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涡阳新闻 > 正文

把自己当农民 视麦子如孩子 亳州“常客”胡承霖,感动身边许多人

来源:亳州新报 2011-02-18 17:48   https://www.yybnet.net/

市外媒体来亳州市采访正在麦田忙碌的胡承霖。 胡承霖在为利辛种粮大户进行农业科技培训。 胡承霖在向农民耐心讲解科学播种知识。

本报记者 蒋海涛 文/图

连日来,省级、国家级等多家新闻媒体,在不断报道亳州市积极抗旱保苗的新闻时,10多年来一直帮助药都农民增产增收的82岁老教授胡承霖,也成为了近阶段多家媒体关注的焦点人物。

作为一名亳州的“常客”,这位一直把自己当农民、视麦子如孩子、“退而不休”的小麦专家,因为无私的奉献、勤奋的工作、高尚的品格,感动着身边许多人。

手指流着血,仍然坚持指导播种

1.

“在我的印象里,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胡教授忍着流血的手指,依然指导我们镇农民科学播种的那一幕。”利辛县望疃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高恒,说起胡承霖对该镇小麦增产的帮助时,情绪显得有些激动。

2008年,高恒与胡承霖相识,从此以后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高恒的眼里,胡教授是一位不知疲倦的老头儿,干起工作来就把一切抛在脑后了。

“去年我们镇秋种的时候,胡教授来到这里指导农民科学播种,为了抢时间,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八点多。”高恒说,胡承霖为了查看小麦种子的机播情况,便用手去扒播种机下面的土壤,不料手指被播种机夹破,手指流了很多血。

尽管手指受了伤,但胡承霖没有选择回住处休息,而是简单的包扎之后,继续在照明灯下指导农民播种。

2月15日,记者见到胡承霖教授时,他伸出了左手食指说道:“就是这个手指,夹破后没过多久,指甲就脱落了,现在还有一道痕迹呢,不过这都是小事,没想到高恒还记着。”

在胡承霖教授的指导下,望疃镇去年的小麦实现了亩产超千斤的目标。这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先前我们这里播种不怎么科学,老百姓总想着多下种子,一亩地都播30多斤,后来在胡教授的指导下,每亩地只播20斤,亩产量并没有减少,这下子为老百姓节约了不少播种成本。”高恒说。

今年大年初七,胡承霖又来到了望疃镇,鼓励农民积极抗旱,指导老百姓如何抓好弱苗转壮工作。

为百姓讲课,比群众到场还要早

2.

亳州大地处处留下了胡承霖忙碌的身影,然而不知疲倦的他深深地知道,要提高小麦产量,光靠他自己到处奔波指导是不行了,必须让更多的人掌握科学种植的技术。对此,他经常开展科普培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百姓掌握科学方法。

说起胡教授的科普培训,涡阳县农民巩效武还记得2005年秋种前,胡教授第一次来村里给老百姓讲课的场景。

“那天清晨5点多钟,胡教授就来到了俺村的会议室,比俺们群众到得还早呢。”巩效武说,看到胡教授对待科普培训如此认真,他和前来听讲座的村民都很感动。“这么大年纪了,还想着帮助老百姓增产增收,天天忙来忙去,还不要一分钱,胡教授这样的人真是少找。”

传统的农作方式是“三分种,七分管”,庄稼生长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监管呵护。然而,亳州市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多达百万人,留在家里监管庄稼的壮年劳动力大大减少。

面对如此情况,胡承霖开始琢磨如何优化小麦的生产方式。经过反复试验,通过种子品质的培养,最终把“三分种,七分管”变成“七分种,三分管”,劳动力需要主要集中在种植的时候,平常管理靠留守在家的老人或妇女即可。

受传统粗放型施肥习惯的影响,亳州市小麦后期脱肥现象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多年的经验,胡教授提出分次施肥、氮肥后移的思路,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农民。

几年来,胡承霖累计为各地培训小麦技术骨干3000余人次,为农民群众举办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100多场次,科学种植知识的普及,为亳州市小麦的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3.

麦子如孩子,看着成长才能放心

“我觉得麦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长成了什么样子、应该生长到哪种程度,我要看着它们,这样心里才踏实。”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胡承霖如此说道。

胡承霖说,自从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启动以来,他基本是每个月都会下到亳州市等几个试点去看看,带着助手和研究生,一边讲解技术,一边手把手指导示范,无论严寒、烈日,他们经常在田地里忙活。

2005年冬季,利辛县王市镇和纪王场乡种植的“新麦18”品种受到了严重的冻害,利辛县农委技术人员张继林,看到当地老百姓对受冻的小麦心灰意冷了,他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

听说胡承霖正在涡阳指导田间管理,张继林便去了那里,他想邀请胡教授到利辛进行指导,看看能不能帮助农民挽回冻害的损失。

“听了我说的情况后,胡教授赶紧就和我一起来到了利辛,一分钟也没休息,就直接到田地里查看情况,他就要求大家立即浇水、施肥,喷施叶面肥。”张继林说,在胡教授的及时指导下,2006年的午收,受冻害的小麦亩产达到了610斤,这在当时已经算不错的产量了。

张继林回忆说,2006年秋种时,胡教授再次来到了受冻害的两个乡镇,走进一块田地时,一位正在劳作的妇女拉着胡教授的手,眼含热泪说出了三个朴实的字:“感谢你。”

2009年农历八月十五,省里在涡阳县召开会议,研究布置秋种工作,胡承霖的女儿、女婿刚巧从美国回来探亲,一边是儿女亲情,一边是农民的期盼,胡承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涡阳。

能吃能睡爱锻炼,不惧风雨身体棒

4.

80多岁高龄的老人,长时间在田地里忙碌,胡承霖的身体状况便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

“平常总有人让我注意身体,我感谢他们的关心,但我想说我选择这一行,首先是我热爱它,这是我的终生事业。其次,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身体也大有好处。”胡承霖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干到干不动为止。

生活在合肥,胡承霖都是骑着自行车外出办事,他认为这样不仅能放松精神,也能锻炼身体。除此之外,老教授的养生之道还在于能吃能睡,顺其自然。

“我和其他农民一样,到了田地里我就是一个农民,像我们从事农业的人,根本就不在乎风吹雨打。”胡承霖说,身体感到有些劳累并不要紧,“感觉累了,睡一夜第二天就恢复过来了。”

胡承霖的学生、现任安农大农学院院长姚大年对老师的工作作风印象非常深,“这么旺盛的精力和执着的意志,常常让我们年轻人惊叹和感动。”

良好的身体状况,让老教授又开始描绘小麦科研的未来。身为亳州市“小麦千斤市”的技术顾问,他希望在2012年能够帮助亳州市成功创建。

“我是顾问,那我不能光‘顾\’不问,亳州市计划2013年完成创建‘千斤市\’的目标,我个人希望能提前一年完成它,争取在2012年成功创建。”胡承霖说,“十二五”已经开始,他希望亳州的小麦产量能够再上一个新台阶,让老百姓的粮仓更丰盈。

新闻推荐

汩汩清流润心田

当下,正是小麦返青的季节,可涡阳县陈大镇姚子沟村田地里的小麦却因干旱而枯黄。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五下午,村民侯云清发现位于村西头的变压器旁围了一群人。走近,才发现是供电公司的人员在给...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把自己当农民 视麦子如孩子 亳州“常客”胡承霖,感动身边许多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