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人员检查餐具生产流程消毒餐具加工现场
很多市民外出就餐时为了用得更放心、更干净,都会优先选择包装好的“消毒餐具”。但也有市民发现,在使用饭店提供的“消毒餐具”时偶尔会看到,刚拆开包装膜的餐具上就出现灰尘和水渍;还有的餐具上湿乎乎的,有股怪味。那么这些消毒餐具是怎样清洗加工的呢?是否符合卫生标准?日前,记者随亳州市卫生部门工作人员,对亳州市餐具消毒生产场所进行了走访,抽检企业生产的“消毒餐具”。
高温消毒机未使用
12月21日下午,记者随着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局、谯城区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工业园区香叶路的一家消毒餐具经营企业。到达时,该企业正在生产消毒中,工人们正在各个流水线上忙碌着。
记者了解到,按照标准流程,使用过的餐具进入到生产车间后,工人需要首先把剩菜剩饭进行清倒分离,第一次冲洗后进入消毒液浸泡,然后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冲洗,最后再烘干进入包装间。
然而检查人员注意到,在餐具进入包装间前需要进行的高温烘干消毒设备并没有开启,一些餐具直接通过传送带进入到包装间,在包装车间内待打包的勺子、茶杯等餐具仍湿漉漉的。当检查人员责令企业负责人将高温消毒设备开启后,经现场检查测算,餐具通过高温消毒设备的时间为1分40秒。
“我们建议的时间是要保持在3分钟左右,否则餐具通过高温消毒设备的过程中,残余水分无法烘干,也达不到最好的消毒效果。”检查人员表示。
并无消毒合格证明
当检查人员随机打开已经打包装车,即将送往各个餐馆的消毒餐具进行抽检时,检查人员发现在箱子里所有餐具的包装日期均为12月20日,且在餐具外层仍有机器打包时残留的余温。
“你们这是明显的作假啊,今天是12月21日,刚刚打包的餐具怎么会写上12月20日呢?”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企业生产出的餐具,需要进行24小时的卫生和检测,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销售。“也就是说,这批准备发货的餐具应该是昨天12月20日打包完成,然后经过检测的。不可能是12月21日生产打包,再自行喷上生产日期为12月20日的喷码。”
面对检测人员的询问,企业负责人支支吾吾,解释不清为何要私自改动外包装生产日期的原因,也无法提供餐具的合格消毒证明。
此外,记者发现个别生产和包装车间的工人,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头套、手套和口罩。
检查人员介绍,在此前的检查中,检查人员已经发现了该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责令整改,但该企业仍未及时改正。目前,已经对该企业进行立案处理。
是否合格这样辨别
昨日下午,记者又随着检查人员来到工业园区药都大道的一家餐具消毒生产企业,这家不久前刚被卫生部门处罚过的企业,生产流程大都符合规定。但检查人员检查中发现,该企业仍存在没有及时排查出不合格产品的问题,对于这种问题检查人员要求立刻整改。
“我们目前正在对全市餐饮具消毒单位进行抽查,确保消毒餐具的健康使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局环境卫生监管科科长彭飞介绍,本次抽检项目包括大肠菌群、沙门氏菌等指标。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将面向社会公布。
那么,外出就餐时,如何判断使用的一次性餐具是否干净呢?记者了解到,在使用消毒餐具时,一定要先看外包装是否完整,外包装生产信息是否齐全,是否有厂址和联系电话。还应留意餐具是否在保质期内。过了保质期的消毒餐具,可能滋生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将餐具打开后,看有无水滴、油污,有水滴的肯定是不合格产品,因为餐具经高温消毒烘干后不可能会有水滴。此外,消费者还可仔细闻气味,如果有刺鼻气味,则说明可能用了对人体有害的消毒液或漂白粉。
彭飞提醒,餐饮单位业主应在使用产品前,索取查看消毒单位营业执照、健康证等证件,进货时应注意是否随附消毒合格证明,外包装是否完整,并妥善保管消毒后餐饮具,避免二次污染。
(记者李锦文见习记者吴宛谕文\图)
新闻推荐
古井悦水苑率先兑现美好生活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