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垓下古战场遗址↑玉皇庙←相传陈抟手植的古槐树村民在天街南天门牌坊下看戏
“三冬寒彻骨,两过赵旗屯。月色笼萧寺,灯光接远村。年丰民乐土,夜静马嘶门。劳顿为何者,扪心只自存。”清乾隆年间,亳州知州郑交泰为政勤勉清廉,尤以亳州历史文化为重。其主纂《亳州志》时,感慨老子故里存亳州和鹿邑纷争,于是亲阅史料,多次到亳州西太清宫和亳州东之太清宫、天静宫实地考察。考察期间,两次中途夜宿赵旗屯,写下这首《夜过赵旗屯题壁》。
今年,历史悠久的涡阳县义门镇赵屯村入选第八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因“造旗”受到眷顾
北宋时期,真宗赵恒尊老崇道,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宋真宗率满朝文武驾临亳州真源县太清宫朝拜老子,并派宰相丁谓提前实地勘察筹备,修建天静宫。丁谓一行到真源县沿涡河东下,在赵屯考察,安排赶制朝拜礼仪所用的幡幢、旗帜。从此,这里因造旗闻名,而称“赵旗屯”。
之后,宋真宗又颁旨在此地修建了“玉皇庙”,供奉玉皇大帝和二十八宿,使之成为中原大地上位阶最高的神仙庙宇。为了民众朝谒时食宿的方便,宋真宗颁旨在“玉皇庙”的前面修了一条“天街”,还在“天街”的南端建了一座“南天门”牌坊,牌坊紧邻涡河。在牌坊到涡河的码头中间又修建了“七十二步登天梯”,朝谒信众离舟上岸后,就能通过“七十二步登天梯”进入“南天门”,然后再经过“天街”便可抵达“玉皇庙”,使人仿佛进入了仙境,有一步登天的感觉,更增添了“玉皇庙”和“玉皇大帝”至高无上的神秘感。
相传陈抟老祖为了给朝谒玉皇庙的信众遮阳避暑,亲手栽植了一棵槐树;为方便当地民众饮水解渴,又开挖了一口古井。由于这口井水质甘甜爽口,有养生保健之功能,方圆数百里的人常来此取水养生治病。
历史故事传到今
赵屯集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流传着很多历史故事。相传,秦末时期楚汉著名的“垓下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楚汉之争到决胜时刻,刘邦数十万军队把项羽军队死死围困在涡河岸边垓下。虞姬闻四面楚歌,伤感自尽。项羽慷慨悲歌,突围至灵璧,再至乌江自刎。曾经给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作注的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记载,垓下在城父东唐代真源县(今义门)再东十里,即今赵屯。明代诗人夜宿义门涡河小船之上,依然“闻楚讴而断肠”。
当地自古还流传着西汉孝子韩伯俞涡河拉纤的故事。据说,西汉时期,梁国(永城芒砀山)韩伯俞举家南下涡河岸边谋生。由于涡河在赵屯一段水势低浅,大船不便航行,需要大量民工拉纤助力。韩伯俞家境贫寒,只好以拉纤为生,用辛苦挣来的钱换点粮米供养年迈的父母。拉纤空闲时间到老子庙听道长讲道修行,尽其所能,为善乡邻。晚年感伤母亲年迈,时常哭泣于母亲拄杖面前。后被乡里举荐为孝子,出任城父县令,勤政清廉,造福四方百姓,后世列入二十四孝祭祀。
晚清朝廷腐败,地方官匪横行,民怨沸腾。张乐行在雉河集聚众起义,豫皖十八铺首领中赵旗屯就有两人,他们率众人在赵旗屯修筑圩寨,与清军殊死搏斗。咸丰五年至咸丰七年,赵旗屯成为两军争夺的主战场。捻军首领龚树德、刘玉渊等带领义军在这里打很多胜仗。同治二年,捻军作战遭到失败,首领张乐行、刘玉渊、倪中平等在义门被清廷残酷杀害,壮烈牺牲。
明清时期的“赛江南”
由于赵屯集紧傍涡河,水陆交通便捷,历史上一直是经贸繁华的集市。到了明清时期,繁荣程度达到了鼎盛。
赵屯以上河床逐渐升高,水位较浅,通行不了大吨位的船只,所以商船通过淮河运来的大宗货物只能在赵屯码头靠泊转运,因此千百年来赵屯码头一直都是涡河流域最繁忙的水旱码头。码头的繁忙直接带动了天街的繁华,每年的春天,到了农历二月十九前后的玉皇庙会期间,前来赶会交易客商的铺面不但占满了天街,就连码头周围的河湾裸地都被挤得水泄不通,鳞次栉比的商铺、货栈挤满了涡河的两岸。一时间水面舟楫如梭,岸上杨柳似烟,堤上车水马龙,街上叫卖更酣。其情其景恰如真实版的“清明上河图”,所以南来北往的客商都称赵屯集是名副其实的“赛江南”。
曾几何时,昔日的繁华已不再显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公路、铁路、航空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使得内河航运不可能再是运输物流的首选,赵屯码头逐渐失去它历史的功能。因此,赵屯码头和天街(老街)有赖于涡河观光带文化旅游事业的繁荣和发展,美好的前景将指日可待。如今,赵屯居委会领导班子正积极带领赵屯人民,在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务实进取、努力拼搏,争取再现昔日繁华的景象。
(赵春晓记者路振杰文/图)
新闻推荐
上门走访送政策 精准培育新主体 涡阳县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涡阳县大力推进返乡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