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涡阳新闻 > 正文

绿色种植,“高蛋白”大豆增收

来源:亳州新报 2017-10-25 09:28   https://www.yybnet.net/

豆粒进仓后,种植户在装运豆秸大豆收割现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时下天气晴好,皖北大地的田野一片繁忙景象,农民抓住有利天气,收获秋粮。今年农民的收成如何,记者将走近田间地头,走进秋收现场,倾听农民朋友讲述他们收获的辛苦和喜悦。

虽然连逢阴雨,这儿的大豆依然高产

提起涡阳大豆,人们首先会想到“高蛋白”一词。因这里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出产的大豆不仅产量高、植物蛋白含量也比普通大豆高出7个百分点,正因此,涡阳大豆还被评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眼下,正是大豆的收割期,记者走进涡阳大豆主产区马店集镇,探访涡阳高品质大豆的出产过程。

10月23日下午,涡阳县马店集镇董庄和魏庄大豆连片种植区迎来集中收割期,几台收割机正在田间轰鸣驰骋。因为已经成熟,大豆的豆茎和豆叶全部变黄,豆秆和豆荚已干,部分呈现黑褐色。远远望去,田间一片金黄。

看着颗粒饱满的大豆,正在装车的张子起脸上露出了笑容:“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张子起告诉记者,他种了七八亩大豆,今年雨水多,尤其是到了收割期,一直连阴雨。本以为产量会降不少,现在看来,影响并不大,亩产量依然不低于300斤。按照每斤2.7元的收购价,亩收入可达千元左右呢!

涡阳是皖北地区大豆主产区,因这里土壤肥沃,阳光充足,出产的大豆植物蛋白含量高达47%,比普通大豆高出7个百分点。前不久,涡阳大豆还被评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也让涡阳大豆成了市场上的“宝贝豆”。

“每年来村里收购大豆的经理人很多,不愁卖不出。村里还有一个酱油加工厂,大部分农户的大豆都订单式销往厂里,这也提高了我们的种植积极性!”另一名种植户魏丰收如是说。

提倡科学种植,农户打出“保产保收”牌

种植户口中所说的酱油加工厂,指的就是爱家食品有限公司。该公司生产的高品质酱油和各种调味品,所用原料就是当地的高蛋白大豆。而公司在当地发展的“万亩大豆种植基地”出产的大豆,比普通农户的产量还高。

“我们采用科学种植,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绿色管理,种苗使用的是涡阳农技中心提供的优质豆种。”爱家食品负责人崔超说,普通农户喜欢自留豆种,后期管理也跟不上,所以产量有些吃亏。

去年,崔超接任涡阳大豆种植协会会长一职,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推广新的种植技术上。除了鼓励农户使用优质豆种、绿色种植外,还提倡农户喷施营养液,分别在大豆生长期、开花期、结荚期各喷施一次营养液。这样不但能增产,还能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让农户保产保收。

目前,这种种植技术已在20多户种植户中推广。

推广循环经济,豆渣成土壤营养肥料

在董庄,有一处50亩的大豆种植基地还未收割。村民们每每经过这块豆田,都忍不住仔细瞅上两眼。因为,这里是崔超首次使用豆渣当肥料种植的试用田。到底能不能像他所说的那样二次增产,农户们都在观望。

“看这涨势和饱满的豆荚,丰产应该不成问题。”种植户董大伟是一把种地的好手,他乐呵呵地说,明年自家也打算买点豆渣上地。

这些豆渣都是爱家食品企业生产酱油后的废弃物,其中,大部分被买走当饲料。公司经过对豆渣成分鉴定,崔超得知,生产酱油提取的大都是大豆中的植物蛋白,而大豆中的其他微量元素40%左右都留在了豆渣里,而这些元素大多都是土壤所需肥料。所以,崔超决定先用豆渣做肥料试种了50亩大豆,等到农户看到效果后,再推广。

“我们打听过了,豆渣的价格才几毛钱一斤,每亩地投入的豆渣成本约100元,比直接上化肥还省钱。明年估计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样会用这种肥料。”董大伟如是说。

(记者 郭玉岩 文/图)

新闻推荐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上新起点

电力职工收看开幕会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谱写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三县一区基层干群满怀激动和喜悦之情,积极收看...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绿色种植,“高蛋白”大豆增收)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