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昨日,记者从市经信局了解到,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54.5万户,同比增长19.6%,其中私营企业15.4万户,同比增长27.7%,个体工商户39.1万户,同比增长16.7%,民营企业占市场主体的99.9%。一季度亳州市民营经济税收37.4亿元,同比增长22.4%,税收贡献率64.7%;民营企业授权发明专利56件,同比增长64.7%,占全社会发明专利量的72%;各类民营企业吸纳了亳州市85%以上的城镇就业,民营经济已成为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强化精准帮扶,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亳州市把稳运行保企业作为当前首要任务,重点做好困难企业帮扶,针对停产退规企业,逐户摸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及时协调解决具体困难。一季度,全市新增市场主体8198户,其中民营企业3486户。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破解发展障碍。落实联系包保工作机制,将1748家重点企业和659个省重点项目纳入联系包保范围并动态调整,包保干部定期到企业调研走访,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836个,办结问题1762个,办结率94%。强化要素保障,累计帮助企业获得贷款授信33.65亿元,解决用工34397人,达成产学研协议22个,持续推进电力直接交易183户,交易电量6.8亿千瓦时。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市行政审批事项承诺审批平均时限为1.81个工作日,较2019年的6.97个工作日减少3/5以上。工业类投资项目申请材料由245项精简至26项,审批时间压缩至75个工作日以内。全面推行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全市代办点累计为群众免费代办事450.43万件。
注重政策激励,“两金”发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亳州市民营经济(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引导基金下设安徽创晟投资基金、安徽建安投资基金、安元现代健康基金等投资基金,自设立以来总规模已从50亿元增加到97亿元,实交到位资金43亿元,截至目前投资项目110个,实投金额55亿元,其中今年一季度新增在亳投资项目4个,实投金额1.54亿元。设立10亿元的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今年共落实支持新兴工业强市建设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三重一创”、科技创新资金等预算资金8.5亿元。
(记者武景)
新闻推荐
“我家亳州3.0”版上线试运行 预计6月初正式上线,是“数字亳州”重要载体
预计6月初正式上线,是“数字亳州”重要载体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