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重要形式,组织委员积极开展工作视察。常委会议组织委员对崇州市街子古镇建设、白头创意农业发展、羊马生态城市建设、区域交通体系打造、经开区重大项目推进等进行视察;主席会议组织委员对崇州市特色产业优化、农村金融服务、重点项目推进、西蜀文化建设、教育事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等进行了专项视察。
强化提案工作。把提高提案质量、增强办理实效作为提案工作的重点,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全年共收到提案216件,立案210件。目前,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的全部提案已经办复完毕,从委员反馈的情况看,对提案办理结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占98%。
反映社情民意。市政协制定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目标考核制度,要求委员每年至少反映一条社情民意信息,专委会每月至少报送一条社情民意信息。加强委员与群众的联系,加强政协与参加单位的联系,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搭建社情民意反映载体。
(三)参政议政彰显特色。
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谋大局、议大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社会各界关切期盼的问题,找准角度、突出重点、精选课题,对全市统筹发展中的产业升级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等重大问题,广泛开展调研活动。
(四)服务发展真功实做。
市政协积极参加“产业振兴年”工作,发动委员广泛参与,不断助推产业升级优化发展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政协委员通过各种途径引进资金4亿多元,项目20多个。
三、弘扬主题,团结协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与全国政协、省政协和成都市政协的联系互动,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走访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积极反映他们的意见要求;加强了与兄弟县(市)区政协的联系沟通和协同互动,发挥了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作用。
四、建章立制,固本强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抓好界别委组建设,抓好委员队伍建设,抓好机关“三化”建设。
2013年工作意见
一、认清形势任务,增进发展共识
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要始终把服从和服务于科学发展作为政协工作的主旋律,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把握上,放在改革、发展、稳定深层次问题分析上,放在事关赶超跨越的宏观性、战略性、综合性问题的思考上,放在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和难题的对策研究上,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探索解决上,积极协助谋大计、出大力,务实事、见实效,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
二、对接工作重点,助推良好开局
按照市委“稳中求进、赶超跨越”的工作要求,协力推动崇州市在加快发展中促转变、在加快转变中谋发展。要对接市委工作重点,遵循选题求准、调研求深、效果求实的原则,积极参与谋划好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基础性的重大问题,重点围绕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实施产业优化发展战略、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构建区域交通枢纽、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加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等方面精选题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精心组织专题视察,努力打造精品提案,做加快发展的忠诚实践者、积极推动者、坚定开拓者。
三、注重以人为本,促进民生改善
要围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创建生态文明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民生工程实施、打造区域教育文体卫生高地、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区建设等献计出力,使政协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群众,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发挥政协组织联系广泛、政协委员接触社会的优势,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反映民意,助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好扶贫济困和定点帮扶工作,动员组织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捐资助学、救灾济困等活动,努力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四、发挥政协优势,维护和谐稳定
要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的合作共事,大力支持他们参与全市重大方针政策的协商讨论及履行职能的各项活动。积极宣传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传递民族宗教界人士的心声,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广辟信息来源,关注和反映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新形势下维护稳定的工作。不断拓宽政协工作领域,把政协工作向新的社会阶层延伸,向各类社会组织延伸,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五、致力机制创新,提升工作水平
进一步推进专委会工作,积极探索专委会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切实增强工作活力和成效。进一步强化对界别活动的组织协调,探索建立以政协例会为平台、专委会为依托、视察调研为手段的界别工作新机制。进一步深化委员“五个一”活动,完善委员参加政协会议和活动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广大委员“三个作用”。进一步加强政协机关建设,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机关人员素养和服务水平,推动崇州市人民政协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李远鹏辑)
新闻推荐
本刊讯记者日前从住房公积金崇州市管理部获悉,2012年崇州市新增归集住房公积金17976万元,较去年增加3451万元,增长23.75%,完成目标任务的112.35%,缴存余额43073万元。新增缴存单位40户,完成目标...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