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亳州 今日蒙城 今日涡阳 今日利辛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今日涡阳 > 正文

备受百姓喜欢的“草根”美食

来源:亳州晚报 2020-05-08 07:29   https://www.yybnet.net/

涡阳干扣面提到涡阳美食,最先让人想到的是干扣面

提到涡阳美食,首先让人想到的,一定非“干扣面”莫属。涡阳干扣面是在皖北饮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传承人孙侠玲承袭了干扣面的基础做法和技艺,又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发展变化,使之成为名噪一方的地方特色面食,并入选2019年度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从小吃到大一直吃不腻”

涡阳人吃干扣面是从每天的早饭就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说到干扣面的做法,步骤虽然简单,但把握好材料的轻重度和面条的软硬程度却是一件技术活。

走进干扣面店里,你会看到厨房的锅台上放着一排又一排的小瓷盆。干扣面以煮熟的黄豆芽作铺垫,配以蒜汁、葱花、味精、胡椒、食醋、香油、酱油等为底料,煮熟的面条如雀巢一样覆盖其上,再以油榨辣椒作上料,充分搅拌以后即可食用,其特点是香辣诱口,筋道挡饿。搭配五香狗肉、荷包蛋而食,就更觉味道厚重。吃完面再喝上一碗清香爽口的豆芽纯汤,更觉美不胜收,过口不忘。

“干扣面的口感很有嚼劲,我又喜欢吃辣,每次都会在面的上面浇上一层辣椒油,吃起来特别过瘾。”张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涡阳人,每隔两天他就要去吃一次干扣面。“说来也奇怪,干扣面从小吃到大,总是吃不腻,几天不吃就会想得慌。”

从传统技艺到民间品牌

干扣面能够得到老百姓的喜爱,不得不提一位民间面食高手——孙侠玲。她不仅专心传承了涡阳干扣面的传统技艺,而且把这一技艺提升到了一种民间品牌,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因而“侠玲干扣面”几乎成了涡阳干扣面的代名词。

上世纪七十年代,孙侠玲曾因家庭困难辍学,13岁时随母亲做面条生意。她聪明伶俐,勤奋刻苦。她掌握了传统干扣面的手艺后,开始揣摩面条的多种下法和配料的更新,经过多番试验,摸索了一套独到技法和配料配方。八十年代初,孙侠玲从母亲手里接手生意,用她独特的手艺,征服了涡阳城乡的广大食客。

在《涡阳干扣面赋》中这样写道:“溯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始创者惟‘面神’侠玲女士是也。……后经演变,绎成干扣。并佐以豆芽汤、荷包蛋、辣椒油、五香狗肉为伍,其法迥异别致,其味与众不同。一时,闻声食面者,蜂拥而至,争相品尝,不可胜数。”

干扣面正在走出涡阳

多年的经营历练,使孙侠玲手艺娴熟,胸有成竹。很多老主顾的口味爱好,包括面条的软硬、配料的忌口,她都了然于心,甚至能对顾客做到过目不忘。

为了使干扣面的传统技艺得到传承,孙侠玲迄今已培养徒弟近二百人。她鼓励每年出师的徒弟自立门户,光大干扣面事业。在她的带动下,涡阳城乡开设的干口面馆多达四五百家,从业人员几千人。为了使涡阳“侠玲干扣面”走出涡阳,作为这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孙侠玲准备再投资100万元,在合肥开设总店,并开展培训。

如今,干扣面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老子故里涡阳县的一种独具风味的面食。在涡阳,它不再单是一种食品,它更多地代表了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甚或成为当地的地域符号,成为涡阳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

(高亚男记者刘心珠文/图)

新闻推荐

方便村民出行 城东镇河口村竹坪组至龙山组道路 拓宽改造工程完工

本报讯(记者姚蓝婷通讯员黎海平)近日,万秀区城东镇河口村竹坪组至龙山组道路拓宽改造工程顺利完工,大大改善了这条路的通行能...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电网检修保春耕2020-04-27 08:38
猜你喜欢:
评论:(备受百姓喜欢的“草根”美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