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井江镇石柱子安置区幸福生活的人们刘朝伟摄三郎镇凤鸣村农民新居李远鹏摄农民新居刘朝伟摄新家,巴适李远鹏摄安置区内快乐的孩子们鸣清摄搬新家了!方驰摄街子镇高墩旅游小村袁建摄主人公:王久平(街子镇高墩旅游小村)
用双手绣出美好生活
到高墩旅游小村,吸引人的不仅仅是这个安置点的优美环境、整洁院落,更吸引人的村民们巧手绣出的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十字绣。这里,长年有五六十名妇女从事十字绣,王久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巧媳妇。
王久平家的房屋,在2008年的那场地震中被完全震毁。2009年9月,她家五口人搬进了300平方米的新居。王久平原来曾经从事过织染工作,搬进小区后,在市妇联的号召下,王久平拿起了绣花针,开始一针一线地绣起十字绣来。
“我们的十字绣广州有人来收购,还可以拿到街子古镇上去卖给游客。”在做完庄稼活的闲暇时间,王久平就会住在自己的新房里,
(下转P5)(上接P4)
开始飞针走线起来。一幅60厘米见方的十字绣,可以卖几百元钱。去年,王久平利用闲暇时间就绣了10多幅十字绣,她还特意把一幅绣有“幸福美满”字样的十字绣装裱好挂在了自家的墙上。将来的生活,一定会在自己勤劳的双手下越来越美好,王久平如是说。
主人公:余力(三郎镇欢喜安置点)
这里的环境硬是巴适
见到60多岁的余力大爷,他正要上山去撒玉米种子。谈到在安置点的新家新生活,余大爷一直乐得合不拢嘴。那场地震,同样震毁了他原来在山上的家。如同其他人一样,余大爷和他的一双儿女分到了105平方米的统规统建房。如今,儿女在外打工,余大爷自己在家种了1亩多地的川芎,去年就挣了1万多元。“等到今年五六月份,我也把剩余的房间租出去。”余大爷乐呵呵地说到。
用着自来水,住着“小洋房”,余大爷直喊“安逸、巴适”。他说,以前住在山上,仅有的一条机耕道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出行十分不方便。如今住进了小区,出门就是水泥路,房子不远处就有各种体育设施,小区的环境就像公园一样。每天住在公园般的小区里,真是原来没有想过的事情。余大爷高兴地说,这里不仅环境好,卫生也太好了,每天都有保洁人员负责打扫,每家房前屋后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晚上还有治保人员巡逻。“住进来这么久了,我们还没掉过一样东西呢。”
新生活从新居开始
文井江镇马家旅游小村安置了43户180多人,分别来自该社区的8个村民小组。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重建的并不仅仅是房屋。随着硬件设施的提升和“三新”活动的开展,村民在集中居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了新的生活习惯,形成了新的风尚,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马家社区支部书记余良说,刚住进安置点时,一些村民的习惯不是很好,随手乱扔垃圾,家里的卫生状况也很差。后来,安置点在全市首先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并在成都市和崇州市房管部门的帮助下,完善了物业管理标准,村民的一些不好习惯渐渐被纠正。特别是去年开展“三新”活动后,马家社区开展了文明户的评比活动。通过文明户的评比,村民的卫生习惯、言行举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社区妇女主任王艳明说:“这里风气很好,从来没有出现过吵架现象。一切都和城里人没有差别了。”去年,马家旅游小村成为了成都市“三新”活动的示范点。余良说,今年准备创建“三新”活动的省优示范点。
新闻推荐
本刊讯崇州市将于今年8月30日前接受四川省生态市正式验收。4月13日,崇州市召开创建省级生态市目标工作会,要求各相关单位积极行动起来,查漏补缺,确保创建成功。2009年,崇州市启动创建四川省...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